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降息降准再次成为关键词,很多地产人纷纷开始兴奋的报道“省多少”、“地产再出利好”,但从栋察楼市最近的分析与采访可以看出,金融政策,正在与房地产“切割”。

当然,这并不是一个“坏消息”。就像这次,地产行业普遍在说“降息”,但只要在网上搜一下降准降息,就会发现,搜索结果是“一揽子金融政策”。这明显是在“奶”金融市场,而房地产,已经从过去的“C位”,退到边边了。



“又来催我买房了”?!

前一阵子发消费券,很多人留言,“又来让我消费了,我没钱”;这几天降息降准,这种声音再次甚嚣尘上,“又来让我买房了?骗鬼呢,现在傻子都知道不能买房”!这种论调不仅多,而且也影响了一部分购房者。



那么政策导向究竟如何呢?看官方媒体解读。中国日报网日前发布相关信息显示,5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该网站总结三大看点,分别为:①保持流动性充裕,降准0.5个百分点,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看点②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③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优化两项支持资本市场货币政策工具,总额度8000亿元。

不难看出,虽然许多从业人员都在第一时间解读“买房省多少”,但很多资深专家已经感受到了政策风向的不同。

沈阳九洲福尔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国和就表示,“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预计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资金约1万亿元,且从政策上看,对于科技创新、技术改造等个多领域均有侧重。资金流动性增强,对经济、对市场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而只有市场整体向好,才会带动房地产市场向上发展”。



事实上,从过去几次降息节奏来看,政策的主要目的都是在稳经济,稳金融,而房地产行业虽然从中“获益”,但实际上已经逐渐从“吃肉”变为“喝汤”。可能会有人说,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稳经济,不就是在稳房地产吗?

答案并非如此,尤其是对于沈阳市场而言,稳定经济并不是“催买房”,促进消费,同样不是“催买房”,而是要推动企业发展,尤其是推动科技创新、技术改造等领域企业向好向强发展,托举科技领域小微企业发展提速。

当然,企业赚钱了,就业就上来了,置业需求也就出现了。但这与“直接催买房”,完全是两回事。



房地产VS沈阳:很重要,但不是唯一重要

单看沈阳,很多人觉得沈阳最近很不好过,尤其是沈阳的“地产人”很不好过。但如果放眼全国,我们就会发现“没有最差,只有更差”的真正含义。这并不是说其它城市不好,而是因为沈阳的城市结构与其它城市有所不同,所以面对全国范围大震荡,沈阳反而显得“稳坐钓鱼台”。对于城市财政结构,Deepseek分析认为,沈阳更倾向于“工业主导型”城市,因此在对于房地产领域的依赖度相对较轻,在房地产行业的震荡期受到的冲击也相对较轻。



另一方面,从消费端和政策端来看,沈阳已经加入进入市场转型阶段,这一点,仍走在全国前列。

从消费端分析,沈阳消费者的消费心智更高,面对市场变化,接受度和心态转化速度也就更高、更快。回顾这次市场震荡的历程,不难发现,沈阳楼市的消费心态经历了从狂热投机到理性回归的深刻转变。



2016至2020年间,"买房必赚"的投机心态主导市场,购房者将房产视为“金融工具”,也引发了市场的异常波动(上涨过快同样是异常波动);

2021至2023年进入矛盾期,购房者既担心错过低点又害怕高位接盘,这一阶段提前还贷激增,同时豪宅热销与伪改善滞销并存,消费心态已经出现第一次转化;

2024年后,消费理性逐渐占据上风,购房者更关注居住品质而非升值潜力,豪宅自住率提升、次新房回暖与老破小贬值形成鲜明对比,可见沈阳消费者正在逐步接受“房产去金融化”与“房产消费品化”的事实。

从政策端分析,沈阳各类调控政策的出台,始终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展现出了极强的前瞻性和精准性,其政策节奏与市场变化保持着高度协同。



在市场过热时期,沈阳率先出台抑制投机性需求的调控措施(限价、限售、限购等),有效遏制了房价非理性上涨;而在市场调整阶段,又及时推出"稳房价、保民生"的支持性政策,这种恰到好处的政策"卡点"不仅体现了地方政府对市场脉搏的精准把握,更展现了其灵活运用政策工具进行市场调节的能力。



综合来说,就是无论从消费者还是从政策角度来看,沈阳已经开始逐步接受房产“去金融化”的事实,且正在进一步调整城市住房结构,开始全面进入“房产消费品化”阶段。



对我这个打工人,有啥用?

说到这儿,可能很多人回问,说一堆没用的,跟我月薪3000有关系吗?

其实还是有着很大关系的。一方面,对于普通人而言,房地产行业结构性调整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就业方向;另一方面,这一变化,也将影响我们的消费节奏。

过去为啥“不敢花钱”?因为我们要攒钱、买房。置业行为虽然“吸金”但却是以牺牲现金流活力为代价的。而今住房回归消费品定位,大家也不用想着“攒钱买房赚钱”了,消费力自然会大幅提升,而这也将成为零售业的“一线生机”。

当然,对于普通人而言,我们也获得了改善生活环境的机会。过去房价过快上涨,不仅抑制消费,而且也剥夺了我们享受品质生活的权利。如今房价回归理性,普通人“上车”也不再是“天方夜谭”。



以沈阳目前新房市场售价为例,地处棋盘山核心景区的中旅万科城,总价70-80万/套,首付在15万左右,月供2000元左右,即使是“月薪3000”,也并非完全“够不到”。而类似总价的房源,在沈阳并不是少数,旭辉东昱城等品质项目总价同样可以控制在这一区间。

洋房方面,作为“洋房大户”的保利,旗下保利·云上、保利·天汇、保利·和光屿湖、保利·时光印象等项目更是以洋房为业主提供了“改善生活新选择”。



事实上,现在的沈阳,流传着“120万预算,横扫沈阳”的说法,可见现在的高品质产品价格基本探底,加上“2字头”的利率,显然是我们普通人改善生活环境的最佳时机。当然如果这时候还在顽固的想着“增值”,那么小编还是建议您再观望观望,现在不着急出手。毕竟赚钱不容易,达不到预期,又要生气伤心吐槽沈阳“不养人”了。

综合来说,这次“一揽子金融政策”的出台,对于金融市场的影响,确实普通人感受不深,但是对于买房而言,它正在释放强烈的信号“金融将与房产逐步切割”,买房不必再纠结能否增值保值,“买房只看自己需求”的时代,终于距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