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你们,曾听过一句话,了解一座城市,要从参观她的博物馆开始。


杭州是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名城,千年的历史积淀下,杭州分布着各具特色的博物馆。5月16日,由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指导,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中共杭州市临安区委宣传部联合主办,临安区吴越国衣锦城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局、浙江国兴投资集团、FM89杭州之声承办,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支持的“声临奇境·博物致知——‘好声音’赋能博物馆暨吴越文化博物馆‘金声版’解说发布仪式”在临安吴越文化博物馆隆重举行。


吴越风乐曲《临听秘色》

杭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海峰,杭州文广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夏芬,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副局长陆霞,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叶虹,临安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超等领导嘉宾出席。活动通过金声版吴越文化博物馆解说的发布,更深度呈现吴越文化魅力,共同助力吴越文化传播的创新实践。


活动现场

仪式上,杭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海峰正式发布了声临奇境·博物致知——“好声音”赋能博物馆暨吴越文化博物馆“金声版”解说。解说由第二届中国播音主持金声奖获奖者董明录制,以声为媒,活化文物。“金声版”解说已上线吴越文化博物馆智慧导览系统,观众扫码即可聆听。
次“金声版”解说正式上线临安吴越文化博物馆究竟有何深意?临安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超在致辞中强调,吴越文化博物馆是全面展示吴越国政治经济文化的鲜明标识,是系统展示秘色瓷精品的特色空间。临安以“好声音”赋能博物馆,是一次声音激活历史的有益探索。

“本次‘金声版’解说发布也是杭州文广集团的‘文广好声音赋能博物馆’的具体举措之一”,杭州文广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夏芬说,“今后杭州文广集团将用更多的‘好声音’讲好中华文化、杭州故事,为杭州打造博物馆之城贡献文广力量!”

除了以声为 “媒”让文物“活”起来外,如何身临其境行走触摸吴越文化千年文脉也是本次活动探讨的方向。活动现场还发布了“遇见吴越”文物主题游径。主题游径以吴越国“保境安民”理念为核心,串联长三角历史遗存,构建文化体验新场景。如“行走江南”线路:从杭州六和塔到苏州盘门遗址,解码吴越国防御体系与军事智慧。五大游径设计强调“触摸、制作、扮演”的互动理念,将历史知识转化为可感可践的文化体验。


临安区吴越国衣锦城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局副局长傅强

发布“遇见吴越”文物主题游 径

“好声音赋能博物馆”主题访谈环节中,专家们共议博物馆如何创新传播新路径。


“好声音赋能博物馆”主题访谈


杭州博物馆馆长王英翔提出,“博物馆+”模式要进一步拓展,如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公共空间,无文物展览输送到更多社区院校,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人们的日常生活。


良渚博物院执行馆长马东峰强调了数字技术对提升讲解沉浸感的作用,如通过AR还原文物使用场景等。


浙大城市学院考古系主任杜正贤指出,专业讲解需兼顾学术严谨与通俗表达,让观众“听得进、记得住”。


吴越文化博物馆副馆长张惠敏表示,声音的情感共鸣是留住观众的重要因素,这次金声版解说将进一步提升观众的情绪体验。


第二届中国播音主持金声奖获奖者董明对比传统讲解与有声语言艺术的差异,认为“声临其境”的讲述能让文物“开口说话”,激发观众深层文化认同。

今后,吴越文化博物馆如何从传统的“馆舍天地”,走向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为此,浙江省博物馆吴越国历史文化研究展示中心副主任魏祝挺提出三大策略,为吴越文化博物馆的未来发展“添砖加瓦”:“深化专家导览,增加馆长、学者讲解场次,以专业解读激活文物背后的历史、科技与审美价值;创意文创开发,设计兼具文化内涵与趣味性的文创产品,推动传统文化‘破圈’;文旅融合实践,联合研学机构开发线上线下课程,打造沉浸式体验项目,让博物馆成为‘可触摸的历史课堂’”。


浙江省博物馆吴越国历史文化研究展示中心副主任

魏祝挺主题分享

从文化共享到声音赋能,从研学探秘到跨界融合,杭州这座承载千年文明的历史名城,正以声音为媒,让沉睡的文物在沉浸式解说中焕发新生。


本次金声版解说配乐由浙派古琴传承人:章怡青创作演奏。


如何让文物“动”起来、“活”起来,走进大众的生活?如何让更多的博物馆真正释放博物致知的力量?可以预见到的是,会有越来越多像吴越文化博物馆这样的例子“潮涌”出来,这些各具特色的博物馆正是杭州探索高质量打造“博物馆之城”杭州路径的生动体现。

打造“博物馆之城”的未来已来,杭州将继续在探索和实践中做出回答。


(识别二维码下载“开吧”客户端)

编辑:叶璐

一审:范佳琳;二审:美辰;三审:沈麟

终审:金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