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变的市场环境往往蕴藏着无数机遇,对于浙江荣泰而言,当下便是站在了两大风口之上。
一方面,工信部发布“史上最严”电池安全新国标,这一政策将直接推动云母绝缘材料需求激增;另一方面,浙江荣泰积极跨界布局人形机器人,有望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作为一家在汽车零部件领域表现突出的企业,浙江荣泰以稳健的业绩和前瞻性的战略,吸引着市场的目光,也为投资者带来了新的期待。
业绩太好了
在汽车零部件领域,浙江荣泰凭借其在新能源汽车热失控防护绝缘件方面的专业优势,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1.35亿元,同比增长41.8%;归母净利润2.3亿元,同比增长34.02%,营收和净利润双双创下历史新高。这一成绩不仅体现了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深厚积累,也彰显了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今年一季度,浙江荣泰延续了高增长趋势,实现净利润0.6亿元,同比增长27.08%。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浙江荣泰交出的这份成绩单,足以证明其在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市场拓展等方面的优势。
机遇1:电池安全升级,强化主业增长确定性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使得电池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今年4月,工信部发布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 38031-2025),该标准将从2026年7月1日起实施。
旧版标准仅要求热失控后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为乘员提供逃生时间;而新标准则要求电池系统在触发单体热失控后,需在至少2小时的观察期内保持无起火、无爆炸,且所有监测点温度不超过 60℃。
这无疑对电池安全防护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云母作为一种耐高温绝缘材料,成为了电池安全防护的重要选择。
据悉,云母材料一般加工为云母板使用,具有优异的耐高温绝缘性能,在500℃-1000℃的使用环境下,仍能保持良好的绝缘性能。云母板具有良好的抗弯强度和硬度,耐酸碱、耐老化,可加工成各种形状,在高温下不产生有毒气体。云母材料应用于电池热失控防护具有较长的历史,方案成熟已被行业内较多企业使用。目前主要用于模组与模组间及模组与电池盖之间,随着无模组化趋势的发展,云母材料将应用在电芯与电池盖间进行热失控防护。
浙江荣泰是较早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耐高温绝缘云母材料应用领域的企业,“公司紧密贴合产业需求,在材料配方、产品设计、制造工艺等方面进行了自主创新,产品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在全球知名新能源汽车厂商和电池厂商中得到了广泛使用。”
浙江荣泰还表示,“公司通过上述方面的研发创新,生产的新能源汽车用热失控防护绝缘件机械强度、耐候性能好,并突破了云母绝缘制品形状的局限,处于国内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平。公司三维云母异形件制品在新能源汽车电池电芯、电池模组及电池包热失控防护组件中获得了广泛应用。”
年报显示,2024年,浙江荣泰新能源产品收入89780.2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56%,占营业收入总额的比例为79%。公司新能源产品金额及占比持续上升,是公司收入及利润的主要来源。
此外,海外欧洲也对电池安全标准要求不断提升,云母作为电池安全防护的重要措施,未来单车需求量有望不断提升。
目前,浙江荣泰与特斯拉、大众、宝马、奔驰、沃尔沃、宁德时代等优质客户深度绑定,在手订单充沛。据2024年半年报,公司已披露的新能源行业定点项目销售金额预计约92.38-99.63亿元,其中海外订单居多。为应对旺盛需求,公司积极布局海外产能,2024年先后宣布在墨西哥、泰国建设生产基地。
AI行研局认为,随着新电池安全标准的实施,以及新能源汽车产量的持续增长,云母材料的市场需求将会迎来显著提升。浙江荣泰凭借其在该领域的先发优势和技术实力,有望充分受益于这一趋势,进一步巩固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市场地位。
机遇2:跨界机器人,布局新兴增长点
在巩固主业优势的同时,浙江荣泰积极拓展业务领域,将目光投向了机器人这一具有广阔前景的新兴市场。
2月14日,浙江荣泰发布公告,宣布拟通过股权转让和增资的方式,收购狄兹精密51%的股权,交易的意向性估值为4亿元。浙江荣泰向目标公司支付1000万元作为本次交易的保证金,同时将包含2025年至2027年业绩承诺。此次收购标志着浙江荣泰正式进军人形机器人产业链。
公开资料显示,狄兹精密成立于2008年9月,技术与日本同源,专注于滚珠丝杠、行星滚柱丝杠、车用丝杠、电缸、直线模组等精密传动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产品广泛应用于3C电子、半导体、锂电、生物医疗、人形机器人等多领域。其滚珠丝杠、行星滚柱丝杠等产品是机器人关节和驱动系统的核心部件。目前,在人形机器人方面,狄兹精密已与华为、先导、博众等公司展开合作。
AI行研局认为,狄兹精密微型丝杠在行业内布局领先,凭借浙江荣泰在主业上积累的客户资源,双方有望在机器人领域实现资源双向导入,融合各自资源与技术优势,助推公司快速切入机器人零部件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