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年,陕西丹凤县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疾首的案件。一名女高中生离奇死亡,警方在调查过程中,一名 19 岁的高中生徐梗荣在公安局内接受审讯时猝死。

这一事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调查的深入,背后隐藏的诸多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最终导致 7 名民警被立案,公安局局长也成为被告。

这起案件究竟有着怎样复杂的经过?背后又反映出了哪些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这起备受瞩目的案件。



女高中生离奇身亡,警方展开调查

2009 年元宵节假期,本应是阖家欢乐、热闹喜庆的日子,然而在陕西丹凤县,却发生了一起令人毛骨悚然的悲剧。2 月 10 日凌晨,丹凤县一名高二女学生彭莉娜在丹江边遇害。彭莉娜家在丹凤县寺坪镇东塬村,在校主修音乐,租住在学校附近。

案发当晚,7 时 48 分,彭莉娜接到丹凤中学女生杜玉的电话,约她去移动公司旁的广场玩,那里正举办大型灯谜晚会。

在晚会上,她们在 20 多分钟里猜中了 3 道谜语,正当兴致勃勃之时,彭莉娜称有两个同学在附近等她,随后便离开了广场。此时是晚上 9 时许,谁也没想到,这竟成了她与这个世界的最后告别。

次日早 8 时许,丹凤县公安局 “110” 指挥中心接到一名晨练者报警,称在丹江二桥西边河堤的一个凉亭处发现一具女尸。警方迅速赶到现场,经勘验,确定这是一起强奸杀人案,并从死者体内提取到精斑。

通过调查,警方确认死者正是彭莉娜。这一消息在当地迅速传开,引起了极大的恐慌,家长们纷纷为孩子的安全担忧,社会各界也对警方寄予厚望,期待他们能尽快破案,将凶手绳之以法。



丹凤县警方高度重视此案,立即成立了 “210” 专案组,展开拉网式调查。他们走访周边群众,排查各类线索,试图从蛛丝马迹中找到破案的关键。在这个过程中,丹凤中学的高三学生徐梗荣进入了警方的视线。

徐梗荣,1990 年 10 月 8 日出生,家住丹凤县寺坪镇东峰组。他是典型的山区留守学生,母亲曹会玲几年前就到西安打工,父亲徐和平更是常年在外下矿井,拼死拼活供姐弟读书。

2006 年,徐梗荣参加中考,因差 2 分未达到丹凤中学的录取线,家里人不肯放弃,交了 5000 元让他入学。



进入高中后,徐梗荣确定了走体育之路,他身高 1.7 米,曾在商洛市第一届中学生运动会上拿过 5000 米竞走和 3000 米竞走的冠军,被评为 “体育道德风尚奖” 运动员,原本计划 4 月份参加专业考试,报考省体院。在朋友们眼中,他性格开朗活泼,脾气不错,“很阳光”。

据警方侦查,徐梗荣和彭莉娜曾经是恋人关系,警方认为这个案子情杀和奸杀的可能性都有。基于这些判断,2009 年 2 月 28 日晚 11 时,警方对徐梗荣进行了传讯。

徐梗荣接受审讯,最终猝死公安局

2009 年 2 月 28 日晚 11 时,徐梗荣被警方传唤审查。对于徐梗荣来说,这原本应该是一个平常的夜晚,然而,他却没想到,自己即将陷入一场噩梦。从这一天开始,徐梗荣被警方连续审讯,在之后的日子里,他经历了什么,我们只能从后来披露的一些细节中略知一二。

按照官方的说法,2009 年 3 月 1 日早 7 时许,徐梗荣供述了作案经过,当天被刑事拘留。然而,在这份通报中,对于徐梗荣 8 个昼夜的审讯经过只有 62 个字的简单描述,其中最关键的信息就是 “徐梗荣招了”。但徐梗荣招供的背后,却充满了诸多疑点。



在被审讯期间,徐梗荣与外界失去了联系。3 月 2 日下午,曹会玲接到儿子徐梗荣的房东、同学打来的电话,称徐梗荣被警察抓走了,她一下子蒙了,从西安北郊一建筑工地赶回来已是晚上 10 时。

3 月 4 日,徐梗荣的父亲徐和平从韩城一家煤矿赶回来。经过几番周折,一家人得到刑警队的消息说,徐梗荣正接受审查,但家属不能见。

8 日下午 3 时 40 分,徐和平接到岳父的电话,说是徐梗荣被公安局打死了。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让徐和平一家陷入了巨大的悲痛和震惊之中。



根据官方通报,2009 年 3 月 8 日上午 10 时 30 分,在审讯过程中,徐梗荣突然出现脸色发黄、呼吸紧促、脉搏微弱和流口水等症状,审讯人员遂将他送往丹凤县医院抢救,上午 11 时经抢救无效死亡。

但徐梗荣的家属对此说法表示怀疑,他们认为徐梗荣的死绝非如此简单。

尸检疑点重重,家属质疑不断

徐梗荣突然死亡后,家属对死因充满了疑问,强烈要求进行尸检,以查明真相。2009 年 3 月 9 日中午 1 时 40 分,徐梗荣的尸检在太平间门外露天进行,由陕西省检察院和商州市检察院的 2 名法医共同主检。

曾在公安系统工作的徐梗荣的表哥刘某作为亲属也在现场,他所看到的情况让他对徐梗荣的死因更加怀疑。

刘描述,死者腰部有长长的勒痕;腰部、两大腿内侧和右小腿有大面积淤紫现象,法医说系外力所致伤痕。切开死者头皮,骨膜上分布着 10 处 1.5 厘米 ×1.5 厘米的出血点。



再打开头骨,有脑部水肿现象,刘遂向陕西省检察院白姓法医询问,白法医说是受外力所致。

此外,据刘说,徐梗荣肠胃是干瘪的,仅从胃里提取出约 10 毫升稀糊状的胃液,一段约 10 厘米的肠子呈黑色,法医将其剪下,里面流出像胆汁状的液体。

白法医说徐梗荣没有进食,到底多长时间没有进食,说不准,但肠胃里没东西是事实。这些尸检过程中发现的伤痕和身体状况,让家属坚信徐梗荣是遭受了刑讯逼供才致死的。



然而,2009 年 3 月 28 日,陕西省丹凤县检察院检察长冀俊英通报了徐梗荣的尸检报告。

冀俊英介绍,自 2009 年 3 月 1 日至 2009 年 3 月 8 日凌晨 6 时,办案人员先后在县公安局刑警队、资峪派出所对徐梗荣进行了长时间、不间断的疲劳审讯,少数民警在审讯中对他实施了肉体侵害行为,致使徐梗荣身体极度疲劳引发心跳骤停死亡。

尸检表明,徐梗荣心脏较其右拳大,重约 395 克,与正常人明显不同。尸检发现,其部分心肌肥大,部分心肌萎缩,有相当心肌细胞变性坏死。

根据病理学检验及办案单位提供的相关材料,鉴定结论为:徐梗荣患有原发性心肌病,由于外伤、疲劳等原因引发心跳骤停死亡。



但一知情人透露,尸检表明,徐梗荣身上的各种伤痕在告诉人们他的死亡是不正常的。面对这样的尸检结果,徐梗荣一家人既愤怒又无奈。他们认为,即便徐梗荣患有原发性心肌病,但外力和疲劳审讯也是导致他死亡的重要因素,而且这些外力伤害很可能是人为造成的。

2009 年 3 月 29 日晚,徐梗荣家人将下葬不足半个月的徐梗荣尸体挖出来,放置在冰棺里,他们希望能进一步寻求真相,还儿子一个公道。

调查死因,相关责任人被处理

随着徐梗荣的猝死,事件在当地引起了轩然大波,社会各界纷纷关注。为了查明真相,一个专案组成立了,他们的调查对象是审讯徐梗荣和涉及此案的 “210” 凶杀案专案组。

2009 年 3 月 16 日和 17 日,检察机关以涉嫌玩忽职守分别对县公安局分管刑侦工作的纪委书记王庆保刑事拘留,刑警队长孙鹏取保候审。这一举措表明了相关部门对此事的重视,也让公众看到了查明真相的希望。



2009 年 11 月 24 日,陕西丹凤县高中生徐梗荣猝死公安局案在陕西省商南县人民法院审判庭公开审理。

陕西丹凤高中生徐梗荣受讯猝死案相关责任人闫耀锋、王庆保、赵朔、贾严刚、李红卫五名被告在法警押护下,依次出现在商南县人民法院审判法庭上,接受法律的审判。

商南县人民检察院共派出 5 名公诉人出庭支持公诉,分别以涉嫌滥用职权、涉嫌玩忽职守、涉嫌刑讯逼供罪对 5 名被告提起诉讼,5 名被告人共委托 8 名律师出庭为自己辩护。

在庭审过程中,控辩双方就案件的诸多细节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对于警方在审讯过程中的行为是否合法合规,徐梗荣的死亡与警方审讯之间的因果关系等关键问题,成为了焦点。

最终,经过审理,相关责任人受到了法律的制裁。这起案件也给执法部门敲响了警钟,提醒他们在执法过程中必须严格依法办事,尊重人权,不能滥用职权。



案件背后的思考

这起案件虽然已经过去了多年,但它所带来的影响和引发的思考却依然深刻。从这起案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追求破案效率的同时,不能忽视程序正义和人权保障。

警方在办案过程中,应该遵循法律程序,通过合法的手段收集证据,而不是采取疲劳审讯、肉体侵害等非法手段。这样不仅可能导致冤假错案的发生,也严重损害了执法部门的公信力。

同时,对于执法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也至关重要。要加强对执法人员法律意识、职业道德的培养,让他们明白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而不是为所欲为。只有提高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才能从根本上避免类似悲剧的再次发生。

此外,这起案件也凸显了监督机制的重要性。在执法过程中,需要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机制,无论是内部监督还是外部监督,都要切实发挥作用,及时发现和纠正执法过程中的违法行为。

只有这样,才能让法律真正成为保障人民权益的有力武器,让社会更加公平、公正、法治。

这起案件的每一个细节都值得我们深思,它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悲剧,更是整个社会需要反思和改进的契机。希望通过对这样的案件的剖析和反思,我们能够不断完善法治建设,让类似的悲剧不再重演。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