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米以上的高楼通常被称为超高层建筑。根据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标准,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民用建筑即被定义为超高层建筑。因此,200米以上的高楼自然属于超高层建筑的范畴。200米以上的高楼通常有33至60层,具体层数取决于建筑类型和设计标准。按常规层高(2.8-3米)估算,200米高的建筑约包含33层(200÷3≈66.7200÷3≈66.7层,实际需扣除设备层、挑高等非居住空间)。若层高较高(如写字楼可能为4米/层),则层数减少;若包含特殊结构(如高挑大堂或设备层),层数可能进一步调整。今天来与大家分享一下我国200米以上高楼最多的六个省市。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人文地理数据,目前拥有200米以上高楼最多的六个省市第一名为广东省,其高楼数量466栋;第二名为湖北省,共计119栋;第三名为香港行政区,共计115栋;第四名为江苏省,共计112栋; 第五名为 浙江省,共计96栋;第六名为上海市 83栋。第七名至第十名分别是辽宁省(77栋)、湖南省(74栋)、重庆直辖市(72栋)、山东省(63栋)。广东省的高楼数量最多主要是由于两座一线城市,经济发展迅速,这为高楼的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持,而且它们的土地资源比较珍贵,建设超高层建筑也是为了节省城市稀缺的土地资源。
与沿海经济大省与经济强省广东省相比较,位于我国内陆地区的湖北省为什么能够这个200米以上高楼最多六个省市的第二名呢?湖北省200米以上的高楼主要分布在省会武汉市,宜昌市与襄阳市等地有少量200米以上的高楼存在。武汉市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高楼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呢?武汉是一座地处江汉平原东部的城市,江汉平原是古云梦泽的腹地,云梦泽是江汉平原上古湖泊群的总称,位置在现今武汉以东的大别山麓和幕阜山麓以至江滨、与今天宜昌、宜都一线以东、北面在现今的随州、钟祥一带的大洪山区,南面在下荆江的合围之中。
历史上的古云梦泽造就了现在的湖北省成为了千湖之省,其全省的总面积为18.59万平方千米,但其中的山地就占了56%,丘陵占了24%,平原湖区仅占20%。湖北省会武汉市的地理特征是个什么情况呢?武汉市的地貌是属于鄂东南丘陵经江汉平原东缘向大别山南麓低山丘陵过渡的地区。武汉市域中间低平,南北丘陵、岗垄环抱,北部低山林立。武汉全市低山、丘陵、台地与平原的面积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3.64%、8.35%、41.95%和46.06%。尽管武汉位于平原,但市域内湖泊众多,水系发达,这使得每个区域的土地面积都相对较小。这种地理特征限制了城市扩展的空间。
而且武汉市主城区以南的地区分布着大量碳酸盐岩。这种岩石在与大江大湖和地下水相遇时,容易发生岩溶塌陷,因此城市建设需要避开这些地质灾害易发的危险区。武汉的主城区改造相对较晚,这是因为武汉主城区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小街小巷众多,面且不少是历史文化街区,它们都承载着武汉城市发展的脉络,不仅不能拆迁,还得长期进行维护与保留。而且,许多可以拆迁的破旧城区的改造也需要时间和方法来解决居民的居住需求。随着这座中部中心城市的高速发展,武汉的人口数量不断攀升,其居住密度不断增大,需要更多的住房来满足居民的需求,于是建设高层住宅成为了首选。
再者,武汉这座城市的城建水平在全国高居前五,这座城市里驻扎着诸如武汉城市建设集团;武汉建工集团;中建三局;中铁大桥局;中铁十一局等众多高水平的城建队伍,这为武汉市的高楼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建设大军。而且武汉众多的高楼建设有相当一部分也是从经济方面进行考虑的,毕竟武汉的超高层建筑单价相对较低,与人均收入相比,不会造成购买者过大的负担,这就使得更多的人能够负担得起超高层住宅的购买。总的来说,武汉的超高层建筑众多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土地资源、地质条件、城市改造、人口密集以及经济等方面进行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