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南频道
河南洛阳偃师区北窑村的麦田里,喷灌设备喷射出道道水帘。人民网 程明辉摄
人民网洛阳5月17日电(尚明桢、慎志远、程明辉)目前,河南省小麦高产区和优质小麦产区小麦陆续进入灌浆中后期,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面对今年的旱情,及时浇灌是保证产量的关键。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小麦种植面积31.4万亩,灌溉面积现已超30万亩,当地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做好“一喷三防”、抗旱灌溉,跑赢麦管“最后一公里”。
河南洛阳偃师区北窑村的麦田里,喷灌设备喷射出道道水帘。人民网记者 慎志远摄
河南洛阳偃师区北窑村的麦田里,喷灌设备喷射出道道水帘。人民网记者 慎志远摄
河南洛阳偃师区北窑村的麦田里,喷灌设备喷射出道道水帘。人民网记者 尚明桢摄
河南洛阳偃师区北窑村小麦进入灌浆中后期。人民网 程明辉摄
河南洛阳偃师区北窑村小麦进入灌浆中后期。人民网记者 慎志远摄
河南洛阳偃师区北窑村种粮大户王松涛正在检修喷灌设备。人民网记者 慎志远摄
种粮大户王松涛在农技专家指导下,开展“一喷三防”作业。人民网记者 慎志远 摄
河南洛阳偃师区北窑村小麦进入灌浆中后期。人民网 程明辉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