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5-16日,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电影高新技术专业委员会2025年度会员大会在陕西西安成功举办。本届大会主题为“智影融合·AI+XR赋能中国电影产业创新升级”,大会由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指导,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电影高新技术专业委员会主办,西部电影集团有限公司承办,西安XR电影产业基地协办,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现代电影技术》学术支持。

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秘书长韩强,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央宣传部电影技术质量检测所)党委书记、所长龚波,总工程师刘达,原党委书记栾国志,中宣部电影局技术处干部郭博菲,北京电影学院影视技术系主任陈军,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单舒平,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电影处处长石香莉,西部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文涛,党委副书记许忠雁,纪委书记宋红梅,副总经理肖楠等出席会议,韩强、龚波、单舒平、赵文涛先后致辞。百余位电影高新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电影行业专家学者、电影科技工作者参会。


大会合影

韩强秘书长在致辞中谈到,电影高新技术专业委员会积极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了电影科技领域的学术繁荣和信息传播,组织和引导广大委员单位在电影拍摄设备、制作工艺、放映技术、存储传输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创新成果,牵头编制了多项沉浸式视音频、电影虚拟摄制、LED电影放映屏、影视基地数字化管理与云勘景相关团体技术标准,提高了电影拍摄、制作、发行和放映各环节的技术水平与协同效率。未来,专委会要从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两个关键核心发力,持续关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兴技术发展动态,鼓励成员单位和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攻克电影科技领域的关键技术难题,实现基础研究成果快速转化,推动电影科技与其他领域的跨界融合创新。


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秘书长韩强致辞

龚波所长在致辞中谈到,近年来,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央宣传部电影技术质量检测所)在智能科技发展应用、电影数字资产平台建设、放映装备国产化核心技术突破、影视多业态发展、电影重点实验室建设、电影标准国际化跃升等关键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显著成效。目前正在开展虚拟现实电影制作、发行和放映标准研制工作,服务保障虚拟现实电影规范有序发展。后续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将以电影重点实验室建设为抓手,推进AI大模型在电影行业垂直应用,加快建设国家电影数字资产平台,提升智能化制作水平。以LED电影放映系统、沉浸声系统为技术攻关核心,推进国产放映装备研发,深化影视多业务融合。持续完善电影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主导参与电影国际标准研制,让中国方案走向世界。


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央宣传部电影技术质量检测所)党委书记、所长龚波致辞

单舒平副部长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陕西电影聚焦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使命,抓精品、稳市场、强产业、惠民生,电影创作成果丰硕。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与西影集团的深度战略合作,必将为中国虚拟现实电影技术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引领性作用,为虚拟现实电影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我们将在支持技术创新、内容生产、影院建设、硬件设备生产等方面给予一系列全链条的政策支持,共同致力于推动电影科技的研发应用,为中国电影的创新升级贡献更多陕西力量。


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单舒平致辞

赵文涛董事长在致辞中谈到,虚拟现实电影技术近两年迅猛发展,为人类感知世界和认知自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西影集团将在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的领导下,聚焦虚拟现实电影的技术攻关、标准制定、项目研发等方面,努力为中国虚拟现实电影的迅速上路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和创新示范。西影集团正抓紧建设西安虚拟现实电影创作基地,着力构建全国领先、最具创作实力的虚拟现实电影策源地。


西部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文涛致辞

电影高新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刘达作工作报告,回顾了一年来专委会的主要工作,并提出对电影科技发展趋势与行业热点技术的研判、思考与建议。他谈到,一年来,专委会持续优化委员队伍建设,服务电影科技自立自强发展目标,积极协助申报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协助推进电影技术团体标准的申报与立项工作,利用“学习强国”、《中国电影报》《现代电影技术》等媒体平台宣传报道专委会工作并产生了积极影响。当前,电影行业加快融入大视听、大科学、元宇宙时代,扩展现实(XR)电影和沉浸式视听业务发展进入快速上升期,语言大模型、视觉大模型、多模态大模型等发展与应用持续拓展、不断深化、加速迭代,但距离电影级技术品质和整体要求尚存较大差距。电影科技向创新提质、虚实融合、智能升级发展演进,高新技术格式电影和沉浸式视听显著提升视听品质和体验质量,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虚拟摄制、云制作、LED放映等新兴摄制放映技术服务电影无缝虚实融合制作和高品质播映呈现。人工智能(AI)在学术界和工程界影响力显著提升,推进AI通用大模型向行业化、领域化、专业化、轻量级发展演进是大势所趋。文生电影(Text-to-Movie)是电影创作发展的重要趋势和追求目标,高质量人机融合和高效人机协同是电影智能化创作生产体系的重要特征。电影行业应高度重视AI交叉科学研究(AI for Science & AI for Engineering)并积极作为。电影行业必须凝聚行业内外科技智慧与力量,聚焦底层原创关键核心技术,大力深化自主创新,统筹人工智能发展与安全,加快开展基于DeepSeek的垂直应用研究与落地应用工作,大力发展智慧电影和智慧影院,着力构建创新型电影人才培养体系。他指出,通用人工智能(AGI)发展任重道远但不断逼近,需要创新升级AGI发展路线,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和先进理念融入AGI发展演进中,在创新升级AGI技术路线中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有力支撑和服务中华文化自信自强。


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央宣传部电影技术质量检测所)总工程师、电影高新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刘达作工作报告

15日上午的活动仪式环节举行了9名新入会委员聘书颁发仪式。


新入会委员聘书颁发仪式

今年3月,《国家电影局关于促进虚拟现实电影有序发展的通知》发布,将虚拟现实电影纳入电影管理范围,鼓励尝试新技术、探索新业态,支持电影产业与虚拟现实技术融合创新。可以预见,虚拟现实电影将成为未来电影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次会议举行了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与西影集团虚拟现实电影战略合作启动仪式。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聚焦虚拟现实电影技术研发、产品推广应用、技术标准制定、行业技术服务等领域,与西影集团建立深度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构建中国虚拟现实电影发展坚实的技术生态底座。


虚拟现实电影战略合作启动仪式

大会特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元宇宙研究院院长潘志庚,西安交通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王慧明作专题技术报告。

潘志庚教授以《元宇宙赋能影视创作生产》为题,阐述了元宇宙概念、技术、应用和发展。他指出,元宇宙以区块链、沉浸式、图形渲染、人工智能、融合网络、数字孪生为技术底座推动影视创作生产从“镜头逻辑”转向“空间逻辑”。 自《玩具总动员》起,元宇宙相关技术已深度参与电影制作,从三维动画与动作捕捉,到《阿凡达》的虚拟摄制与3D建模,再到《狮子王》《曼达洛人》中的渲染引擎与LED虚拟摄影棚,构成了从CG视觉革新、沉浸体验建构到智能化生产流程的技术演化链条。XR技术作为元宇宙的关键支撑,虽在图形渲染、空间追踪等方面取得进展,但仍面临追踪与建图误差积累、显示设备制约、渲染算力限制、缺乏高效交互协议等瓶颈。为此,需通过构建国产XR技术栈、强化“软硬算法”协同研发、制定标准与接口规范、培养跨学科人才等方式,推动XR技术高质量发展。


潘志庚教授作专题技术报告

王慧明教授以《面向智能的6G网络赋能沉浸式多媒体与未来电视》为题,他指出,6G网络作为新一代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具备泛在互联、普惠智能、多维感知、全域覆盖、绿色低碳和内生安全等典型特征,将实现人与人、人与物、智能体之间的高效联接,构建智能全连接世界。其典型场景包括超级无线宽带、极其可靠通信、通信感知融合、超大规模连接,将极大提升以人为中心的沉浸式通信体验,能够实现沉浸式云XR、全息通信、机器控制、多维感知等,广泛应用于影视、文化娱乐、医疗健康、教育等领域。6G与AI的融合是未来发展的关键,AI能够赋能6G网络实现自我优化、自动化管理和动态资源分配,从而提升网络效率和服务质量。在VR等沉浸式体验中,6G支持Tbps级超高带宽、亚毫秒级超低时延,使用户获得身临其境的视觉、听觉感受,仿佛置身于虚拟场景之中。


王慧明教授作专题技术报告

5月15日下午举行了电影高新技术研讨交流会,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电影技术信息中心副主任、电影高新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常慧琴主持会议,陕西西影无界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翁超以《西影无界虚拟现实影院全栈解决方案》为题发表技术演讲,中影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马平作《穿越AI迷雾——电影产业的“人工智能+”探索与思考》技术演讲,西安诺瓦星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影院产品总监王松围绕《LED影视拍摄和影院放映解决方案》进行技术演讲,深圳市其域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黄子津以《Lixel CyberColor:重新定义影视制作的三维空间技术》为题作技术演讲,瞬已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中国区总经理杜俊峰以《基于AI智能路由的影院直播方案》为题发表技术演讲,北京华汇蓝海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轶以《HDR 影院未来》为题作技术演讲,北京奈斯菲林电影技术有限公司技术顾问车欣围绕《3D高斯在虚拟摄制中的应用暨AI时代的电影云制作平台》作技术演讲。


电影高新技术研讨交流会合影

大会期间还组织参会代表进行汉语电影内容AI 辅助创作平台、基于XR技术的沉浸式电影项目体验式参观,并前往长安云进行高新技术成果参观交流。



高新技术成果参观交流

撰写:曾真

校对:田由甲、王秋雅

审核:常慧琴

终审:龚波、刘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