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想知道特朗普到底累不累,前脚刚握手,后脚就摔门!
刚和中方在会议上达成共识发表了联合声明,这才过了多久,特朗普就又变卦了。
面对记者询问是否会恢复145%关税时,特朗普直接斩钉截铁道:不会恢复145%关税,但会大幅度上涨。
不仅如此,美国还连甩出三道威胁,一个比一个狠,而中国这边,也不是吃素的,马上回以铁腕反制,一招就把“稀土管制”升级到历史最严。
谈判后的美国“变脸术”
中美刚刚结束经贸谈判的第一天,特朗普就按捺不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开始对中国撂狠话。
当时他一边表示这次谈判“不错”“为未来开了好头”,一边话锋一转,带着威胁口吻说道:
“如果90天后双方无法达成进一步协议,现在的关税可能会大幅上涨,关税不会恢复到145%那么高,但肯定比现在严重。”
熟悉特朗普行事风格的人都知道,这种威胁性表态根本不是新鲜事——谈判刚完,他就急着给中国加压力,生怕中国有喘息的机会。
这还没完,就在谈判的第二天,美国商务部正式宣布废除拜登政府时期的“AI扩散规则”,转而出台更加严厉的新规。
这些措施直接剑指中国的芯片和人工智能产业,其中不仅点名华为的昇腾芯片,还规定“全球任何使用该芯片的行为均视为触犯美国出口管制”。
甚至连用美国生产的AI芯片来训练中国的模型,都可能面临法律惩罚,这无疑是在给中国的科技行业制造麻烦,妄图通过技术封锁削弱中国的竞争力。
然后就是打着“芬太尼”的旗号继续对中国施压,虽然谈判期间双方同意撤销部分关税,但针对中国的“20%芬太尼关税”依然未取消。
更让人气愤的是,美国官员公开表示这项关税是为了“警示中国”,甚至威胁中国如果不在芬太尼问题上配合,美国将进一步对中国进行制裁。
事实上,中国早已对芬太尼实行了严格的管控,这种药物在中国的出口量凤毛麟角。
而美国自己却管控不力,导致药物滥用问题严重,却反过来将责任强加于中国,这种典型的甩锅行为,实在是令人不齿。
中国的反击坚决果断
面对美国如此“翻脸如翻书”的举动,中国当然没有坐以待毙。
谈判第二天,中国就布下了一张“稀土资源守护网”,迅速组织相关部门开会,明确提出要加强战略资源管控,坚决打击稀土走私,并加强从开采到出口的严格监管。
这次针对稀土资源的管控力度堪称近年来最高,无论是采矿、加工、运输,还是出口企业的月度报告,所有环节都开始实施强有力的监督与管理。
中国甚至要求装车发货要装上电子码,确保稀土资源不流入非法途径。
为什么中国在稀土资源上如此强硬?答案很简单:稀土是美国的命门。
稀土作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在军事、航空航天、新能源车、电池制造乃至电子信息等领域都不可或缺,而全球80%的稀土供应来自中国。
美国几十年来试图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却始终没有找到理想的替代方案。
根据美国自己的算计,他们手里稀土材料的存量只能撑两个半月,这让他们在中美谈判中处于天然劣势。
这次谈判之前,美国本来试图用降低关税的承诺换中国放松稀土出口的管制,但没想到中国不仅不松口,还加紧了对稀土资源的全面监管。
中国的态度十分明确:“稀土是我们的战略资源,不能随便拿来交易。”
这次中国的反应快速果断,不仅让美国的谈判策略失了分,更是打击了美国在高科技与军工领域的软肋,可以说手段精准而到位。
为什么中国能做到有底气?
其实这些年来,中国面对美国的种种施压,并不是靠侥幸取胜,而是逐步积累的战略定力。
为什么中国能够在这场全面博弈中保持底气?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核心资源和硬科技的布局。
首先中国牢牢掌控稀土资源这个王牌,在全球稀土市场上,中国不仅是供应大国,更是拥有完整产业链的国家。
从稀土矿开采到深加工提纯,中国的技术水平遥遥领先,这让美国即便有其他稀土来源,也无法完成高效利用。
换句话说,中国不仅握着资源,还有技术优势,这是美国无法轻易撼动的。
其次中国对高科技领域的自主化也在持续推进,尽管芯片半导体等技术领域中国与美国仍有差距,但近年来中国企业已经能够部分替代国外技术。
中国在对外政策上展现出冷静与预判,美国的这次行动并没有打乱中国的节奏,反而让中国更加明确自己的筹码所在。
这种对国际博弈的战略定力,是中国能够快速回击、灵活应对的关键。
参考资料:多部门联手!中方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 看看新闻 KNEWS
特朗普:中美关系全面重启对华关税不会回到145%水平 环球网
美驻华大使指麦中国没停止生产芬太尼,汪文斌反问:美政府为什么忘恩负义? 观察者网
商务部回应美方加严限制中国芯片:将采取坚决措施维护中国企业正当权益!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