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为进一步丰富“春风满淮”系列思政品牌,团淮南市委在安徽楚文化博物馆举办“楚韵新声·青春传薪”青年宣讲活动,通过理论宣讲、沉浸式体验和互动问答等方式,将“思政课堂”搬进博物馆,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楚文化”的精彩魅力。团淮南市委副书记柴翠元、团淮南市委宣传部、团寿县县委负责同志以及安徽现代信息工程职业学院30名青年学生共同参加活动。
三足羊首铜尊、战国楚金币、越王者旨于赐剑......来自安徽楚文化博物馆的青年解说员黄健作为宣讲员,带领团员青年依次参观各个展厅,如数家珍般讲述着每件展品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底蕴。
宣讲中,红领巾解说员成为了一抹“亮色”。“楚大鼎是我国现存东周时期最大圆形青铜鼎,可与商代‘后母戊’大方鼎媲美,堪称为镇国重器。”来自寿县第一实验小学的红领巾解说员鲍祺然绘声绘色地为团员青年们讲述了铸客大鼎的“前世今生”。寿县李山学校的红领巾解说员王尚哲、代晓筱通过情景剧的演绎,用一段穿越时空的对话,让现场的团员青年重温了小甸那段尘封已久的革命历史。
“当我们谈起楚韵,脑海中总会浮现编钟那穿越千年的悠扬声响,仿佛能看到曾侯乙墓中,它们静静陈列,诉说着往昔的辉煌。屈子的《离骚》,那些瑰丽的辞藻、深沉的爱国情怀,也如同一束光,照亮了历史的长河。”听完宣讲后,学生余乐表示,新时代的青年肩负着传承与创新楚文化的重任,他会更加积极投身到家乡文化的传播中,用青春的热情与活力,让楚文化在新时代的舞台大放异彩。
团淮南市委工作人员表示,接下来将持续丰富“春风满淮”系列思政品牌,举办“楚韵新声·青春传薪”青年宣讲系列活动,打造“沉浸体验+理论宣讲+青年共创”的创新模式,让传统文化与青春力量碰撞出绚丽火花,为淮南传统文化注入青春动能,更加彰显新时代青年传承中华文脉、坚定文化自信的青春誓言。
本网见习记者 陈璐 通讯员 邵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