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刚过
哈尔滨技师学院电梯安装与维修专业的
80多名毕业生就被企业预订“抢”光
他们凭借“一技之长”
成了就业市场炙手可热的稀缺资源
多家企业提前“下手”抢人
本来是5月20日才要举行的招聘会,却有心急的企业提前一个月就来了。
不久前,日立、东易、三菱等多家知名电梯企业的黑龙江代理处涌进哈尔滨技师学院“抢人”,还有企业想“包圆”。电梯安装与维修专业今年的80名毕业生,除了企业订单班和十几个备考升学的学生外,其他的已经被求才若渴的企业“预订一空”。
新技术的广泛运用增加了维保工作的专业性和复杂性。据统计,哈尔滨市目前有电梯六万余部,而电梯维保技术工人却面临3000多人的缺口。按规定,每部电梯每15日要进行一次日常保养。通常来说,日常保养和急修值班各有班次分工,电梯维保行业始终面临人难招的困境。
电梯安装与维修专业负责人李传金介绍,春节前后就有南方企业来要毕业生,但被学院婉拒了。秉持服务本地的原则,培养出的毕业生优先输送给本地企业,助力冰城发展。
专业设置紧贴产业所需
在就业市场吃香的不仅是电梯安装与维修这一个专业,同属于智能控制与电气工程系的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两个专业也同样在招聘市场吃香。高就业率、高满意度的背后,紧贴市场的人才培养方式是重要支撑。
近五年来,学院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对口就业率逐年提升,从2020年的79%提高到2024年的99.3%。就业质量显著提高,毕业生平均起薪同比增长18%,达到3500元/月以上。学院紧密对接地方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动态调整专业设置,让办学规模更适合市场需求,专业结构适应产业发展。
招生就业处处长冯雷介绍,学院与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将企业实际生产项目、工艺流程、技术规范等融入课程教学,使学生所学知识技能与企业岗位需求无缝对接。校企合作为企业量身定制人才库。教学过程中,注重实践教学环节,构建了“基础实训、专项实训、综合实训、 企业实习”的实践教学体系。校内实训基地配备先进的生产设备和仿真软件,为学生提供全真的实践环境,学生在校内实训时间占总学时的70%以上。
从“无奈之举”到“黄金赛道”
在电气装置实训基地,2021级电气工程系学生姜奇正在为即将举行的黑龙江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做准备。他告诉记者,没想到自己当初的“无奈之举”,却踏上了就业的“黄金赛道”。目前已经是高级工的他已为大赛准备了两个月了,还没毕业,就有南方企业找到他,开出的待遇薪资也很有诱惑力。可他毕业后还是打算留在家乡,好好工作。
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机电教研室主任庞士河看来,更大的障碍仍是观念。每年毕业班里都有一些孩子不就业,选择升学,或单招、或“中升高”,在家长心中能让文凭再上个台阶比早挣两年钱更重要。
他说,技术工人的培养在个别人眼中看来,是退而求其次的无奈,而非另一种彻底不同的教育模式。其实不同的教育类型是社会分工的产物,这个社会需要有人成为医生、律师,也需要有人成为电工、修车工、护工,在当前时代,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常常比写字楼里的白领更“金贵”。庞主任的毕业班一共有80多人,目前已经有超过30%的学生到企业去实习了,刚一入学时就有企业来“抢人”,准备和专业达成定向协议。
2023级电梯安装与维修专业学生李强龙就是因为看到从这里毕业的哥哥,如今已经拿到了过万的工资,才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穿工装”。他相信老爸送他进校门时说的那句话,知识和技能都不挑人,更不挑学习和提升自我的地方。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记者:李玥 文/摄/视频
编辑:马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