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浪潮中,鸠江区汤沟镇红旗村党委创新打造“灯塔引航 红旗飘扬”党建品牌,以红色党建为引领,统筹推进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乡风文明、乡村治理等重点任务,积极探索一条“党建强、产业旺、生态美、乡风好、治理优”的乡村振兴新路径。该品牌以“灯塔”指引方向,以“红旗”凝聚力量,用好“党建红”“产业金”“生态绿”“文化橙”“治理蓝”五色笔,擘画乡村振兴多彩新画卷。
党建引领明方向,产业兴旺铺金路
图|红旗村美丽风光
红旗村党委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以产业发展为核心,推动农业现代化升级。近年来,累计投入800余万元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3800亩农田改造,实现“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的高效农业格局。创新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培育精品吊瓜、无公害蔬菜、生态水产三大主导产业,其中党员致富能手带头创建的200亩吊瓜基地,通过统一技术、品牌和销售,带动20余户村民年均增收3万元。在产业带动下,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三级跳”,从2021年的13.4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150万元,真正实现了“支部有作为、集体增收入、群众得实惠”。
环境整治焕新颜,生态宜居绘绿卷
图|红旗村蔬菜大棚
红旗村以“灯塔引航 红旗飘扬”品牌为指引,构建“干部包片、党员包户、村民自治”的环境整治网络。累计完成改厕200余户,建成垃圾分类宣传亭3座,配备7名专职保洁员实现“日产日清”。创新成立30人“长江护绿”志愿服务队,每月开展“清江岸、美庭院”行动。投入70余万元实施亮化工程,136盏太阳能路灯覆盖主干道,夜间出行安全指数大幅提升。同时,通过“最美庭院”“绿色家庭”评比激发村民参与热情,昔日杂物堆积的房前屋后变身“小菜园”“微花园”。长江禁捕巡查常态化开展,形成“水清岸绿、白鹭翩跹”的生态廊道。先后获评“芜湖市环境整治示范村”和“鸠江区最干净村居”称号,正是对“环境美”与“生态优”双重答卷的最佳注解。
文明新风润心田,文化繁荣展橙韵
图|红旗村美丽庭院
注重发挥文化引领作用,以“灯塔”照亮文明之路。修订完善《村规民约》,依托“议事亭”平台开展移风易俗宣传50余次,村内群众人情负担减轻50%。组织开展义诊义剪、送戏下乡、非遗展演等文明实践活动40余场。评选“文明家庭”“最美庭院”等先进典型,通过“好人”评选与“四会”组织有机结合,形成了“好人好事有人夸、歪风邪气有人管”的良好氛围,文明新风吹遍村庄每个角落。更引人注目的是,村里以“乡村振兴”“农耕文化”“长江生态”为主题,打造了20余幅特色墙绘,将艺术融入村庄肌理。一幅幅生动画面讲述着乡村故事,既有“渔舟唱晚”的江景诗意,也有“稻浪丰收”的农耕喜悦,成为网红打卡点,让文明乡风跃然“墙”上。
治理创新保平安,和谐稳定筑蓝盾
图|红旗村特色墙绘
红旗村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以“三网共治”为框架,构建起“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治理体系。全村划分为17个网格,配备17名网格长、33名村民组长,推动基层治理从“单兵作战”向“协同善治”转变。创新打造“三汊议事点”,引导村民从“当配角”向“唱主角”转变,实现“大家事、大家议”。针对土地纠纷、邻里矛盾等基层治理难题,村“两委”第一时间介入调解,累计化解各类纠纷50余起,一次性化解率达95%,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
如今的村庄,以“红金绿橙蓝”五色融合推动乡村振兴,党建红领航发展,产业金夯实基础,生态绿扮靓家园,文化橙滋养民心,治理蓝守护平安。未来将以创新为动力,擦亮“红旗”品牌,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奋力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美画卷。
信息来源 大江资讯客户端
特别声明:本文为转载,内容以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芜湖江北网的立场,转载本文的目的仅用于传播相关信息,未作任何商业用途。若有侵权,请文末留言联系我们。—— 芜湖江北网工作室
承接各类包车业务(19坐39坐55坐)车型等,主要红白喜事包车,学生用车,单位通勤用车,团体包车,旅游包车,电话:139 6635 4818 闵师傅
01
02
03
公 众 号 丨芜湖江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