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戴眉曼,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名字有点陌生,但提到她的爷爷戴笠,那可是民国时期无人不知的大人物。戴笠是国民党军统的头子,手握大权,生前风光无限,死后却留下了一堆争议。
作为他的孙女,戴眉曼的人生却跟爷爷的传奇完全不一样。她长得甜美,打扮时髦,还有一段跟妈妈分开四十年才重逢的经历。
戴笠,1897年出生在浙江江山县,年轻时混迹社会,后来投靠国民党,靠着聪明和狠劲一步步爬了上去。1932年,他搞了个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也就是后来的“军统”,专门干情报和特工的活儿。
戴笠跟蒋介石关系铁得很,被称为“蒋介石的佩剑”,在国民党内部那是说一不二的人物。他手下管着好几万特务,对付敌人毫不手软,抗战时也确实干了不少大事,比如刺杀汉奸、搞乱日伪后方。不过他的手段也够狠,对自己人下手一点不含糊,搞得不少人提起他就害怕。
1946年3月17日,戴笠坐飞机从北平回南京,结果飞机在大雾里撞上了南京郊外的岱山,烧得连骨头都没剩,时年49岁。他的死当时震得国民党高层都懵了,戴家也一下子从风光跌到了谷底。
戴笠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但其中一个女儿戴璐璐小时候就死了。他的独子戴藏宜,也就是戴眉曼的爸爸,算是接了点父亲的班。
戴藏宜做过国民党保安乡自卫队主任,但名声跟戴笠比差远了。他干的事也不光彩,1941年5月20日,他按父亲的命令指使特务杀了地下党员华春荣,算是背了条人命。
后来1949年国民党不行了,他想带着家人逃台湾,结果在福建浦城被武装残匪截住,随后被解放军抓了。1951年1月,他在江山被人民政府判了死刑,结束了罪恶的一生。
戴藏宜一死,戴家彻底散了。他的老婆郑锡英,也就是戴眉曼的妈妈,带着四个孩子(戴以宽、戴以宏、戴以昶和戴眉曼)过不下去了。为了保住小女儿,她把6岁的戴眉曼交给戴家厨师汤好珠收养,自己带着三个儿子先回了衢州娘家,后来又去了上海。
1953年,国民党特务黄铎偷偷跑上海,帮郑锡英带着两个儿子戴以宽和戴以昶去了台湾。因为户口被人冒名顶替,二儿子戴以宏只能留在上海。戴眉曼呢,就继续跟着汤好珠过日子,从此跟妈妈没了联系。
戴眉曼,1945年出生在浙江江山,是戴藏宜和郑锡英的小女儿。她出生时,戴家还算有点余威,毕竟爷爷戴笠刚死没几年。可惜好景不长,1949年父亲被抓,家道中落,她的人生一下子变了样。
妈妈郑锡英为了让她活下去,把6岁的戴眉曼送给了戴家厨师汤好珠,还给她改名叫廖秋美,怕别人知道她是戴笠的孙女给她惹麻烦。从那以后,戴眉曼就在江山的农村长大,跟城里的大小姐生活完全不搭边。
汤好珠家穷得叮当响,日子过得紧巴巴,但她对戴眉曼特别好,把她当亲闺女养。戴眉曼从小就懂事,7岁开始帮着干家务,做饭、洗衣服、割猪草,啥都干。
12岁时,她已经能上山砍柴,背着几十斤的柴捆走山路。15岁,她在生产队干农活,插秧、割稻样样行,一年能挣2000多个工分,在村里算得上顶尖的女劳力。
生活虽然苦,戴眉曼却没被磨得没了精神。她慢慢长成了个漂亮姑娘,身材苗条,五官清秀,笑起来特别甜。她的皮肤白得在农村挺显眼,眉眼长得像她妈妈郑锡英,透着股端庄劲儿。一头自然卷的黑发,走路时轻轻晃动,特别有气质。
村里人常夸她,说她要不是戴笠的孙女,早就有人上门提亲了。可就是因为爷爷的名声,戴眉曼在村里有点被孤立。戴笠当年干的事太吓人,村民一提起来就怕,连带着对她也有点疏远。
她挑水路过村口,总能听见有人小声议论,眼神里带着点防备。找对象也成了大问题,她的模样再好,村里小伙子也不敢轻易靠近。
那时候农村女人穿得都挺朴素,布鞋粗衣是标配,可戴眉曼不一样。她会拿旧衣服改一改,剪出合身的样式,再配点简单的小饰品,比如发夹或者布条,愣是能穿出点时髦味儿。
她这种打扮在村里挺显眼,有人觉得她爱美是天性,有人觉得她是戴家出身带来的底子。不管咋说,戴眉曼确实能把有限的条件用出花来。
戴眉曼跟妈妈郑锡英分开,是从1949年开始的。那年她才6岁,父亲戴藏宜被抓,家里乱成一团。郑锡英没办法,只能把她托给汤好珠,自己带着三个儿子四处躲避。
后来1953年,郑锡英在国民党特务的安排下,带着戴以宽和戴以昶去了台湾,可二儿子戴以宏因为户口问题留在了上海。戴眉曼呢,就彻底跟妈妈断了联系。
这分开就是整整四十年。戴眉曼在大陆农村长大,干农活、结婚、生子,过得是普通人的日子。郑锡英在台湾,带着两个儿子生活,心里却一直惦记着留在大陆的儿女。
那时候两岸不通,政治环境又复杂,想联系都联系不上。戴眉曼知道自己有个妈妈,可她连妈妈长啥样都记不清了,只能靠着模糊的记忆想念。
这四十年,戴眉曼从个小丫头变成了中年妇女,又慢慢老去。她结了婚,跟丈夫谢培流生了三个孩子,日子虽然平淡,但也算踏实。她心里一直有个疙瘩,就是没见过妈妈,不知道她过得好不好。
1991年5月6日,戴眉曼终于等到了跟妈妈重逢的机会。那时候两岸关系缓和,她有机会去台湾探亲。到了台湾,她见到了快80岁的妈妈郑锡英。
郑锡英当时身体不好,得了风湿性心脏病,已经躺床上起不下了。母女见面,戴眉曼眼泪止不住,郑锡英也是老泪纵横。
5月24日,二哥戴以宏也从上海赶到台湾,兄弟姐妹跟妈妈四十年后头一次聚齐。郑锡英拉着儿女的手,说了一句:“要是能回老家看看,我就没遗憾了。”这话让戴眉曼心里更坚定了要带妈妈回来的念头。
这次重逢,对戴眉曼来说是人生的大事。她跟妈妈分开了太久,能再见一面,聊聊这些年的经历,心里那块石头总算落地了。郑锡英看到儿女都过得还行,也算放了心。
跟妈妈重逢后,戴眉曼带着妈妈的心愿回了大陆。1992年,她跑去南京,想找爷爷戴笠的墓地看看。她联系了南京统战部,工作人员带她去了岱山。
可到了那儿一看,墓地早就没了,草长得老高,连块碑都没剩。她站在那儿,风吹着她的白发,心里有点酸,说了句:“只能怪我生在这样的时代。”
后来她回了上饶,继续过自己的日子。她跟丈夫谢培流一直挺好,俩人白头到老。三个孩子也都有了出息,大儿子谢明当了火车司机,二儿子谢平搞个体运输,女儿谢佳丽在纺织厂做统计员。
一家五口,日子过得平平淡淡,但挺幸福。每到过年过节,儿孙们回来聚一块儿,家里热热闹闹,戴眉曼看着就觉得满足。
2011年,郑锡英在台湾去世,活了98岁。她走之前没回成老家,但儿女团聚总算让她安心了。戴眉曼收拾妈妈的遗物时,找到一张老照片,是她6岁时跟妈妈拍的。她把照片放床头,每天睡前看一眼,心里有点安慰。
2023年夏天,92岁的戴眉曼带着儿孙去看了戴笠故居。那地方现在是旅游景点,人来人往。她穿了件红色短袖,背个小包,站在门口,模样里还能看出年轻时的影子。
有人问她恨不恨爷爷,她笑笑说:“怨啥呀?我就管好自己的日子。”她聊起小时候的苦、结婚后的甜,还有跟妈妈的重逢,语气平淡又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