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富贵,姐求你了!小燕要是读不了书,这辈子就毁了啊!"妈妈跪在舅舅家光可鉴人的瓷砖上,声音里满是哀求。
舅舅王富贵站在一旁,目光飘忽不定:"姐,不是我不帮你,我这超市刚扩建,真是周转不开啊..."
我十七岁那年的寒冬,亲眼目睹母亲为了三千块钱学费,跪在亲弟弟面前苦苦哀求。
那一刻,我强忍泪水,拉起妈妈默默离开,心中发誓一定要靠自己改变命运。
十六年后的今天,我站在五星级酒店的宴会厅中央,手捧两本崭新的房产证——市值千万的"翡翠湖畔"别墅,一套送给当年垫付我学费的赵老师,一套送给资助我上大学的陈宏达。
"感谢两位恩人当年的雪中送炭,才有我今天的成就。这两套房子,是我多年来最大的心愿。"我深深鞠躬,眼含热泪。
就在宾客们感动鼓掌之际,宴会厅的大门突然被推开。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身影大步走来——正是舅舅王富贵!
01
高三那年冬天,我永远忘不了。
院子里的老槐树已经落光了叶子,光秃秃的枝干在寒风中摇曳。
屋内,昏黄的灯光下,妈妈林大勇坐在炕沿,手里紧握着存折,眉头紧锁。从她眼睛下方的青黑色来看,这些天她一定没睡好。
"妈,怎么了?"我放下刚写完的试卷,揉了揉发酸的眼睛。
晚上十一点半,村里早已进入梦乡,只有我们家的窗户还亮着微弱的灯光。
自从爸爸因病去世后,家里的担子全落在了妈妈身上。她白天在田里干活,晚上到镇上的服装厂做零工,有时候一天睡不到四个小时。
"没事,妈就是算算账。"妈妈试图笑一下,却笑不出来,"你快睡吧,明天还要上学呢。"
我走过去,从她手中接过存折。只见上面的余额显示:1082.5元。
这个数字让我心里一沉。高三第二学期的学费和住宿费加起来要4500元,还差3400多。
"妈,要不我不上了吧,去县城找个工作..."话没说完,就被妈妈打断。
"胡说!你是我们林家的希望!爸爸生前最大的心愿就是看你考上大学!"妈妈激动地说,眼眶泛红,"学费的事,妈来想办法。"
第二天清晨,我起床时发现妈妈已经出门了。
吃过早饭,我骑上破旧的自行车,朝十五公里外的县重点高中骑去。一路上,学费的事在我脑海里转个不停。
正月初三那天,妈妈神秘地告诉我:"明天咱们去县城看舅舅一家。"
舅舅王富贵是妈妈的亲弟弟,在县城开了家小超市,生意红火得很。
每次回村,都穿着光鲜亮丽,开口闭口都是"城里如何如何好"。前年他还买了辆小轿车,在村里引起不小的轰动。
"去舅舅家干什么?"我问道,隐约猜到了妈妈的打算。
"拜年啊,都多久没去了。"妈妈故作轻松地回答,但她眼神飘忽,不敢直视我。
我没有多问。父亲去世后,舅舅很少来往,即使过年回村,也是匆匆拜访一下就走。
他对我这个外甥女,从来没有什么特别的关照。但我知道,在妈妈心里,弟弟始终是很重要的亲人。
正月初四一大早,我和妈妈坐上了去县城的长途车。妈妈特意穿上了唯一一件像样的衣服——一件深蓝色的棉袄,还用湿布把鞋子擦得锃亮。
"妈,你别抱太大希望。"上车前,我忍不住提醒她。
妈妈拍了拍我的手:"你舅舅不是外人,他会帮咱们的。"
两个小时后,我们站在县城新建小区的一栋楼下。小区虽然不是最高档的,但也是县城数一数二的住宅区。
保安看我们衣着朴素,多看了几眼,这让妈妈有些不自在。
"你好,请问10栋3单元402怎么走?"妈妈小心翼翼地问。
电梯里,妈妈不停地整理衣服,还从包里拿出一面小镜子照了照。到了四楼,她深吸一口气,按响了门铃。
门开了,舅妈徐兰穿着家居服,一脸惊讶:"大姐?你们怎么来了?"
"过年了,来看看你们。"妈妈笑着递上准备好的礼品——家里腌的咸鸭蛋和自己做的辣椒酱。
舅妈将我们领进屋,屋内装修得很气派,客厅中央摆着一台大屏幕电视,沙发是真皮的,茶几上还放着水果和点心。
"富贵,你姐来了!"舅妈冲里屋喊道。
舅舅王富贵穿着一件名牌T恤从房间里走出来,看到我们,脸上露出意外的表情:"姐,你们怎么来了也不提前说一声?"
"临时决定的,想给你们个惊喜。"妈妈笑着说。
接下来的半小时,舅舅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自己最近的"丰功伟绩"——超市扩建了,又添了一条零食专柜;儿子王鹏在重点高中读书,成绩名列前茅;女儿王玲刚考上了舞蹈班...
听着舅舅的炫耀,我注意到妈妈始终保持着微笑,但眼神却越来越暗淡。
我知道她在想什么——人家日子越来越好,而我们却连学费都交不起。
吃午饭时,妈妈几次欲言又止。舅舅和舅妈光顾着照顾自己的孩子,对我们母女照顾得很是敷衍。饭后,舅舅接了个电话,说有急事要出门,让舅妈招待我们。
眼看舅舅要走,妈妈终于鼓起勇气:"富贵,姐有件事想求你帮忙。"
舅舅停下脚步,皱了皱眉:"什么事啊,姐?"
"小燕高中快毕业了,第二学期的学费还差三千多,我想借点钱..."妈妈的声音越来越小。
"借钱?"舅舅挠了挠头,脸色变了,"姐,你看我这超市刚扩建,投了不少钱,现在真是手头紧啊。"
"富贵,我就借三千,等小燕上了大学,找了工作,一定还你!"妈妈急切地说。
舅舅看了看我:"你考得上大学吗?"
这句话刺痛了我的心。我在县重点高中名列前茅,是老师眼中的尖子生,连校长都认识我。舅舅这是在质疑我的能力!
"小燕从小学习就好,初中考入县重点高中,是全镇第一名!老师都说她能考上重点大学!"妈妈连忙为我辩解。
"那也不一定啊,现在考大学多难啊,竞争多激烈啊!"
舅舅不以为然地说,"再说了,就算考上了,大学学费更贵,你拿什么交?"
妈妈急了:"到时候可以申请助学贷款,国家有政策的!富贵,你就帮帮姐这一次吧!"
舅舅面露难色:"姐,真不是我不帮你,我这真是周转不开啊。"
就在这时,妈妈突然跪了下来,这一幕把所有人都惊呆了,包括我。
"妈!"我冲过去想扶她起来。
"富贵,姐求你了!"妈妈伏在地上,声音哽咽,"小燕是个好孩子,她读书这么用功,你就当投资,将来她有出息了,一定会记得你的恩情的!"
舅舅脸色变得极为难看,连忙上前搀扶:"姐,你这是干什么啊!快起来!"
舅妈也跑过来帮忙:"大姐,有话好好说,别这样!"
我的泪水模糊了视线。看着母亲卑微的样子,我恨不得立刻带她离开这个地方。
"妈,我们走吧!不要他们的钱!"我拉着妈妈的手,声音颤抖。
但妈妈像是没听见似的,仍跪在地上,苦苦哀求着她的弟弟:"富贵,你看在咱们是亲兄妹的份上,就帮这一次忙吧!"
舅舅被妈妈这样一跪,脸上挂不住了,左右为难。
最后,他叹了口气,从钱包里掏出两百块钱,塞到我手里:"这是给外甥女的压岁钱。姐,我真的手头紧啊,你别为难我了..."
两百块钱!我望着手中的钱,又看看仍跪在地上的母亲,一股前所未有的耻辱感和愤怒涌上心头。
"妈,我们走!"我不由分说地拉起妈妈,头也不回地走出了舅舅家的门。
走出小区,妈妈一言不发,眼泪无声地流下。我知道,她不仅为学费发愁,更为弟弟的无情而心痛。
坐在回村的长途车上,我默默下定决心: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我要让今天的屈辱成为我前进的动力!
回家后,我发了高烧,整整三天没能去学校。躺在床上,我想了很多。也许,这就是命运给我的考验。我甚至想过辍学打工,至少能减轻妈妈的负担。
但妈妈坚决反对:"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让你念完书!"
就在我们一筹莫展之际,班主任赵老师亲自来家访了。
赵老师已经60岁了,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他是学校里最资深的老教师,桃李满天下,很多学生考入名校后,还会回来看望他。
"小燕,听说你请了好几天假,怎么回事?"赵老师一进门就问。
见到老师,我有些惭愧:"老师,我生病了..."
"是病了,还是有别的事?"赵老师锐利的目光让我无法隐瞒。
最终,妈妈将我们的困境和找舅舅借钱被拒的事情讲了出来。赵老师听完,眉头紧锁,久久不语。
"老师,要不我就不念了吧,去打工也能挣钱。"我鼓起勇气说。
"胡说!"
赵老师严厉地打断我,"我教了三十多年书,很少见到像你这样有天分的学生。你的数学和理科成绩在全年级都数一数二,这份天赋不能浪费了!"
他停顿了一下,看着我和妈妈说:"这样吧,剩下的学费我先替你垫付,等你将来有能力了再还也不迟。我还会和学校商量,看能不能减免一部分费用。"
这突如其来的帮助,让我和妈妈都惊呆了。
"赵老师,这...这怎么行?"妈妈结结巴巴地说。
"有什么不行的?"赵老师笑着说,"教书育人是我的本分,遇到困难学生,当然要伸出援手。小燕这孩子我看好她,她将来一定有出息!"
那一刻,我泪如雨下。赵老师的帮助,不仅解决了燃眉之急的学费问题,更给了我继续前行的勇气和希望。
就这样,我继续了学业。为了不辜负赵老师的期望,我更加刻苦学习,每天比别人多做两套试卷,晚上学习到深夜。
期中考试,我的成绩名列全年级第三,赵老师欣慰地拍了拍我的肩膀:"小燕,继续努力!"
高考前两个月,赵老师找我谈话,说要介绍一个人给我认识。
"这位是我的远房亲戚,陈宏达,在省会城市经营建材生意。你跟他聊聊,他对你的情况很感兴趣。"赵老师神秘地说。
第二天下午,在学校会客室,我见到了陈宏达。他四十多岁,身材魁梧,穿着朴素但很得体,说话沉稳有力。
"赵老师经常在电话里提起你,说你不仅学习好,人品也好。"陈宏达亲切地说,"我今天特意过来,想和你聊聊。"
在交谈中,我了解到陈宏达出身贫寒,靠着自己的努力白手起家,现在在省会城市拥有一家建材公司,生意做得不错。
他也是赵老师多年前的学生,一直心存感激。
聊到即将到来的高考和大学选择时,陈宏达突然说:"如果你愿意,我可以资助你上大学。"
我一时没反应过来:"啊?"
"赵老师说你家里条件困难,我想帮你完成学业。"
陈宏达认真地说,"当然,不是免费的。条件是你大学毕业后,到我公司工作几年,怎么样?"
这个意外的提议让我既惊喜又忐忑。我不知道是否应该接受一个陌生人的帮助,但赵老师在一旁给了我一个鼓励的眼神。
"谢谢陈叔叔,我...我需要和妈妈商量一下。"我最终说道。
"当然,你回去好好想想,不急着答复。"陈宏达递给我一张名片,"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联系我。"
那天晚上,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听完,沉默了很久。
"小燕,你觉得这个陈先生人怎么样?"妈妈问我。
"感觉是个正直的人,他说话很真诚,不像是有什么坏心思。"我如实回答。
妈妈点点头:"赵老师介绍的人,应该不会差。但你要记住,无功不受禄,将来有能力了,一定要报答人家的恩情。"
就这样,在妈妈的支持下,我接受了陈宏达的资助。这个决定,彻底改变了我的命运轨迹。
高考那天,我发挥稳定,考出了超出预期的好成绩——比重点大学录取分数线高出58分!
收到录取通知书那天,妈妈激动得一夜没睡,一遍遍抚摸着那个印有大学校徽的信封。
"闺女,你终于熬出头了!"妈妈抱着我,笑中带泪。
大学期间,我选择了室内设计专业。这个选择与陈宏达的建材生意有关,他建议我学习一门既能发挥创意又实用的专业。
每个学期的学费和生活费,都由他按时汇到我的账户上,从不拖延。
在陈宏达的安排下,妈妈也搬到了省会城市,在他朋友开的一家社区食堂工作,有了稳定的收入。虽然工作辛苦,但妈妈很满足,因为能和我住在一起。
大学里,我比别人更加珍惜学习机会。
每个假期,我都去陈宏达的公司实习,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测量房间尺寸、整理客户资料、协助设计师绘图。
我贪婪地学习每一项技能,努力证明自己的价值。
同学们周末去逛街看电影时,我常常留在图书馆或工作室,研究各种设计案例。
我知道,对于我这样的家庭背景,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唯有付出比别人多一倍的努力。
大学四年,我没有恋爱,没有疯狂购物,更没有铺张浪费。每一分钱,都用在了刀刃上——买专业书籍、参加设计比赛、购置绘图工具。
大四那年,我参加了一个全国性的室内设计大赛,获得了优秀奖。这个奖项为我赢得了业内的一些关注,也坚定了我在设计道路上继续前行的决心。
毕业那天,陈宏达亲自来参加了我的毕业典礼。他送了我一份特别的礼物——一套专业设计软件和一台高配置电脑。
"小燕,你的大学生活圆满结束了,但人生的旅程才刚刚开始。"
陈宏达语重心长地说,"希望你能记住,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有耐心,要脚踏实地。"
按照约定,我进入了陈宏达的建材公司工作,从最基层的设计助理做起。
刚开始,工作琐碎且辛苦——制作效果图、修改方案、陪客户看样品。但我从不抱怨,因为我知道,这些都是必经之路。
工作中,我发现陈宏达是个非常优秀的企业家。
他为人低调,但眼光独到;对员工严格要求,但也给予足够的尊重和支持。在他的公司,能力和努力才是最重要的评判标准,而不是背景和关系。
第一年年底,公司进行绩效评估,我被评为"年度优秀新人",获得了一笔不小的奖金。
陈宏达在颁奖时说:"林小燕不仅有设计天赋,更难得的是她的勤奋和责任心。这些品质,比任何技能都宝贵。"
这句话,我铭记至今。
从设计助理到设计师,再到高级设计师,我一步步往上爬。
每一个项目,我都全力以赴;每一个客户,我都认真对待。渐渐地,我在公司内部小有名气,一些客户甚至指名要我负责他们的设计方案。
四年后,我被提拔为公司设计部的主管,带领一个小团队负责高端住宅和商业空间的设计工作。
我的设计风格受到了越来越多客户的认可和喜爱。
妈妈看着我的成长,脸上的皱纹中盛满了幸福。她常说:"闺女,妈这辈子最大的骄傲就是你。"
每次听到这句话,我心里都涌起一股暖流。妈妈为我付出了太多,我发誓要让她的后半生过得舒适无忧。
在这期间,舅舅王富贵一家,我们几乎没有联系。
偶尔过年回老家,听村里人说起,舅舅的超市生意不太好了,受电商冲击,顾客越来越少。但这些,都与我无关。我早已决定,与那段屈辱的记忆彻底告别。
2015年春天,一个改变我职业生涯的机会来临了。
02
省会市区有一个高端住宅项目"翠湖别苑"正在筹建,开发商想要一套既现代又有文化底蕴的设计方案。这个项目竞争激烈,多家知名设计公司都参与其中。
陈宏达将我叫到办公室:"小燕,这个项目很重要,我想让你负责。"
我受宠若惊:"陈总,这么重要的项目..."
"你在公司已经工作八年了,能力有目共睹。"陈宏达笑着说,"我相信你能做好。"
接下来的三个星期,我带领团队废寝忘食地工作。我们走访了当地的历史建筑,研究传统民居的布局和装饰元素;又查阅大量现代设计资料,寻找两者的融合点。
最终,我们设计出一套融合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的方案,取名"新东方雅居"。
方案中,我们保留了传统建筑的空间序列和意境营造,又加入现代化的功能区划和科技元素,特别强调"家"的温馨与实用。
在最终的方案评选中,我们的设计一举击败几家知名公司,获得开发商的一致好评。
"林小姐的设计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充满现代感,完美诠释了我们对这个项目的期望。"开发商代表这样评价。
项目成功后,我在业内小有名气。一些客户慕名而来,希望我为他们设计住宅或商业空间。陈宏达看在眼里,一天,他把我叫到办公室。
"小燕,我有个提议,你愿不愿意创办自己的设计工作室?"陈宏达直截了当地问。
我一时没反应过来:"自己的工作室?可是我的经验还不够丰富..."
"你在公司已经工作八年了,从最基层做起,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都很出色。"
陈宏达真诚地说,"你的才华不应该只局限在一家公司,应该有更大的舞台。"
"可是创业需要资金、人脉、客户资源..."我列举着创业的困难。
陈宏达笑了:"这些我可以帮你。初期的办公场地可以用我公司的一部分,人员可以从我公司调几个与你合作默契的设计师,至于客户,我可以把一些项目介绍给你。"
我被陈宏达的慷慨深深感动了。他不仅资助我完成学业,给了我工作机会,现在还愿意支持我创业!
"陈叔,我...我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您。"我哽咽地说。
"不用感谢,这是你凭实力赢得的机会。"陈宏达拍了拍我的肩膀,"做好准备,迎接人生的新挑战吧!"
2015年夏天,我的工作室"燕翔设计"正式成立了。名字取自我的小名"小燕"和"翱翔"的谐音,寓意着我的设计事业像燕子一样自由翱翔。
刚开始,团队只有三个人——我、公司调来的资深设计师张立和一名新招聘的助理李梦。办公室也很简陋,就在陈宏达公司大楼的一个角落,只有三张桌子和几台电脑。
但我们干劲十足。第一个项目是陈宏达介绍的——为一家五星级酒店设计大堂和餐厅。这个项目虽然工期紧,难度大,但也是我们展示实力的绝佳机会。
我们废寝忘食地工作,反复修改方案,直到每一个细节都臻于完美。最终,我们的设计不仅赢得了客户的赞赏,还在行业杂志上获得了专题报道。
这一成功,为"燕翔设计"赢得了不少声誉。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客户主动找上门来,我们的业务范围也从住宅扩展到商业空间、办公室、展厅等。
我的设计风格逐渐形成——既有东方的含蓄内敛,又有西方的简洁大气,特别善于通过空间布局和材质运用,创造出温馨而有质感的环境。
这种风格特别受新兴中产阶级的青睐,他们希望家居环境既能体现品位,又不失实用性。
随着业务的增长,团队也在扩大。一年后,"燕翔设计"已有十多名员工,办公室也搬到了市中心的一栋写字楼。
我从陈宏达那里学到了许多经营管理的经验,严格把控设计质量,建立了规范的工作流程,赢得了业内的良好口碑。
2018年,"燕翔设计"的年营业额突破千万,我个人的年收入也超过了百万。这个成绩,是我曾经想都不敢想的。
有了经济基础,我在省会城市买了一套120平米的公寓,装修得温馨舒适,接妈妈一起住。
多年的操劳让妈妈的身体每况愈下,腰腿不好,常常疼痛难忍。
我请了专业保姆照顾她的日常起居,又找了最好的医生为她看病,希望能减轻她的痛苦。
虽然事业繁忙,我还是尽量抽时间陪伴妈妈。
每天早上出门前,我会为她准备早餐;晚上回来,无论多晚,都会到她房间看一眼,确保她睡得安稳。
妈妈常说:"闺女,你这么忙,别管妈了,妈自己能行。"
但我知道,这是我应该做的。没有妈妈当年的坚持和付出,就不会有我的今天。
与此同时,舅舅王富贵的超市因经营不善和电商冲击而日渐式微。
他通过村里人打听到我现在"发达"了,几次托人捎话,想和我联系。但我始终没有回应。
那次跪地求学费的场景,我永远无法忘记。
那不仅是对妈妈尊严的伤害,也是对亲情的亵渎。如果连亲舅舅都能在危难时刻见死不救,那么这样的亲情,又有什么意义?
2020年夏天,一个陌生号码打来电话。接通后,我听到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声音:"是小燕吗?我是你舅舅啊!"
我沉默了几秒:"舅舅好。"
"哎呀,小燕啊,这么多年不见,听说你现在做得很成功啊!舅舅为你骄傲啊!"王富贵的声音特别热情。
我没有接话,等着他说明来意。
"是这样,舅舅最近有个小项目,想请你帮忙设计一下..."王富贵开始绕弯子。
"舅舅,我现在很忙,公司的项目排得很满。"我冷淡地回答。
"那...那你能不能介绍几个客户给舅舅啊?我这超市生意不太好,想转型做点别的..."
"舅舅,做生意靠的是诚信和人脉,这些我帮不了你。"我直截了当地回绝,"如果没别的事,我这边还有会议,先挂了。"
放下电话,我长舒一口气。这么多年过去,舅舅仍是那个只想占便宜的舅舅,丝毫没有悔改之意。
时间流逝,我的事业蒸蒸日上。"燕翔设计"已成为省内知名的设计品牌,业务范围扩展到全国多个城市。我个人也获得了多个行业大奖,成为业内备受尊敬的设计师。
除了设计工作,我还在母校担任客座讲师,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年轻一代。
每次站在讲台上,看着学生们求知若渴的眼神,我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那个渴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贫困女孩。
2023年初,一个意外的发现让我心情沉重。
03
那是一个周末,我回母校参加一场设计讲座。讲座结束后,我特意去看望了赵老师。
十几年过去,昔日严厉的班主任如今已是满头白发的老人。他退休后,一直在家养花种草,偶尔指导几个学生,生活也算充实。
"老师,您现在住在哪里?"我关切地问。
"退休后就搬到省会来了,在东区租了个小房子,离女儿家近点。"赵老师笑着回答。
听到"租房"二字,我有些惊讶。赵老师教书一辈子,难道没有自己的房子吗?
借口上厕所,我悄悄问了赵老师的女儿。
她告诉我,赵老师的退休金不高,一直租住在一个老旧小区,条件很差——房子只有五十多平米,楼梯又陡又窄,冬天没有暖气,夏天漏雨。
但赵老师从不抱怨,说这样的房子住着刚好,不能给子女添负担。
这个消息让我心里一沉。
赵老师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恩人之一,如果没有他当年帮我垫付学费,我可能早已辍学。而这位改变了我命运的恩师,晚年生活竟如此简朴!
离开赵老师家,我心事重重。我已经很久没有联系陈宏达了,自从工作室步入正轨后,我们的联系就越来越少。
最近一次见面还是在两年前的一个行业论坛上,那时他看起来还很精神,谈笑风生地与各路企业家交流。
我打电话约陈宏达见面,他很爽快地答应了。我们在他公司附近的一家咖啡厅见面。
见面时,我吃了一惊。两年不见,陈宏达苍老了许多,头发全白了,眼睛下方有明显的黑眼圈,整个人显得疲惫不堪。
"陈叔,您...您身体还好吧?"我担忧地问。
陈宏达勉强笑了笑:"老了,人老了就这样。小燕,听说你的工作室做得很好,我为你骄傲。"
寒暄过后,我试探性地问:"陈叔,公司最近怎么样?"
陈宏达沉默了一会儿,叹了口气:"唉,说来话长。"
原来,陈宏达前几年投资了一个大型商业地产项目,投入了大量资金。
但合作方突然跑路,导致项目停滞,资金链断裂。为了还债,他不得不变卖多处房产,甚至抵押了自己的别墅。
"现在公司勉强维持着,但已经大不如前了。"
陈宏达苦笑道,"这些年来最大的安慰,就是看到你们这些年轻人成长起来,有了自己的事业。"
听完这些,我心里更加不是滋味。陈宏达是我的第二个恩人,如果没有他的资助和指导,我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而他现在遭遇困境,我怎能袖手旁观?
回到家,我彻夜难眠。
我想起当年妈妈跪在舅舅面前求学费的情景,又想到赵老师和陈宏达对我的帮助。一个念头在我脑海中逐渐清晰:我要报答两位恩人!
经过深思熟虑,我作出一个决定——要为赵老师和陈宏达各买一套房子。不是普通的房子,而是能让他们安度晚年的好房子。
我联系了城市最好的社区之一——"翡翠湖畔"的开发商。这个社区环境优美,绿化率高,配套设施齐全,特别适合老年人居住。
经过多方考察,我最终选择了两套相邻的联排别墅,每套200平米,带花园和露台。
房子不便宜,两套加起来近千万。但在我看来,这笔钱花得值得。没有什么比报答恩人更有意义的事情了。
交房那天,我设宴款待两位恩人。宴会选在"翡翠湖畔"的会所,我精心准备了所有细节,希望给他们一个惊喜。
我没有提前告诉他们买房的事,只是说有重要的事情想请他们来见证。赵老师和陈宏达如约而至,都不知道我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小燕,有什么喜事要宣布吗?"赵老师好奇地问。
"是要结婚了吗?"陈宏达猜测道。
我神秘地笑笑:"等一下您们就知道了。"
宴席上,我向在座的亲朋好友讲述了自己的成长历程,重点提到了赵老师和陈宏达对我的帮助。讲到动情处,在场许多人都湿了眼眶。
"没有赵老师当年的坚持,就没有我的今天;没有陈叔的慷慨相助,我可能早就辍学回乡。"
我声音哽咽,"今天请大家来,是想表达我的一点心意。"
说完,我拿出两个精美的盒子,分别放在赵老师和陈宏达面前。
"这是..."两位恩人疑惑地问。
"打开看看吧。"我微笑着说。
盒子里是两套别墅的房产证,正是他们所在的"翡翠湖畔"小区。
"这...这不行,太贵重了!"赵老师连连摆手。
陈宏达也显得很意外:"小燕,你的心意我领了,但这礼太重了。"
我深深鞠躬:"这是我多年来最大的心愿。请您们收下,让我了却一桩心事。"
就在我们相互推让之际,宴会厅的门突然被推开,一个意外的客人出现了——多年未见的舅舅王富贵,满面春风地带着礼物走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