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护仪刺耳的警报声划破宁德市医院ICU(重症监护室)的寂静。

68岁的钟先生(化名)因“咳嗽、气喘3天”全身发绀,初步检查显示肺部存在少许炎症。监护仪上的数字疯狂跳动——心率增快,血压低于正常值,乳酸值飙升突破15mmol/L(正常值<2.2mmol/L)。

这位曾与胃癌搏斗20年的男子,此刻正经历着更凶险的生死劫:他的肺动脉被神秘栓子堵塞,右心室已膨胀至正常大小的两倍,宛如一颗随时爆裂的气球。

迷雾重重:罕见瘤栓隐匿在血管深处

“肺动脉CTA(肺动脉造影CT检查)没发现栓塞征象?这不可能!”宁德市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乐道平盯着检查报告,眉头紧锁。钟先生的右心房压力飙升至40cmH₂O(正常值<6),D-二聚体数值突破检测上限,所有迹象均指向致命性肺动脉栓塞,但影像结果竟是一片“平静”

医院立即启动多学科会诊,呼吸科、心内科专家共同研判。进一步检测发现,钟先生的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异常升高


经全面排查,真相浮出水面:钟先生肺动脉栓塞的病因,可能是体内胃癌残留细胞引发癌性栓子或远端微血栓形成所致。

肺动脉栓塞起病急、危害性大,其与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并列为世界范围内三大致死性心血管疾病。血流动力学监测显示,钟先生已出现右心功能衰竭和梗阻性休克,生命体征急剧恶化。


人工心肺搭建生命通道

立即启动ECMO(体外膜肺氧合)!”重症医学科团队迅速行动。医护人员在钟先生的股动脉精准穿刺,随着ECMO转机的嗡鸣响起,钟先生扩张的右心室开始回缩,右心房及肺动脉压力逐渐缓解,同时呼吸机辅助通气改善氧合状态。

然而,危机远未结束:钟先生突发急性肾衰竭,医疗团队连夜接入CRRT(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并辅以抗凝治疗防止病情恶化。在ECMO运行期间,医护人员24小时监护,动态调整治疗方案。

历经10余天奋战,钟先生的乳酸水平降至正常,右心大小及肺动脉压力逐渐恢复,最终成功脱离ECMO、CRRT及呼吸机支持,转入普通病房康复

“ECMO不仅是设备,更是医患共同的信念载体。”乐道平表示。ECMO是一种用于替代或辅助心肺功能的高级生命支持技术,适用于心源性休克、严重呼吸衰竭等危重症患者


近年来,这项被称为“人工心肺”的技术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危重患者得以重获新生。它不仅为急诊科、重症医学科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也是现代医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现在刷到我们全凭缘分

大家记得设置星标

关注精彩内容不迷路~


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张帅

通讯员:周寿坤

编辑:李子

审核:黄美辉、刘碧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