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规矩藏着真功夫
30多道量体工序纯手工量身定制
新花样得年轻人喜欢
体验馆成citywalk打卡地
从改革开放首批个体从业者到非遗传承人
一把剪刀磨出手艺魂
她就是吉庆祥旗袍华服世家总经理
吉庆祥
# 她的双面功夫很简单
传统不是死守老样子,而是把祖辈的手艺变成现代人穿得上、喜欢穿的衣服;创新不是丢了根本,而是绘制出符合这个时代的线条。
40多年守着一间店,靠一把剪刀将旗袍做到极致。她让旗袍既是老天津的记忆,也是新国潮的风景 —— 这就是手艺人的传承。
《津商风云》节目特别策划“向春而行——民营会后话发展”,对话九位在天津市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发言的民营企业家。本期节目主持人孙阳将话吉庆祥旗袍华服世家总经理、“吉氏·庆祥号传统旗袍手工立裁制作技艺”第四代非遗传承人 吉庆祥女士
节目音频
⬇⬇⬇
# 以下为本期节目访谈实录
从京城布庄到津门旗袍
五代人家族传承
孙阳
您在1981年高中毕业后,以自己的名字注册 “吉庆祥品牌”,开始做旗袍生意,成为改革开放后最早的一批个体工商户。当时是什么契机让您做出这样的选择?
吉庆祥
我是因为家族传承的服装的技法,我从十四五岁的时候跟着我的舅舅学习服装技艺,本身又喜欢服装设计。在这种情况下,我1981年的高中毕业以后,也是改革开放的初期,响应国家的号召,自谋职业,领取了吉庆祥服饰营业执照,至今这一晃45年了。
孙阳
传承自家族的“吉氏·庆祥号传统旗袍手工立裁制作技艺”已历经五代人,入选天津市和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您是第四代非遗传承人,家族的传承脉络是怎样的呢?现在您“交棒”了吗?
吉庆祥
我是出生在双重的艺术世家,从小跟随母亲家族传承的服装技艺,我们家的创始人是我的曾外祖父李庆先生。在1880年在北京,他创办了庆祥号布庄,当时生意兴隆,还为宫内做过锦衣。第二代传承人是我的姥爷。我姥爷1898年跟店内的工匠师刘师傅学的服装技艺,继续经营,子承父业。1910年,当时全家举家迁到了天津,我的舅舅李振东先生是跟着子承父业,又继续学习了旗袍的技艺传承。1910年的8月,在咱天津的估衣街创办的庆祥布庄,一直到了我这一代。我是从十四五岁就跟我舅舅学的服装技艺,十四五岁利用业余时间干,到18岁领取了营业执照以后,天天坚持工匠技艺经营到现在一晃整45年了。现在我是继续传承家族的技艺,传承到了第五代传承人,也就是我的女儿吉娜和吉洳庆。
孙阳
您也曾经讲过您的爷爷对您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从小家规家训也深深的印刻在您的心里,包括怎么做人,怎么做事。您给我讲过一个特别让我受触动的一句话,就是说“不能做塔尖上的人,一定要脚踏实地”,这种家风是如何传承的?
吉庆祥
传承的是技艺,这种脚踏实地做实事的工匠人,家规家训不允许做投机的生意,不能挣快钱。永远高调做事,低调做人,这是最基本的,永远保持善良、诚信、守法,这是我们家的家规。博学之,明辨之,慎思之,厉行之。是因为家规家训非常的严格,作为我是一个长子孙女,爷爷给我取名吉庆祥,很有阳刚之气的一个名字(寓意“吉氏加上庆祥号”),我背负了家族传承的使命和厚望,所以我从小就特别自强自立,包括刻苦,不断学习进步。
旗袍技艺在传承
顾客也在传承
孙阳
刚刚说了代代的传承,也请您说说您和顾客之间的故事,听说您今天凌晨3点也在为一位老顾客改活儿?
吉庆祥
我们经营的就是回头客生意,这么多年就是口碑相传,这位顾客她结婚的时候她本人就在我这做的(旗袍),现在她是娶儿媳妇,要做旗袍,我们因为是纯手工制作这种传统的工艺,它时间长,工艺复杂,(这位客人)又是特殊的体型,偏胖,所以裁剪难度非常的复杂,我晚上要静下来去做这些细节,怎么样完美,它的线条。穿上我们吉庆祥这种旗袍,得显她瘦。胖人的胳膊都比较顸,所以我就是在袖子上突破难点。如何去完美它,更显瘦,显身高挺拔,这是我攻克的难题,还不受限制,这是我拿到非遗的其中一点。像袖子的角度,我是通过45年的深耕,不断的学习进步研究,到现在就是像客户她们穿我的衣服拉小提琴都不受限制,因为她能够抬高手臂,不是靠袖子肥度去增加的,而是靠我的绝活。
孙阳
1981年的时候,您那时候才18岁,就要去打市场了,容易吗?
吉庆祥
非常的不容易,因为改革开放的初期,刚成立的服装店。技术大家还没有认知,所以我就是免费给大家裁剪制作服装。由于穿得比较好,喜欢的人越来越多,所以口碑相传,慕名而来的越来越多。开始我就觉得锻炼我自己,因为技术这行业它不像其他的那种复刻,而是靠你的积累经验:因为不同的体型,不同的人,气质,场合,肤色,你得针对他个人的需求去设计。
孙阳
您的店就在赤峰道一带,您非常有名气了,很多的服装厂或者服装店都要和您来对接,想和您洽谈是吧?
吉庆祥
给每个客户都认真的去设计,针对他的需求设计制作完成。有个客户后来告诉我,我给他设计完制作完,他厂里就成批的做,他说他在各大商场里销售。他说在大商场卖的可好了,80年代他一年能挣到六七十万。当时听到这个我替他高兴!我从内心里特别平静,我觉得我就是家族使命传承,我不是一般的商人,我只是把我们李氏家族的技艺,把我们吉氏家族的这种美德传承下去,这是我的使命。
爷爷手书 “献一身而安万事”:
铸就45 年坚守
孙阳
吉总,有没有人让“咱们的脑筋灵活点” ?
吉庆祥
我听到了很多的这样的声音。包括我们自己的亲戚也是这样讲:“你都是叫爷爷给你束缚了,这么多的服装厂还请你去给他们一起合作厂,你都不去。固守在自己小阵地上,这样去靠剪子挣辛苦钱!”大家都不理解,可是最近几年大家不一样了,包括我的伯伯也跟我说:“还是爷爷有智慧,一直告诉你迈小步不停步年年有进步。”
因为我是84年比赛拿了名次,天津日报就刊登过吉庆祥的手艺,影响也非常大,也是获得了各个部门的支持。87年,我设计100多套的衣服,当时自己请的模特穿上我的服装,在滨江道的滨江剧场,中国首届时装个体发布会,为咱的东站枢纽工程扩建募捐,轰动了全国,同行认可。我从来不诋毁同行,我店面专门有一个房间里展示的我原创的作品,大家可以随意拍照!
孙阳
咱们吉庆祥的旗袍和其他地区旗袍的派系,我们进行一下比较的话,您觉得它独特之处在哪?
吉庆祥
我们家本身就是从北京到的天津,所以从宫廷里带出来的它的设计理念的精髓永远保持着做工精致,既传统又不古板,时尚而不轻浮。所以我们始终注重于细节从旗袍的制作开始,像30多个部位的测量尺寸,这样也是保证每个细节的尺寸的基础是第一个,这是作为传统手艺必须坚守的。从测量从后期的裁剪制作每个环节靠的是烫、推、归、拔。手工技艺主要表现为镶、嵌、滚、硯、盘、绣等。针对不同身形,以扬长避短和舒适度为主要表现。例如:提高胸线、腰线等,制作袖子的地方和肩的前后片等。必须不能一样的长度,我们家至少得差一公分,靠着是立体归拔烫出来的效果。
孙阳
有的时候我们也心疼您,虽然您看起来很年轻很优雅,但是毕竟也是过了60岁了!
吉庆祥
这是家族赋予我的使命,我的店面有我爷爷写的字“献一身而安万事”,这是我从出生的使命。我这一直战斗在这个岗位上、传承。很辛苦,就是为了“献一身而安万事”这样传承家族的使命。
洋楼里的体验馆
老手艺撞上年轻人的打卡热潮
孙阳
随着国潮的兴起,旗袍再次成为焦点。您的女儿引入创新体验店的方式,让更多年轻人走近非遗技艺。它给品牌带来了哪些变化?体验什么?怎么体现创新?
吉庆祥
因为我这种传统的技艺,她们感觉必须保留我们吉氏庆祥号老字号的这种传统技艺。可是为了发展,女儿研究怎么样引领年轻人去喜欢我们的传统旗袍,在喜欢的情况下,如何在生活之中去能够体现,工作也能够使用,所以小批量做了一点就是分大小号儿的那种、半手工、适合点年轻人的改良旗袍,引领年轻人认识旗袍文化。
我们的绣娘绣婚书,订婚书,为了叫大家了解传统文化,一针一线,这种靠手工静下心,脚踏实地做一件事,绣娘坐在那里给大家讲这一块。
女儿吉洳庆设立的体验馆,虽然体验馆至今没有收益,但是给大家弘扬了传统的优秀文化,叫大家静心做事,是一个引导,还有摆了很多的现代中式改良的旗袍,免费为大家提供打卡拍照爱心服务。 在劝业场地区赤峰道后街经济“海棠节”、“漫步和平”等活动。其中6个旅游打卡地之一就有吉庆祥百年旗袍。 接待游客上万人次前来学习参观体验打卡。
孙阳
无论是您第四代传承人,还是现在您的女儿,她们这一代第五代了,时刻没有忘记的是把我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用各种创新的形式、年轻人更喜欢的形式弘扬出去,传承下去。您怎么看待现在的AI大数据背景下,我们传统手工技艺的发展?
吉庆祥
不管怎么延续发展创新,永远老祖宗的手工技艺不能丢,通过大数据在这个基础上去延伸发展,现在我店里也引进了这种机器,按照客户的尺寸把她们的尺寸保留下来了,把它存入到咱的设备里,也是对于传承发展做一个贡献。
孙阳
现在很流行“穿旗袍打卡城市地标”,甚至是全球地标,当这些衣服出现在不同文化场景中,您觉得它们如何成为 “无声的文化讲解员”?您看我们天津独有的洋楼文化,还有我们的整个城市的气韵气质,是不是也在不断的赋予吉氏庆祥号传统旗袍手工技艺一些创作上的灵感?
吉庆祥
在赤峰道的打卡地,接待的世界各地的不同地区的中国友人到这边参观,接触我们东方优秀传统文化。包括我们为今年的蛇年设计制作有蛇文案的旗袍,我们把中国的传统文化蛇片也融入进来了,包括色彩搭配,用的法式小洋楼的那种概念融入进去,这样的既有传统又有创新,永远保持吉氏庆祥号的原创作品分享,我设计的每个作品都要以欣赏和收藏(为目的),定期展示给大家,用艺术伴美女性,这也是我的欣慰。
经营的是店铺
传承的是文化
孙阳
前不久,您在天津市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发言时说:“吉庆祥服饰经营的是店铺,传承的是文化,同其他行业小摊小店共同点旺城市的“烟火气”,是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技艺的手艺人。”想问问吉总,在那么一个重要的大会上,您去代表广大的个体工商业者去发言,您想到了吗?
吉庆祥
当时接到通知时,我非常地激动,也欣慰,确实是也自己努力做到了现在。同行们大家做得都非常好,我是其中的一位。通过我45年脚踏实地,迈小步不停步,年年有进步,一直靠着我们吉氏家族的始终秉承着“爱心待人,匠心做事,诚信守法,质量上乘,服务制胜”的经营理念,经营至今45年了,始终保持零投诉,这在服装行业,尤其是高级定制是非常难以做到的,我们做到了,非常不容易,也有很多的艰辛努力才做到了现在。这次的大会上我很荣幸能发言,也希望大家共同为咱天津发展建设共同努力奋进。
孙阳
您刚刚说了,经营店铺的同时传承着文化,和其他小摊小店一起点旺城市 “烟火气”,可以感受到您对天津炽热的爱,未来,您还期望借助旗袍这一独特载体,为天津留存下哪些永不褪色、值得代代铭记的城市记忆 ?
吉庆祥
今年秋天上合组织峰会在天津举办,我带着传承人们现在正在加班加点设计制作富有我们吉氏庆祥号津派旗袍天津特色的旗袍,融入在我们的旗袍当中,分享给我们中外友人们去参观欣赏留念、收藏,为我们天津的津派旗袍做贡献,能够走出去,走出国门,带到世界各地,传播我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孙阳
我们也特别期待着您的作品能够被广大的中外友人所喜爱、所收藏。节目接近尾声,吉总,特别想请您和我们年轻的朋友说几句话,现在很多的年轻人也正在创业发展,自己拼搏,为我们城市的发展而努力。特别希望您能够跟年轻人说说您的心里话。
吉庆祥
我希望年轻的朋友们用我们工匠人的精神,静下心,脚踏实地做实事。不管在哪个工作岗位,咱们都要敬业和乐业,善作善成,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津商风云
《津商风云》由天津市委统战部指导,天津市工商业联合会联合海河传媒中心广播新闻部共同推出。
节目主要讲述企业家奋斗创业和立足津沽大地,推动助力天津城市发展的故事,节目旨在弘扬津商精神、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展现天津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以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节目由天津新闻广播“金话筒”主持人孙阳、赵巍担纲主持,以融媒体方式呈现。在天津新闻广播每周四上午8点至9点、每周六下午17点至18点播出。天津广播新媒体矩阵将播出节目短视频及相关图文报道。
记者 | 叶丹 孙阳
编辑 | 吴昱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