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多名网友发文称,国家体育总局于近期公布的《体育总局科教司关于2025年优秀运动员本科保送拟推荐名单的公示》中,有一位名叫“朱某荟”的女生,通过排球项目被保送至浙江大学。
5月16日,浙江大学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该校本来计划招3名女排运动员,但最终只招了2人……在录取审核时,他们并不知道朱某荟是朱婷的妹妹。
该工作人员还称,按照相关规定,排球、篮球、足球三大球项目不需要比赛成绩,只需要“运动健将”就符合保送要求,他们的审核程序是符合规定的。
但却有网友称:朱婷的妹妹排球水平一般,是混上的“运动健将”,并不符合保送资格。
还有一位网名为“伟大的渺小ZY”称:“她妹妹拿运动健将的时候,就受到了争议”。
“当年打全锦赛,突然把她妹妹加入到了河南队的大名单中,打全锦赛也只是发个球就下去了,也没给河南队打过比赛,后来河南队拿到了全锦赛前8,她妹妹顺利拿到了运动健将称号”。
另一位网名为“Bao子爱睡觉”的网友也称:“给路人解释下,她本身并不像她姐那样优秀,运动健将是在河南队发球下网混来的,也不是正常的发球替补,就在第一场特地让她上去,发了一个表示上场,满足运动健将的要求”。
当然,对于网友们你一言我一语的不同说法,在没有得到官方证实前,我们也只能当作“吃瓜素材”,现在并不足以采信。
对此,有关方面当然可以拿出朱婷妹妹的体育求学经历、运动成绩等,以证明其确实达到了符合相关保送名校的条件,也就可以让大众的质疑声烟消云散,让“阴谋论”者们就此闭嘴了。
想来大家还记得,去年此时,知名影星、嫁入豪门的“晴格格”——王艳之子,就因为以篮球特长生之名保送北大,也同样引发了广泛的社会争议。
“晴格格”之子入学的程序上,似乎与现在的朱婷妹妹一样,也是“符合现有规则”,表面上同样显得无懈可击。
但当舆论哗然一片过后,人们似乎到现在依然是稀里糊涂:名望家族或权贵者们,如此巧妙地利用“规则”,真的就是非常合情合理合规吗?
事实上,如果他们不是与公众人物或权贵家庭有关,只要符合现有规定,达到了相关保送条件,且他们是与同等条件者公平竞争获得的结果,那显然就让人无话可说,也算是一种相对的公平公正了。
人们质疑这种公众人物或权贵人物是否非公平获利,表面上跟他们的名望、财富有关,但本质上,如今的人们并不是还有那种“打土豪”的心理,而是更为担心社会资源占有、使用与分配上的不公,也就是说,是担心“竞争机会上的不平等”!
我们有一位伟大的先哲——孔夫子,早就提出了“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伟大观点,这也是孔子关于社会治理的核心观点之一。
其内涵就是:治理者不应担忧资源总量的不足,而应警惕分配不公带来的社会矛盾。
而只有在“各得其分”的合理分配机制下,方能缓解结构性的社会矛盾。
像孔子批评季氏僭越礼法,从而导致君臣失序,也正是对“不均”的典型批判。
但是,像著名大儒朱熹注解其中的“均”时,就明确为“各得其分”,他在《四书章句集注》中称:“各得其分,谓得其应得之分,无太过不及之弊”。即强调按礼制规范,实现阶层间的合理分配,而非绝对平均。
比如,像朱婷妹妹或“晴格格”的儿子等,必然会在社会资源等方面要优越于平民百姓,但他们占有社会资源的方式,只要是“各得其分”,也并无问题。
但同时,更多的民众必须在相应的制度安排、机制设置方面,可以获得与权贵之族们同等的竞争机会才行——比如,现有的高考制度设计,应该说,这仍是最不差的一种公平选拔人才机制了!
只不过,这其中的所谓“保送”机制,就成了公平机制中的一种“特殊性安排”了——我们并不是说,所有保送都不公平,但是,这种特殊化的安排相较于“以分数见公平”的高考机制,显然就多了很大的特殊操作空间,这也是不言而喻的一点。
想一想最近的新闻里,像北京协和医院的那位董小姐,是不是也在利用所谓“4+4”特殊机制,成了其中的利益输送者与获利者呢?——只要有“特殊机制”,就肯定会有更多可能被利用的搞特殊之渠道!
这样说,也并非说完全要搞“平均主义”才行——比如,我们大力追求的“共同富裕”,这在更多意义上,是一种机会上的公平,而非绝对的平均主义。
言及此,不由人想到最近因偷税被罚近千万的所谓网红大V——司马南。
此君也曾当过三天的“人大特聘教授”,但因人大校友的坚决反对,三天过后,中国人民大学相关院系就飞快地取消了其“特聘教授”之名。
司马南的“三天教授”之来路,显然主要靠的是人脉关系之“特殊渠道”,而非是其自我标注的所谓“书家、学者”——在中国的书法家和学者之中,司马南真的配得上站在其中吗?显然并不是,而是因为其特殊的人脉关系,而将“三天教授”罗致所得罢了。
但正是这位司马南先生,他得以一呼百应收割所谓七千万粉丝的原因,其中就有他对“共同富裕”的歪解之功!
司马南用老旧、过时的话术,以维护公有之名,大肆批判所谓的“资本、资本家”,更是否定国务院网站上公布的“民营经济五六七八九条”重要贡献,因而获得了一大批囿于阶层固化,感觉上升无望的底层民众的盲目跟从。
嘴上一套是什么“共同富裕”、痛批私有、资本;但实质的行动上,司马南本人不仅早在十余年前,就在美国买房,成了为美国上贡的光荣纳税人。
但更可笑的是,这位以“反美是工作、去美是生活”而成名的网红,却在其嘴上最为“热爱”的中国,仅从2019年以来的查账后,就因偷税被罚了近千万元。
在此拿司马南作例子,只是想说:我们的社会追求公平公正之目标,并不是要做到绝对的平均主义,而是要有制度和机制的保证,以此确保所有人能在机会上的相对公平、均等,而不是社会资源被人通过“特殊机制”,可以不公平地特殊享用了。
人民并非是患“保送”等社会资源之“寡”,而是患公平竞争的机会之“不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