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芳 通讯员 刘春迪

5月15日下午,棣丰街道党工委书记唐志强带队走进社区微工厂,以“针脚密实”的调研脚步丈量民生温度,用“家门口就业”的创新实践编织共同富裕幸福网。这场伴随着缝纫机声响与毛巾棉絮香气的调研,为精致城市写下最鲜活的民生注脚。


缝纫机飞转,踩出幸福加速度。锋鑫箱包是一家加工休闲背包、斜挎包等体育用品的企业。调研组一行实地查看“智能化裁床+手工缝制”柔性生产线,详细了解“宝妈弹性工作制”创新实践——员工可灵活领取半成品居家加工,目前已成功吸纳70余个就业岗位。

战神体育主要加工乒乓球网和羽毛球网等体育器材,依托淘宝电商平台与实体门店双渠道运营,产品主要销往江浙沪、粤港澳等国内市场以及东南亚地区。

燕磊家纺是滨州亚光家纺的配套加工企业,专业生产环保毛巾,月产能达20万条,为周边社区提供30余个就业岗位。



通过调研,棣丰街道将计划实施三大工程激活“微工厂+”模式:一是启动“社区就业蓄水池”计划,构建15分钟灵活就业圈,针对性开发宝妈、银发族及残障人士专属岗位;二是开设“技能培训夜校”,设置缝纫、电商等6类实用课程;三是开展“微工厂品质跃升”行动,通过技改补贴、设备更新支持及厂房租赁优惠等政策,推动智能化升级,同步打造“棣丰优品”区域品牌。

调研组表示,“社区微工厂是城市发展的毛细血管,既要缝补就业缺口,更要绣出生活品质。我们要让缝纫机的哒哒声成为社区安眠曲,让毛巾的柔软温暖城市表情。”

下一步,棣丰街道将进一步强化服务措施,制定惠企暖企政策,支持社区微工厂建设。在裁布断料的韵律中听见安居乐业的回响,在跨境电商的订单里看见传统手艺的新生——这些藏于街巷的微工厂,正用一针一线缝合城市的精致与温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