本文转自:人民网

人民网厦门5月17日电 (余乃鎏、陈博)龙舟竞渡龙舟池,奋楫挥桨斩碧浪……17日,第十八届“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在厦门集美龙舟池开赛。海峡两岸36支队伍齐聚嘉庚故里,以桨为笔,续写“两岸一家亲”篇章。


龙舟赛在集美龙舟池举行。人民网记者 陈博摄

本届龙舟赛以“龙舟集美行、两岸一家亲”为主题,在36支参赛队伍中,有9支来自台湾地区,还邀请了4位台湾地区裁判长参与执裁,充分彰显两岸特色;赛事设置22人龙舟200米和500米直道赛两个项目,17日进行200米、500米直道竞速赛,18日上午再进行各级别500米直道赛决赛及“嘉庚杯”“敬贤杯”总决赛;分为社会男子组和女子组、青少年男子组和女子组四个组别,其中,社会男子组队伍12支、社会女子组4支,青少年男子组12支、青少年女子组8支。


青少年男子组200米直道竞速赛。人民网记者 陈博摄

“一点龙眼,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上午九时许,朱砂轻点龙“眼”的“点睛”仪式后,200米直道赛竞逐举行。锣鼓声响中,选手们整齐划一地挥桨击水,一支支龙舟如离弦之箭向终点冲刺而去……


青少年女子组200米直道竞速赛。人民网记者 陈博摄

今年恰逢集美大学龙舟队组队十周年。在当天上午的200米直道决赛中,集美大学龙舟队男队、女队双双位居青少年男子组、女子组榜首。“作为东道主,队伍经常在这里训练比赛,对水域、场地比较熟悉,有很大的主场优势。”集美大学龙舟男队队长洪同学介绍,龙舟赛是学校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体育活动,去年队伍获得了青少年组别总决赛冠军,这次无论男队、女队在备赛期间都下了一番功夫,为的就是夺得更好的成绩,“希望能在总决赛中卫冕”。


社会男子组200米直道赛。人民网记者 陈博摄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两岸融合的重要文化体育品牌,“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不仅是一项群众性体育竞技活动,还是一座连接两岸同胞心灵的桥梁。不少参赛的台湾同胞表示,参加海峡两岸龙舟赛,不仅增强了同舟共济的团队感,还在两岸共同的文化认同中,增进了两岸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增强了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


奋力挥桨,尽显同舟共济的拼搏精神。人民网记者 陈博摄

“比赛氛围非常好。”本届龙舟赛社会男子组中的南极冷冻龙舟队,是台湾地区一支成立已有十余年的龙舟队。领队高女士说,自己虽多次来厦门,但这是她和龙舟队第一次参加“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大家也是本着重在参与、互动交流的理念来参赛,“享受比赛的快乐,希望两岸的交流越来越好。”


龙舟竞渡,奋楫争流。人民网记者 陈博摄

台北霞海城隍庙龙舟队是“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的“老朋友”,此次男队、女队再次携手而来。作为本届龙舟赛社会女子组四支参赛队中唯一来自台湾的队伍,这支龙舟队女队在社会女子组200米直道赛中取得了第二名。“最重要的是大家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连续两年前来参赛的队长梁女士说,成立多年的台北霞海城隍庙龙舟队男队在台湾地区比较知名,近年才组队的女队也取得一定的进步,“很喜欢大家一起拼一起努力的状态,希望在这次比赛中能继续突破,推动团队更上一层楼。”


龙舟赛上演速度和激情,引得观者如云。人民网记者 陈博摄

声声龙舟鼓,浓浓两岸情。集美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龙舟赛作为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体育活动,承载着中华民族团结协作、奋勇向前的精神内涵。集美区在嘉庚故里持续举办“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不仅有助于弘扬嘉庚先生倡导的爱国精神、诚毅品格和同舟共济的理念,还以文化为桥梁、以龙舟为纽带,将传统端午习俗与现代体育精神相结合,在传承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的同时,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并通过赛事的举办,携手海峡两岸选手同舟共济,“让两岸同胞共同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进一步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本届“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由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中国龙舟协会、厦门市政协、厦门市海外联谊会联合主办,集美区人民政府、集美学校委员会、厦门市龙舟运动协会承办,厦门市体育局支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