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海外博物馆之一,藏有约2.3万件中国瑰宝。从商周青铜到元青花孤品,每一件都是文明史诗的注脚。当我们在异国凝视这些流散的文化基因,叩问的不仅是艺术价值,更是民族记忆的归途。

这里展览的不仅是文物,更是落后就要挨打的写照。百年前,山河破碎,国弊民穷。百年后,山河无恙,国富民强。愿“家国永安”!


《大英博物馆中国简史》[英]霍吉淑 著, 顾雯 谢燕 译,新经典 | 读者出版社出版

来自6000千年前的陶罐,彰显着新石器时代工匠出色的陶冶工艺;

一组陶制墓柱,投射了安定富庶的汉代社会“视死如生”的丧葬观念;

异域主题的唐代酒器,则是盛唐时期繁荣的商品贸易与文化融合的产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简史》由大英博物馆中国馆馆长、汉学家霍吉淑撰写,以承载着文明印记的文物为基点,透视其背后社会的人、事、时、地。有别于一般的宏观讲述,以物为线,从石器时代到现代中国,通过探索文物中隐藏的秘密将错综复杂的中国历史客观具体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