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于Bangkok Post,Dailymail,scmp,asiaone。
泰国发现一只巨蜥啃食婴儿
5月14日,曼谷郊区北榄府的一处联排出租屋爆发出了惊恐的叫声,这里住的基本上都是移民工人,平时发生点什么打架事件倒也正常,他们甚至连报警都会。但是这次的尖叫声却不是来自于暴力冲突,而是有人看到了一只2米长的巨蜥叼着什么东西在荒草丛生的土地上奔跑。
巨蜥同样没什么稀奇的,但当发现者之一的基蒂萨·蓬菲帕特 (Kittisak Phongphipat) 定眼看清巨蜥所叼所物后,堂堂七尺男儿的他也是忍不住尖叫出声,因为那巨蜥竟叼着一个残缺的婴儿!他一开始还以为不过是叼着鱼而已!
众人在惊恐后终于想起了报警。
很快医护人员、警察和野生动物捕手就赶到了现场,他们马上就发现巨蜥正在茂密的草丛中啃咬婴儿的尸体。可惜在他们试图抓住它的时候,这只巨蜥却躲到了联排房屋的下面,此时还在下雨,抓捕它的难度再次提升。
警察在附近找到了婴儿的头部,救援志愿者柴瓦特·布恩米 (Chaiwat Boonmee) 表示:“婴儿躯体似乎被巨蜥拖到了房屋下面,使得寻找剩余部分变得困难。”
新闻的后续还没报道,我不知道有没有抓到巨蜥,也不知道婴儿的其他躯体有没有被找到。总之现有的残骸被送到了查克里·纳鲁博丁德拉医疗机构进行法医鉴定,以确定死因。这位可怜的婴儿刚出生2天左右,没有腐烂迹象。
根据泰国法律,遗弃九岁以下儿童可被判处三年以下监禁、135 英镑以下罚款或两者并罚。 警方表示目前还在寻找婴儿的父母,如果婴儿被遗弃时还活着,孩子的父母可能面临法律诉讼。
啊?什么意思?如果遗弃的时候婴儿已经死了就没事吗?有没有懂泰国相关法律的朋友帮忙解释一下?
事发地点位于一排主要由移民工人居住的出租屋附近。所以当局推测,婴儿可能是因为父母无力照顾而被遗弃。
这样恐怖的事情在泰国居然不是第一次发生。2020年,一名新生男婴被丢弃在池塘边,也是被巨蜥吃掉了。当时是一名10岁的孩子向保安报告了这一发现,并告诉警方他闻到了一些奇怪的味道,然后注意到池塘旁边有一个黑色的袋子。
警察和救护人员赶到现场,并在发现婴儿的水边进行搜查。 他们认为,婴儿身上的咬伤是被巨蜥咬伤的,巨蜥生活在池塘里,通常以鱼和垃圾桶里的食物残渣为食。
这事只能怪遗弃婴儿的不称职父母,巨蜥不过遵守本能,最苦的还是可怜的婴儿,刚诞生还没有产生记忆就匆匆离去了。
圆鼻巨蜥
案件中的巨蜥的真实身份是圆鼻巨蜥(Varanus salvator),这么说你可能没啥感觉,但如果我说“五爪金龙”呢?每次它在我国被发现的时候,媒体总是以它的这个民间俗称来称呼它,以此获得流量。圆鼻巨蜥的其他民间俗称还有:巨蜥、四脚蛇、鳞虫、大四脚蛇等等。
圆鼻巨蜥是自然界中现存体型第二大的蜥蜴,最大体长可达3米,但一般也就是1.5~2米左右。它们的体表覆盖黑褐色鳞片,身上散布很多黄色的不规则斑点。其头部呈现三角形,吻部很圆钝。瞳孔是金褐色的。四肢粗壮,趾端具钩状爪,后肢第五趾外展适应水生活动。尾部约占体长一半,侧扁状。
它们的食性很”贪婪“,从腐烂的动物尸体、鸟蛋、鱼类,到昆虫甚至小型哺乳动物,几乎无所不食。这种杂食性让它们在维持食物链平衡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既能控制啮齿类动物数量,又能清理腐肉减少疾病传播。
1989年的时候,圆鼻巨蜥就被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了,在《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被列为极危物种。
肯定有人好奇了,圆鼻巨蜥在我国保护等级这么高,怎么在泰国好像随处可见啊?反过来问,这么常见怎么在我国是保护等级这么高的物种?其实很好理解,因为不管是啥国家的动物保护法,肯定是要以各自国家的地盘来算的,圆鼻巨蜥虽然在泰国是无危物种,但客观上在我国就是数量稀少。
同一个物种在不同国家的生存状况差异巨大,背后往往是生态环境、人类干预、文化认知和政策执行等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展开说就太长了,总之这是很正常的情况。
现状也不太好
不过虽然在泰国圆鼻巨蜥数量不算少,但它们在泰国也是受到保护的,太多人觊觎它们的价值了。在跨国非法贸易的黑市上,一张完整的圆鼻巨蜥皮革可标价上千美元,虽然品质不一定有鳄鱼皮好,但是有些收藏者就是喜欢少见的。它们的脂肪被东南亚传统医学视为“消炎神药”,骨骼则被打磨成工艺品;甚至有食用它们的。
除了直接的人类偷猎,它们的栖息地减少也是让它们面临危机的原因之一。东南亚红树林被成片改造成棕榈种植园,水泥堤坝截断了它们世代栖息的河湾,农药的滥用则让它们的猎物链逐渐断裂。
而且尽管圆鼻巨蜥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二,但在缅甸等边境地区,盗猎者会利用监管漏洞进行跨境贩卖。
所以这个物种的情况其实也不太好,面临的威胁来自四面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