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嘉祐年间,有个叫辰逸的年轻男子,住在偏远乡野。他父母早亡,独自一人生活,为人憨厚老实,心地善良得很。

一日,辰逸上山砍柴。行至山林深处,忽听到一阵低沉嘶吼,声音透着痛苦。他心生好奇,循声而去。

转过一处山坳,眼前景象让他倒吸一口凉气。只见一只斑斓大虎卧在地上,左前腿鲜血淋漓,伤口处还插着一支箭。

老虎见有人来,本欲挣扎起身,却因伤痛,又重重趴下,眼中满是哀求和无助。辰逸瞧着老虎可怜,心中不忍。

“这虎虽凶猛,可如今受伤,怪可怜的。我且帮它一把。”辰逸暗自思忖。



他放下柴刀,小心翼翼靠近老虎。老虎似明白他并无恶意,并未攻击,只是低声呜咽。

辰逸蹲下身子,仔细查看老虎伤口。箭扎得很深,周围皮肉外翻,鲜血不断涌出。

“这可如何是好,得先把箭拔出来,再想办法止血。”辰逸眉头紧皱,犯起愁来。

他在附近寻来草药,用石头碾碎,又从衣角撕下布条。随后,他深吸一口气,双手握住箭杆。

“虎兄,对不住了,我这就帮你把箭拔出来,可能会有些疼。”辰逸轻声说道。

说罢,他猛地用力,将箭拔出。老虎吃痛,一声怒吼,爪子刨地,扬起一片尘土。

辰逸赶忙将草药敷在伤口上,用布条仔细包扎好。“虎兄,你且安心养伤,过些时日,伤口定能愈合。”

处理完伤口,辰逸又在附近寻了些野果,放在老虎身旁。“虎兄,你饿了就吃些,补充体力。”

做完这一切,辰逸才扛起柴刀,下山回家。此后,辰逸每日都会上山,给老虎送些吃的,查看伤口。



在辰逸悉心照料下,老虎伤口逐渐愈合,能站起来走动了。一日,辰逸像往常一样上山。老虎看到他,欢快地跑过来,围着他打转,还不时用脑袋蹭他。

“虎兄,你伤势全好了,真是太好了。”辰逸满脸欣喜,抚摸着老虎脑袋。

老虎似乎听懂了他的话,发出一声欢快的吼叫。从那以后,老虎时常跟着辰逸在山林里转悠,一人一虎,渐渐成了好友。

时光匆匆,转眼数月过去。一日,辰逸像往常一样上山砍柴。途中,他遇到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妇人,正坐在路边哭泣。

辰逸赶忙上前询问:“老妈妈,你这是为何事伤心落泪啊?”

老妇人抬起头,泪眼婆娑地说道:“小伙子,我本是外乡人,来此寻亲,却迷了路。如今盘缠用尽,又饿又累,实在走不动了。”

辰逸听后,心生怜悯:“老妈妈,你莫要着急。我家就在山下,你且随我回去,吃些东西,休息一晚,明日我再帮你寻亲。”

老妇人千恩万谢,跟着辰逸回了家。辰逸为老妇人准备了饭菜,又收拾出一间屋子让她休息。

第二日,辰逸早早起来,打算帮老妇人寻亲。可老妇人却不见了踪影,只在桌上留下一张纸条。

辰逸拿起纸条,上面写着:“小伙子,多谢你收留我。我并非凡人,乃虎仙是也。那日你救了我的孩儿,今日特来报答。三日后,你到山上老地方,自有惊喜。”

辰逸看完纸条,又惊又喜。他没想到,自己救助的老虎竟是虎仙之子。

三日后,辰逸早早来到山上。刚到约定地点,就见老虎带着一位年轻女子走来。

女子容貌绝美,肤如凝脂,眉如远黛,眼含秋波。辰逸看得呆了,一时说不出话来。

老虎走到辰逸面前,用脑袋蹭了蹭他,又示意女子上前。女子脸颊微红,轻声说道:“公子,小女子奉母亲之命,前来报答公子救命之恩。若公子不嫌弃,愿与公子结为夫妻。”

辰逸又惊又喜,忙不迭点头:“姑娘愿意,是我几世修来的福分。”



就这样,辰逸和女子成了亲。婚后,夫妻二人恩恩爱爱,日子过得甜蜜美满。

女子心灵手巧,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辰逸依旧每日上山砍柴,女子则在家织布做饭。

一日,辰逸上山砍柴时,遇到一伙山贼。山贼见他老实,便想抢夺他的财物。

辰逸寡不敌众,眼看就要吃亏。这时,老虎突然出现,一声怒吼,吓得山贼四散而逃。

辰逸感激地看着老虎:“虎兄,多谢你又救我一次。”老虎摇了摇尾巴,转身离去。

日子平静地过着,不久后,女子有了身孕。辰逸满心欢喜,对女子更是呵护备至。

十月怀胎,女子生下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一家人沉浸在喜悦之中,日子愈发幸福。

邻里们知晓辰逸的经历后,都对他羡慕不已。有人说他心地善良,终得善报;也有人感叹世间竟有如此奇妙缘分。

辰逸一家的生活,虽平淡,却满是温馨。那只老虎,也时常会来探望他们,仿佛一家人一般。

时光悠悠流转,辰逸和女子携手走过无数个春夏秋冬。他们的故事,在乡野间口口相传,成了一段佳话。

多年后,辰逸头发花白,依旧记得初见老虎时的情景。他深知,是自己的善良,换来了如今的幸福生活。

而那只老虎,也一直守护着他们一家,见证着这份跨越种族的情谊和美好姻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