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泽湖被誉为“长沙最后的城市湿地”,以其为主体打造的大泽湖近自然湿地公园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项目一期计划将于本月底正式对公众开放,届时市民群众又将增添一处休闲健身、亲近自然的好去处。公园“蝶变”成什么样了?5月15日,记者提前探访。


大泽湖近自然湿地公园航拍

人鸟共生的“羽翼天堂”

走进大泽湖近自然湿地公园,只见大大小小的圆形树岛临水而建,岛上高大的水杉、低矮的芦苇和旱伞草等植被错落有致,被誉为“环境监测师”的白鹭们在这里成群栖息,或翩跹起舞,或悠然觅食,与碧绿的湖水相映成趣。


公园中的树岛

作为大自然馈赠的瑰宝,大泽湖湿地的每一寸土地都洋溢着生命的律动。观测数据显示,湿地内常年栖息着白鹭、灰鹭、翠鸟、白鹡鸰等100多种鸟类,仅白鹭就多达1600至1800只。为保护鸟类不因城市建设而搬迁,大泽湖近自然湿地公园从规划之初便以“羽翼天堂,城市客厅”为总体定位,致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新IP”和“幸福新地标”。

“湿地公园净用地面积约189.4万平方米,水域和绿地面积达184.92万平方米,蓝绿空间占比超97%,是真正的城市‘绿肺’。”望城区城发集团项目负责人潘宇航介绍,大泽湖以前是个“野池子”,生态环境受天气影响极大,为修复湿地,项目团队完成了30多万方清淤,同时修建1.7公里引水渠,从湘江进行源头补水,保障大泽湖日常水位达29.6米。


公园一景

公园既是冬候鸟的越冬地,也是夏候鸟的繁殖地,为让人鸟互不打扰,公园引用海绵城市设计理念,整体规划建设了四大圈层——主湖区为“绿野圈层”,是公园的“绿色心脏”;往外是“过渡圈层”,165座树岛为鸟儿搭建起安静的栖息空间;再往外是“共享圈层”,作为人类和鸟儿的共享空间,这里的100多个湿塘中种植着慈姑、美人蕉、睡莲、鸢尾等20多种水生植物,净化水质同时呈现出层次优美的“水下森林”景观;最外围是“客厅圈层”,打造了儿童乐园等多种休闲娱乐设施,主要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健身场所。

全园还建设了8.9公里慢游道、3.5公里廊桥和一批观鸟平台、贴地栈道,人们可以在此安静观鸟、亲近自然,公园真正成为人鸟和谐相处的乐园。

城市里的“稻田公园”

近期,大泽湖近自然湿地公园一角的三色荞麦花田刷屏了长沙人的手机,粉若霞霭、白如初雪、绛紫如暮色,仿佛大自然在春末夏初换上的斑斓裙裾。


三色荞麦花田

这片花田是公园布局的“都市农园”之一。为落实耕地保护要求,望城区科学编制大泽湖生态湿地修建性详细规划,创新提出“转性质不转功能、变底图不变实地”的用地报批模式,巧妙将耕地保留与公园建设相结合,通过在城市“开天窗”的方式保留了400余亩农田,让“人在公园走,鸟在林中飞,满目田园景”在大泽湖成为常态。

如今,这里已种上70亩水稻,并穿插种植油菜、荞麦、玉米等经济作物和紫云英、向日葵等观赏植物,配合彩虹桥、稻草人、气球飞屋等艺术装置、互动设施,打造市民游客拍照打卡点,后续还将引入农耕体验、劳动教育等研学项目,传播农耕文化,丰富游园内容。


公园休闲娱乐区

与此同时,公园休闲娱乐区也基本成型,2.6万平方米的区域里设置了田野篮球场、田野足球场、水乐园、青少年拓展园、滑板乐园等10个主题圈,大小朋友都可在此感受攀爬、滑梯、滑板等无动力项目的乐趣,实际上这里已经成为许多市民遛娃的好去处。而不远处一块4万平方米的超大草坪更是成为新晋网红打卡点,市民们纷纷来此露营、健身、拍婚纱照等,天气好的时候公园一天客流量达3000多人。


工人正在加紧施工

据介绍,公园于2023年初启动项目建设,在2024年底已完成基础建设,如今正抢抓晴好天气进行设施设备安装、广场地面铺装、廊道装饰装修、园林绿化等扫尾工程,每天现场有近千名工人、上百台机械设备忙碌运作,为推动公园如期与广大市民正式见面“加速跑”。

来源 | 湖南日报

关注金星北之家,获取月亮岛、大泽湖、高铁西、斑马湖等片区建设、楼市发展最新一手消息。

如果你想买金星北、月亮岛、观音岩等片区的房子,或有二手房要出售,欢迎扫码添加小编,我们提供免费咨询和相关服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