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晓慧

5月16日,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对切实保障残疾人平等权益、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对残疾人积极追求人生梦想提出殷切希望。大会表彰了200名“全国自强模范”,200个“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和60名“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

北京新生命养老助残服务中心主任唐占鑫、河北省残疾人单板滑雪运动队运动员赵月月、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残联专职委员马丽、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这些看似并无交集的个人和企业,一同出现在了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的名单上,这是一幅群英谱,一部震撼心灵的生命启示录。他们如同一束束穿透云层的光,照亮了8500万残疾人的追梦之路,更在全社会激起了崇德向善的精神涟漪。

这些榜样用生命书写的奋斗史诗,不仅是对“身体的局限从不是人生边界”的生动诠释,更以精神的力量推动着社会文明向更高层次迈进。

榜样的力量是黑夜中的火种,一个个先进典型、一柄柄信仰火把、一次次道德实践、一场场精神洗礼……一大批残疾人自强典型,激励了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

对于武汉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黄莺而言,2015年是她人生的分水岭。2岁时的那场高烧让她永远失去了光明,但是,她不信命,凭着一股子信念“开山劈路”,成功走向了大学校门,同时,她成了2017年修订的《残疾人教育条例》后的亲历者和受益者,其中首次明确提出“积极推进融合教育”,要求普通学校为残疾学生提供合理便利,她的母校武汉理工大学就成了当年全国融合教育试点高校之一。

活动现场,她感慨地说,“除了看不见,我什么都能做。‘看不见’可能是我们人生中遇到的诸多困难,而‘什么都能做’则是我们选择面对这些困难的勇气和宣言。当我们开始用优势视角看待生命,偏见的高墙就会悄然崩塌。”

从“羡慕榜样”到“成为榜样”,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完成了从“被定义”到“自我定义”的蜕变。

榜样的力量是时代的号角,催征出千帆竞发的壮丽星河,一个个助残的机构和个人的每一次伸手、每一份坚守、每一次发声,都在为残疾人事业镌刻着温暖的注脚,让“平等、融合、共享”的阳光,照亮每一个残疾人生命的角落。

正如重庆市公安局沙坪坝区分局红岩派出所教导员何巧,为了帮助更多的残疾人,打开他们的心门,她学习了手语,创建了全国首个“巧姐无声警务室”,这里不仅是办公场所,更是听障群众的“家”——他们在此学习法律知识、咨询难题,围坐聊天。此后,她又与同事们成立了“无声警务宣讲团”,带领民警和听障志愿者走进社区、学校,用手语普及反诈、禁毒知识。

红岩精神,是危难时刻的挺身而出,更是平凡岗位的默默坚守。它不仅镌刻在历史丰碑上,更流淌在一代代干警的血脉中。而助残事业,正是对红色基因的传承,也是新时代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它的价值在于其撬动社会资源的杠杆效应,这些助残者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构建起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协同发力的助残网络,让扶残助残从个体善举升华为社会共识。

自强模范与助残先进作为残疾人事业中的双轮驱动力量,对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多维且深远的意义。

《2024年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各级残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断推动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高质量发展。

持续开展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866.8万残疾人得到基本康复服务,155.3万残疾人得到基本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全国共有特殊教育普通高中(部、班)126个,在校生12491人;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班)277个,在校生26872人,毕业生7393人,毕业生中858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高等教育阶段,招收30796名残疾学生,其中高职17552人、本科11294人、硕士研究生1711人、博士研究生239人。2024年全国城乡新增持证残疾人就业51.2万人,其中,城镇新增就业14.0万人,农村新增就业37.2万人。截至2024年底,2748.9万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246.1万残疾人领取养老金,60岁以下参保的残疾人中,703.8万重度残疾人和277.2万非重度残疾人得到参保缴费资助。第17届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94枚金牌、76枚银牌、50枚铜牌的优异成绩,创造了20项世界纪录、打破44项赛会纪录,连续六届位列夏季残奥会金牌榜、奖牌榜双第一。截至2024年底,共为122.5万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了无障碍改造……这一串串可见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可触的案例,同样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镜像。

当千万份微光汇聚成炬,榜样的力量将通过精神激励打破认知壁垒、通过实践示范构建可行路径、通过社会动员凝聚发展共识,最终推动残疾人事业从“保障型”向“发展型”升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整体进步”的双向奔赴,其中,自强模范是残疾人事业的“内生引擎”,证明生命的无限可能;助残先进是事业发展的“外部推力”,构筑社会支持的坚实根基。二者相辅相成,如同车之双轮、鸟之双翼,共同推动残疾人事业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进,让每一个生命都能在时代的舞台上绽放光彩,书写“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温暖篇章,而这,也正是表彰大会的真正意义。

编辑:周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