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

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

即将开幕

“天赋风土 激情山水”为主题的清远馆

即将亮相

从2014年以参展商身份参加,清远已连续十一年亮相文博会现场(含线上展)。历年来,从清远馆的主题、设计到参展农文旅、非遗产品,是清远多年来生态文明建设、农文旅融合发展特别是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果集中呈现。

2014年以参展商身份参加

2014年5月15日,第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开展,清远市以参展商的身份参加,佛冈曺氏木雕、英德红茶、瑶族刺绣和银饰集中亮相4号馆。


深圳会展中心,清远展位。吴明 摄

2015年清远馆亮相文博会

第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期间,清远馆全面亮相“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两展馆重磅推出的“三好”名片,众多清远特产和文化资源齐聚登场。

1号馆以三个章节念起清远的“山海经”“山之奇”展示清远的人文、典故、良好生态等;“海之博”展示出清远的北江资源及与粤港澳一脉相连的区位优势;“山海经”则打出“创新清远等你来”的旗号。

7号馆展示清远非遗和名品。展示清远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展示如豆腐节、闹花灯、耍歌堂等,此外还有瑶族和壮族的服饰和文化展示、英德红茶、曺氏木雕、英石、山苍子枕等。现场还有民族特色鲜明的绣品、银饰等。

2016年“森林密语” 展现“珠三角后花园”魅力

瑶山阿公、少年足球、风朴古村、芳菲花海、传奇寿乡、甘滑红茶……在2016年的第十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以“森林密语”为主题的清远馆绿白相间,突出清远生态绿色的自然风貌。因北江养育着一代又一代清远人民,故馆顶以波浪形设计,向母亲河北江致敬。场馆内外,木雕形成的禾雀花造型在馆侧壁多处出现。


清远馆瑶族长鼓舞表演吸引来了大量观众。第十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 清远日报记者 李思靖 摄

17项文创产品醒目亮相。现场通过声、光、屏倾情演绎“北广州传奇”,展现“广清一体化”战略下清远的美好前景,重塑“两山理论”下的清远乡村价值,倾情演绎“珠三角后花园”,向外界展示清远作为长隆第三站的特色魅力,也让久居都市的人们找到怀恋乡愁的栖息地。

2017年“牛气冲天”清远馆创下多项纪录

2017年,在第十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清远馆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连南“长鼓舞”中的牛角号造型为核心设计元素。展会期间,清远馆人气旺、口碑好,带外界“看清”取得良好成效。清远共签约11大文创项目,“揽金”76.78亿,并斩获文博会三大奖项,创下清远参展文博会最多奖项记录,也是清远参加文博会首次获得最佳展示奖。

本届文博会,清远馆还试水VR高科技,通过现代化的技术展示清远形象。“互联网+乡村文化综合体产品——清远迹忆”,粤北VR传媒试验室打造的“一键游清远”,都吸引了不少观众前来互动“探秘”。此外,清远的书画家们创作60余幅以“清远鸡”为主题的国画,在第十三届文博会的清远馆内进行义卖。

2018年挖掘清远文化刻度和美好前景

位于2号馆的清远馆延续往年凸显青山绿水、深谷幽兰的设计语言,以“改革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展示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及建市三十周年以来,清远通过各类改革涌现的文创产品,使生活更美好的场景。13项文创产品亮相,现场通过声、光、屏倾情演绎“北广州传奇”,展现“广清一体化”战略下清远的美好前景,深化“两山理论”下的清远乡村价值,挖掘并动态呈现“最清远”的文化刻度、活化清远特色非遗。

2019年乡村新闻官“出征”文博会

第十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清远馆以“山水名城,岭南绿都”为主题,为都市的人们挖掘并生动呈现清远文化刻度,带来充满乡愁而又充满活力的乡村文明、民俗文化、文化旅游新成果。以清远打造乡村振兴发展示范区和全国破解城乡二元结构试验区为背景,清远馆以历史悠久的上岳古村原型,融入锅耳楼元素,展示清远乡村旅游的繁荣和乡村振兴的成果,让久居都市樊笼的人们寻回乡愁,找到美好生活的栖息地。清远乡村新闻官“出征”本届文博会,展示清远乡村活力,展示清远富有改革精神的城市魅力。

除了瑶族歌舞,清远馆还现场展示了自然天成的英石、传统手作的瑶绣、古拙之美的柴窑、充满民族风情的瑶族歌舞……融合了客家文化、广府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的清远,带来了具有代表性的文创产品、文旅项目,为大家献上一场文化盛宴。

2020年清远VR展馆线上展示清远魅力

11月16日-20日,第十六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云上文博”举行。以“山水名城,岭南绿都”为主题的广东清远VR展馆正式上线,向全世界推介清远


本届的清远展馆位于6号馆——粤港澳大湾区馆,以“山水名城,岭南绿都”为主题,VR展馆运用高铁元素构建整个展馆的基本结构,结合英石作为展馆的主体形象,地面采用北江意形,游客沿着北江溯流而上,两岸立体的各种元素衬托出岭南绿都、山水名城风貌。


清远展馆以四大篇章呈现特别的清远文旅:清远不远,亲山近水;发展提速,入珠融湾;全域旅游,文旅融合;鱼米之乡,物产丰饶。展览采取视频、文字、图片等多种形式展示清远发展成果。

2021年省运元素亮眼

2021年9月,第十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期间,清远馆以“生态发展新标杆 大湾区魅力后花园”为主题,展馆绿色与原木色相结合,以抽象的山顶为造型,用生态语言讲述清远故事。展馆还通过开放式的设计,体现清远打造生态发展新标杆、双区魅力后花园的定位。

清远馆打造“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会展,展示韩愈笔下鸢飞鱼跃之地的气质,展示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漂流之乡、中国温泉之城的诗情画意;也展示清远发挥“三最优势”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成果。清远的瑶族阿贵哥、莎腰妹向外界展示富有少数民族风情的歌舞,茶艺师为来客泡好英德红茶,观展者来到清远馆后,不仅可以领略清远的文创产品,还能一边“叹红茶”,一边观看演出,感受来自清远的热情和文化。

2022年“五大百亿”农业产业区域公用品牌亮相

2022年12月底,第十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举办。清远馆以“相约山水清远 畅享生态诗歌之城”为主题,集中展示清远生态、文化和农旅产业发展成果,着重突出清远绿色生态文明特色,把“短板”变成“潜力板”,结合“粤北生态休闲旅游地”“中国生态诗歌之城”“乡村新闻官”等多种元素,线上线下展现清远历史人文、山水生态、美丽乡村、文创产业产品等,宣传清远绿色生态城市形象,为清远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拓展新空间。

在文博会现场,启用不久的城市品牌及“五大百亿”农业产业区域公用品牌,面向来自全世界的观众、客商亮相。以清远山水、特色农产品为基础打造的7个IP人偶形象,取名“山悠悠”“江贝儿”“麻麻鸡”“红茶茶”“恬菜菜”“米乐”“笋宝”,分别代表清远山脉、北江、清远鸡、英德红茶、连州菜心、清远丝苗米、西牛麻竹笋


第十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清远馆,展示五大百亿产业区域公益品牌。资料图

现场还展示清远的特色和潜力文旅产业,让参观商及游客进行沉浸式地体验。

2023年凸显清远生态文明底色和文化底蕴

2023年6月,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期间,位于11号馆(粤港澳大湾区馆)的清远馆,以“山水清远·岭南绿都”为主题,设计凸显山水、生态和文化元素,以图文、视频、现场展示等形式,突出绿色生态文明底色,结合“粤北生态休闲旅游地”“中国生态诗歌之城”等多种元素,集中展示清远生态、文化和农旅产业发展成果,精彩呈现清远历史人文、山水风貌、美丽乡村、文创产业等,塑造清远绿色生态城市形象。


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清远馆正式开馆。清远日报记者 江元威 摄

十多家清远文旅、农业企业参展,欢快的瑶族舞蹈、醇香的英德红茶、精湛的瑶绣、根雕、蒲坑茶制作等非遗工艺,领略清远作为千年古邑的文化内涵和自然风光。清远鸡、英德红茶、连州菜心、清远丝苗米、西牛麻竹笋,清远“五大百亿”农业产业的相关农产品也与来自全世界的参展嘉宾与观众见面。

2024年吃鸡肉、喝鸡汤、听“梵音”、品茶香 清远农文旅特色产品集中展现

2024年,清远共有18家农文旅企业携手亮相文博会,从“五大百亿”农业产业的特色农产品,到国家级非遗、省级非遗的文创产品,再到漂流、温泉、北江游等清远文旅融合发展项目,纷纷亮相文博会现场。


“天赋好风土绿美清远行”,清远馆聚焦清远“五大百亿”农业产业、生态旅游、特色民俗文化及非遗文化传承,清远馆通过“食·餐桌文化”“饮·品茶文化”“游·春夏秋冬”“赏·非遗民俗”等特色板块,呈现清远在农业产业、生态旅游、特色文化等方面的独特魅力。


第二十届深圳文博会清远馆。顾客观看现场瑶银制作。清远日报记者 李思靖 摄

现场还带来了清远鸡、英德红茶、高山茶以及英石盆景、瑶绣、壮锦、瑶银、沙河鸟笼等非遗产品,多方位呈现清远独具魅力的古村镇风貌以及不同文化的和谐融汇。融合清远福地文化与众多龙元素,采用省级非遗烧制而成的“龙缸”亮相清远馆,也成为打卡热点。


第二十届深圳文博会清远馆。顾客带着一对双胞胎抚摸手工制作陶缸,希望“摸龙缸行大运”。清远日报记者 李思靖 摄

2025年的文博会,清远馆以“天赋风土 激情山水”为主题,广东天农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英德科创小镇茶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红旗茶厂)、清远旅游投资集团等15家清远农文旅企业将携特色农业、旅游及非遗、文创等产品参展。

让我们一起期待

2025年的清远馆

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精彩亮眼的表现

清远发布编辑部
来源:新清远 清远日报

记者:毛远策

编辑:张洁雯

校对:郭然天‍‍

二审:刘厚斌‍‍

三审:钟志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