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听一个朋友在讲,楼房公摊要取消了,我一听,就觉得不太靠谱,不然买了房子的应该怎么办,而且一旦公摊被取消,像电梯这些要咋变?所以笔者认为,楼房公摊是不会取消的,恰巧,针对这个问题,住建部也有了新的回应。
之所以有这种说法,其实是在2025年,住建部推动“按套内面积计价”的一个政策。按照以前的一个计算方式,像一套100平米的房子,公摊要在22%~35%之间,也就是说实际居住的面积,只有60多个平方。尤其是有连廊的房子,还有电梯比较多的房子,公摊面积更大。
先说一下结论,楼房公摊不会被取消,至少目前是不会取消的。2025年很多人在讨论“取消公摊”,这是对政策的理解有误。住建部提到:“按照建筑面积计价”转为是“按照套内面积计价”!而像公摊面积当中的楼梯间、电梯井仍然存在,建设成本需要通过物业费,还有维修基金分摊。
为啥不按照以前的方式计价,反而是按照套内计价呢?这样是不是买房的价格就会高很多?
住建部明确回应,计价变,公摊成本仍在,购房总价由市场供需定。也就是说,新的计算方式,不会降房价,也就是说,房子的总价会保持不变,所以大家也可以放心了,买了房子和没买房子的,都不用激动。
那么为啥不降房价呢?
现在的楼市以稳为主,不会出现大跌大涨的一个情况,如果说按套内面积计价,公摊完全不计算进去,那么这个房价价格会超过很多,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套内面积单价涨30%,总结稳定,物业费这些势必就会上涨,房价的波动就会很大。
而且这次新规也明确了,套内计价针对的是新建的商品房,存量房产权证面积不变,产权范围不改。而且已买房的公摊已计入总价,改计价的话也不影响资产价值。
那么这么做的好处有啥呢?房价不降,那么是不是意味着这个没什么用呢?既然出台了政策,肯定背后是有深意的。
新规之下,公共的空间质量会得到一定的提高,而且电梯这些的维护费,也会出现下降,而且就纠纷也会少很多。
另外,会让公摊变得更加的透明化,人们买房子的时候,就不会稀里糊涂,而且针对公摊的一个投诉,也会少很多,另外大家还要明白一件事情,物业费上涨可不是一件什么好的事情,因为这个每年都要交,除非你离开这里,不然的话,就一直要交。
所以按照套内面积来计算,总价不变,它更多的是提升我们居住的舒适度,这和《住宅新规》其实道理一样,不管是隔音,还是层高,亦或者电梯的加装,这些都会改变居住的舒适度,而这些其实也是需要成本的。
当然要我说,这也有可能是房子降价的另一种说法,这个只是个人猜测,毕竟现在的房子已经足够多了,只有降低价格,才能真正让市场流动起来。朋友们,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