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参考消息网近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以“下最后通牒”的方式与俄罗斯对话行不通,这无法接受。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与德国总理默茨商议,如果俄方不同意西方提出的30天乌克兰停火倡议,欧盟拟通过封锁北溪天然气管道二线来反制俄罗斯。佩斯科夫说:“俄罗斯不接受‘下最后通牒’的做法,这不合适。用这种方式与俄罗斯对话行不通。”
在此之际,俄方还表示,是乌克兰一直在回避谈判,普京始终致力于通过外交渠道解决问题。顺理成章,俄乌谈判的“球”被踢到了乌克兰这边。接下来,乌方迅速做出回应,泽连斯基先是表示俄罗斯可以先停火,乌方愿意进行谈判。随后更进一步,表示已经准备好前往土耳其,与普京进行“直接且实质性”的会晤。可以说,对于普京的提议,泽连斯基是答应了下来。如果局势不出现更多变数,普京与泽连斯基,的确有很大可能面对面谈上。
普京(资料图)
进一步讲,俄罗斯认为欧洲并不是对话的优先方,如果必要的话,俄罗斯更可能直接和美国沟通,从而达成关于乌克兰问题的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甚至连乌克兰也只能“靠边站”。欧洲此时选择和乌克兰“抱团”,显然也是为了避免出现坐冷板凳的尴尬局面。然而现在的实际情况,就是欧洲确实在坐冷板凳,围绕俄乌冲突解决方案的许多博弈结果,其实都是美俄之间直接完成的。
今年开始,因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拒绝续签协议,俄气已经无法经由乌克兰进入欧洲国家,在这样的时刻,北溪管道就将成为俄罗斯最主要的进入欧洲的渠道,如果这条路线被封锁,那么俄罗斯和欧洲之间的天然气贸易基本就宣告结束了。虽然在当下,说俄罗斯和欧洲之间的天然气贸易还有什么特别深远的政治、外交和战略意义,实属夸张,但欧盟这么做了,却是的的确确会对俄罗斯的财政收入构成影响。
普京(资料图)
此外,在推迟数周后,欧盟委员会于近日公布了一份逐步终止进口俄罗斯能源的计划“路线图”。欧盟委员会官网信息显示,到2027年底将停止所有俄罗斯天然气进口,同时“路线图”还针对俄罗斯的石油和核供应进行了限制。对此,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发言人回应称,欧洲是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有分析认为,欧洲此举将给美国、卡塔尔等国家提供可乘之机,但其推进仍然面临能源价格上涨、经济赔偿以及内部意见不统一等诸多障碍。
不仅如此,美国最近恢复了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包括武器、弹药和情报。有了这些帮助,乌克兰觉得自己更有底气了,所以才敢用强硬态度向俄罗斯提出停火要求。但是现在战场上的主动权在俄罗斯手里。他们当然不会轻易被乌克兰摆布。佩斯科夫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俄罗斯有自己的立场,不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欧洲最近的行动很频繁,这可能和美国不再那么积极推动停火有关系。美国退后一步,欧洲就想跳出来表现自己。
普京(资料图)
国务卿布林肯与俄外长通话时,语气也明显缓和许多,甚至主动抛出“人道主义走廊”等合作议题。美国意识到,一味地拱火并不能解决问题,和平谈判才是化解冲突的必由之路。在这场国际政治的棋局中,实力才是最硬的底牌,德国等国无视自身实力差距,仅凭一纸通牒就想逼迫俄罗斯就范,无疑是痴人说梦。此次德国通牒遭拒事件,无疑是国际政治中“实力法则”的又一次生动例证。俄罗斯凭借自身强大的军事、政治实力,坚守立场,让那些妄图通过威胁手段达到目的的国家的阴谋难以得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