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谈判刚告一段落,新任美国驻华大使庞德伟正式宣布就职,也预示着中美关系将进入全新篇章。
北京时间5月14日,在外交部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也是对这位新任大使表示,中方愿意为他来华履职提供便利。
就在中美关系有点缓和的时候,前任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却在这个时候,跳出来添堵了。
这次美国前驻华大使伯恩斯又会抛出怎样的不当言论?中方又是如何回应的呢?
伯恩斯的强硬态度
这位就是美国前任驻华大使,叫尼古拉斯·伯恩斯,他现在跑到哈佛大学教书去了,按说也算功成身退了,可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嘴里蹦出来的话却让人直皱眉头。
伯恩斯他说美国为啥还留着对中国一部分商品加征20%的关税,目的就是要给中方一个“警示”,要警告中国:如果你不在芬太尼这事上跟美国合作,你就得“付出代价”。
他还加了一句,说什么以中国的行政能力,完全有能力把芬太尼的前体化学品,也就是那些能用来合成芬太尼的原料,通过黑市流向美国的渠道给彻底切断,看着他的言辞还蛮犀利的。
更有意思的是,伯恩斯这番话说出来的时候,美国新派来的驻华大使庞德伟刚刚上任,对于这位新大使,中方表现得挺平淡的,就说了一句“愿意为他履职提供便利”,没了下文,既没有特别欢迎,也没说有什么期待。
话说回来,伯恩斯嘴里提的那20%关税,就是当年特朗普政府打着“芬太尼”的旗号,硬生生加到中国头上的。
即便现在中美在关税上有些松动,美国对中国商品的整体关税水平有所降低,可这笔专门的“芬太尼关税”,就像钉子一样,死死地钉在那里,没去掉。
伯恩斯的这套逻辑,其实在美国政坛非常有市场,很多人都这么想的,都是觉得美国的芬太尼主要来源就是中国。
就连美国前司法部长巴尔都曾经信誓旦旦地说,流入美国市场的芬太尼前体,几乎全部都来自中国。
可笑的是,就芬太尼这个事,竟然还有人把它跟一百多年前的鸦片战争扯到一块了,脑补出了一个“中国药用毒品掏空美国”的阴谋论。
同时,美国还有一个叫“传统基金会”的智库,也发报告跟着起哄,一口咬定美国的芬太尼问题“直接源自于中国”,说什么墨西哥的贩毒集团不过是“推波助澜”的角色,话里话外,就是想把芬太尼这个烂摊子甩给中国。
中国在全球的禁毒力度众所周知
可这种把责任一股脑儿往外推的说法,很显然在国际社会是站不住脚的,其中忽略了太多关键事实。
第一点,中国政府在禁毒这事儿上,那态度是全球最坚决的,早在2019年,中国就就率先在全球范围内,把所有的芬太尼类物质都列入了管制名单,实行整类列管。
从那之后,中国自己境内,再也没查到过一起向境外走私芬太尼类物质的案子,这足以说明中国的管控是真刀真枪,是有效的。
就连美国国务院自己出的报告,都曾经不得不承认,“几乎没有发现从中国进入美国的芬太尼”,这番言辞直接打了他们自己的脸。
第二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美国自己的芬太尼危机,它的根源复杂得很,而且深深扎根在美国的土壤里,从美国疾病控制和与预防中心的数据来看,光是2023年,就有大约7.5万美国人死于芬太尼滥用。
这个数字,占了美国一年所有药物过量死亡人数的七成,这七万多条人命背后,是美国药品监管体系的千疮百孔,是对处方药审核不严格,是美国各个州法律宽严不一,甚至其中还有一些制药企业为了钱,估计淡化药品成瘾性的虚假宣传。
有评论就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人口只占全球的5%左右,却消费了全球80%的阿片类药物,像普渡制药这样的公司,通过不正当的营销手段,把阿片类药物推向泛滥,而政府监管却滞后、无力,让事情进一步恶化。
中国在禁毒问题上的立场和行动,那是一贯的,坚定不移的,这是全世界都公认的事实,在全球范围内要论禁毒的决心和力度,中国绝对是排在前头的。
中方不仅出了白皮书,详细介绍了我们怎么管控芬太尼,从生产到经营,我们是怎么严密监管的,怎么用先进技术去追踪的。
而且我们还积极地跟包括美国、墨西哥在内的很多国家,开展禁毒技术交流,一起商量怎么在全球层面把毒品这玩意儿给管住,这都是实打实的真事,不是谁编出来的
其实中美之间早期也有过在禁毒领域的合作,当时还算不错,就连当时伯恩斯还在担任驻华大使的时候,他都表示过希望推动中美在这个问题上的加强协作。
可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佩洛西窜访台湾,中方采取了一系列的强硬反制措施,其中就包括暂停中美之间的禁毒合作,从那之后,两国在这个领域的合作,就一头栽了进去,彻底掰掉了。
一直到2023年的APEC会议上,中美最高领导人会晤,才算松了口,同意重启禁毒合作,接着在2024年6月,双方还举行了禁毒合作的高级别会谈,这多少算是关系回暖的一个信号。
可谁又能想到,就在双方合作刚有点起色,伯恩斯这位前大使,卸任了又跑出来说这种话,这不就是又给这本来就挺脆弱的合作氛围,这让人不得不问一句:在合作刚刚出现转机的时候,你非要跳出来说这种话,到底想干嘛?
美国现在对待芬太尼的策略,多少有点自相矛盾,他们一边想着想方设法,动用加征关税这种“极限施压”的手段,想逼着中国在芬太尼问题上“合作”。
可另一边,又在不停的搞单边制裁,不停地抹黑指责中国,也正是这种做法,严重破坏了双方建立互信、开展有效合作的基础。
这可好,合作还没开始多少呢,自己先把人家的信任给搞没了,这不纯纯摆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中方4字回应
对于伯恩斯等人的不当言论,中国这边两天内就接连回击,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站出来,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芬太尼在美国泛滥,这压根儿就是美国自己的问题,责任在你自己,跟中国没关系。
还强调了,美国拿芬太尼当借口,非要给中国出口美国的商品加税,这完全就是典型的单边主义,是赤裸裸的霸凌行为,我们中方当时就采取了反制措施,并且这些措施“仍然有效”。
中方已经反反复复说得很清楚了,我们当然愿意在平等相待、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跟美方好好坐下来对话合作,但我们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讹诈,任何形式的施压。
解决芬太尼问题,美国必须先照照镜子,正视自己的责任,从自己家里找原因,而不是这么简单粗暴地把这个大大的“锅”甩给别的国家。
这场围绕芬太尼的争论,表面上看是禁毒合作上的分歧,但往深了挖,其实能看出中美两国在国家治理上的差距,中国对毒品那是“零容忍”,是写进法律的,中国一直都在认真履行自己的国际禁毒义务。
可美国,他们的一些政客似乎更喜欢把国内那些难啃的、复杂的社会问题简单地归咎于外部因素,他们总想着制造一个外部敌人,好转移国内的视线和矛盾,掩盖他们自己在治理上的不足。
在国际上,不少人也觉得美国这种做法,就是一种“关税霸凌”,很不地道,毕竟把芬太尼这么一个严肃的公共卫生问题,过度地政治化,这么操作下来,不仅对美国自己解决国内日益严重的毒品危机一点帮助都没有,反而还会进一步毒化中美关系的大环境,让本来就已经够复杂的双边互动,变得更加举步维艰,寸步难行。
伯恩斯说的那个付出代价,听着是挺吓人,但这话说出来,反过来也是衬托出美国在面对这场实实在在的本土公共卫生危机时,心里是多么地没底,多么地无力,只能走回过去那种老套路,搞施压、搞甩锅。
结语
中美两国在芬太尼问题上需要解决,但至于两国到底能不能重新找回合作,能不能深化,这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需要看美国会做出怎样的决断。
如果他们真的愿意扔掉那种对抗思维,用一种更平等、更务实的态度,去真正寻求一个对双方都有利的解决方案,那还可以。
相反,如果还像伯恩斯这样隔空喊话、相互指责,恐怕中美关系只会越来越糟。
参考信源
环球时报2025-05-14——美国新任驻华大使庞德伟就职,外交部表态
北京商报2025-05-14——美国前驻华大使伯恩斯称美方已向中方明确表示,如不能协调解决芬太尼问题,中方将付出代价,外交部回应
环球时报2025-03-05——中方发布涉芬太尼白皮书
陕西网2025-04-27——美以芬太尼为借口滥施关税,纯属“内病外治”
央广网2025-05-15——外交部:中方对美“芬太尼关税”有关反制措施仍然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