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联0-1输给了切尔西,欧联杯决赛球队,输给了欧会杯决赛球队。其实,输球没什么关系了,曼联这场比赛基本上是欧联杯决赛战术的预演,只不过曼联存在的问题依然是:到了进攻三区的侵略性不够、自己的禁区防守强度不够。说白了,就是曼联依然没有办法解决2个禁区的问题,库库雷利亚打进了全场比赛唯一的进球,曼联输掉了比赛。



曼联这场比赛踢了20分钟好球,后面的70分钟全是切尔西的优势,曼联依然是持久性的问题,比赛毕竟是90分钟的比赛,而不是只有20分钟,所以曼联现在需要考虑的问题,是怎么样把20分钟的优势扩展到前场。就连斯科尔斯在谈论欧联杯决赛的时候,都是这么说的:曼联总是能拿出10分钟至15分钟的表现,从而拿下比赛。问题是,你这段时间无法进球,那么你就是输球。

首发阵容:一场决赛的演练

5天后才是欧联杯的决赛,阿莫林赛前说了,不可能让主力球员不出场,因为害怕在决赛的时候脚感冰冷,所以这场比赛预防球员受伤的前提下,阿莫林应该是拿出了欧联杯决赛潜在的首发阵容,至少是大部分的首发球员。



上一场轮换的门将奥纳纳回归首发,林德洛夫+马奎尔+卢克肖担任首发三中卫,马兹拉维+多尔古占据边路,卡塞米罗担任后腰,芒特+B费+迪亚洛担任三中场,霍伊伦顶在最前面,曼联实际上是一套3331的站位体系,并且在马兹拉维回撤的时候,曼联更加接近于一套4231的体系。



左路的芒特+多尔古、右路的迪亚洛+马兹拉维、中路的霍伊伦+B费是曼联常规使用的双人配合进攻小组,小组之间的串联是曼联在前场的主要配合方式。

曼联的逼抢:芒特单挑好友詹姆斯

切尔西需要拿下比赛,争夺英超前五,而曼联则是练兵性质,所以这场比赛双方的心态就是不同,曼联踢的并不保守。从比赛一开始就压上进行逼抢。而且,因为擅长逼抢、擅长跑位的芒特+迪亚洛都在首发名单,曼联的前场逼抢效率更高。



曼联的逼抢应该是专门演练过的,霍伊伦直接切入中线,迫使切尔西进行回传门将,然后霍伊伦追着球去逼抢门将,其他队友跟着进行整体性的跑位。你可以看一下曼联的前场前段示意图,上半场17次抢断成功13次,非常高的成功率了,5次发生在进攻三区、中场三区交接的地方。



其中的关键球员是谁呢?是芒特。芒特一个人就完成了3次前场抢断,这还只是从对手脚下抢球,还没计算芒特拦截对手的传球。而芒特逼抢最凶的,就是芒特在切尔西的好友詹姆斯,这是有安排的,因为霍伊伦切入的方式,更多是从迪亚洛这一侧切入,迫使切尔西门将传球给里斯詹姆斯这一侧。



这会不会是曼联在欧联杯决赛的常规模式?不知道,但是前场的跑动能贴住人,对手门将的长传也有马奎尔、卡塞米罗控制局面,曼联这场比赛的逼抢效果其实还不错的,至少对手长驱直入、轻松度过曼联中场的场面少了。

曼联的出球:破高位的方式,找霍伊伦

欧联杯决赛的对手是英超球队热刺,英超球队都知道逼抢曼联的出球,迫使曼联后场出球失误,所以决赛的时候曼联会不会出现问题?谁也不知道,这一场踢切尔西的比赛,算是曼联给出的一个答案:找霍伊伦。



这张图应该是比较明显的,马兹拉维其实会在后腰的位置帮助卡塞米罗出球,但是曼联主要的出球方向,是肋部的连线,也就是边中卫向边前腰位置出球。问题是,如果阵容规规矩矩站位,对手能够一对一贴身,上图就是代表了,边前腰迪亚洛向边路移动、芒特也在肋部占线,这时候林德洛夫身前就有一片开拓地,这就是霍伊伦去跑位拿点的位置



仅仅上半场,霍伊伦拿到10次队友的传球,你可以看到给霍伊伦传球最多的球员,分别是林德洛夫4次、马兹拉维2次、奥纳纳2次,门将+右翼卫+右中卫,这就是右路靠近迪亚洛这一侧了。比较有意思的是,给霍伊伦传球的人,除了B费之外,其他都是后卫+门将,这也代表了曼联现在的中锋方式



霍伊伦拿到第一落点,身后的队友拿第二落点,这就是曼联破高位的方式。接应霍伊伦传球次数最多的球员,是迪亚洛、芒特。

曼联的进攻:边路传中

既然完成了后场出球,自然来到了前场进攻的组织环节。当曼联的迪亚洛、芒特、B费拿到第二落点后,第一时间就是分边,交给左右两个边路快速向前,再传中。曼联的传中应该也有安排过,霍伊伦冲击第一线、迪亚洛冲击远门柱,芒特+B费+卡塞米罗在两线之间抢远射。



曼联实际的进攻威胁,其实都是斜45度传中完成的,就是在两个禁区角的外围,斜长传到远门柱去完成破门,或者在禁区外围横传球,给两线之间的队友去尝试射门。



曼联的射门次数并不多,主要还是进攻手段单一,后场到前场的过渡是顺畅的,只是到了前场之后的边路传中、串联还存在不熟悉的地方。马奎尔的进球,算是比较有威胁的一次,可惜是越位在先,而马奎尔的进球,其实也是边路斜长传的方式。



也符合曼联杀入禁区的配置,只是曼联这种配合打的实在太少了,曼联进入前场之后的侵略性不够。



曼联的防守:拦不住的传中

你先看一下这一次进攻,里斯詹姆斯上半场的射门有1次中柱,问题就在于对手下底、倒三角到禁区外围的远射。切尔西的下底,让曼联的后防线全部缩回小禁区,外围的空间自然露出来了。



你再看一下霍伊伦疑似手球的这一次,其实也是同样的方式,对手下底压缩了曼联的防线,外围的空间全是切尔西的球员,切尔西在禁区外埋伏的球员只要拿球不太多调整,而是直接射门,基本都能形成威胁。



再看看帕尔默的远射,基本上也是同样的模式,压缩曼联的后防线,给后排输出的队友完成射门的机会。



至于曼联输掉的这一球,则是来自于传中。你可以仔细看看,切尔西3人包抄,曼联只有2人跟进,这就是跟不住了。



为什么切尔西能够形成这么多有威胁的进攻?核心问题在于曼联的边路拦不住,曼联的高位并不是一个持续性的项目,而是阶段性的,一旦曼联无法持续压制切尔西的出球,那么切尔西过渡到边路,就能持续压上,从而迫使曼联的防线后撤。

曼联的问题小结:两个禁区的问题

这场比赛没什么好批评的,因为下周就是欧联杯决赛,但是曼联球员的比赛态度都在,输球就是踢不过对手,很正常。既然输球,那么就要总结自己的得失,得失问题应该很明显了:两个禁区的问题。

阿莫林说曼联很多方面取得进步,只是输球太多不好意思谈。其实,这场比赛很明显,曼联在后场出球、中场过渡是有进步的,核心问题其实还是两个禁区的问题。曼联向对手禁区传球太少、曼联限制对手向自己禁区传球太弱,两个禁区的问题其实持续整个赛季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