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们,被拖了这么久的工资终于到手了!”近日,在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法院与肇庆四会市人民法院执行干警的共同努力下,申请人姜某与被申请人张某签署了调解协议书,这起长达3年的劳动报酬纠纷案画上了句号。

姜某曾入职广州某地产公司、肇庆某网络服务公司。后两公司相继注销,公司法定代表人张某拒不支付姜某的劳动报酬共计15万余元,姜某遂诉至法院。案件经法院一审、二审判决后,张某始终未履行还款义务,即便案件进入了强制执行阶段,他依旧对法院发出的《执行通知书》《财产申报令》等文书视而不见,既不申报财产,也不主动履行判决义务。

姜某的“薪”事,就像一块沉重的巨石,压在他心头三年之久,那本该三年前就拿到手的薪酬,仿佛遥不可及。

执行法官在深入了解姜某的困境后,迅速行动。一方面,安排团队成员耐心安抚姜某的情绪,并告知其若发现被执行人线索,可随时联系法院,法院定会第一时间采取行动;另一方面,全面开展对被执行人张某的财产查控工作,抽丝剥茧寻找执行突破口,精心制定执行预案。

2025年4月9日下午,姜某紧急致电白云法院,称已约张某在肇庆某派出所协商,希望法院派员前往。执行法官接报后高度重视,立即向局领导汇报,并启动异地执行预案,向四会法院发出异地协助执行请求。四会法院执行局迅速响应,一场两地法院协同作战的执行行动就此展开。

傍晚,白云法院与四会法院执行干警在某派出所会合后立即投入紧张的工作中,将张某带回四会法院执行局。执行干警们秉持着善意文明执行的理念,优先选择以沟通释法的方式,巧妙运用“刚柔并济”“换位思考”等方法,对张某进行释法说理,希望他能主动履行义务。但经过轮番劝说,张某仍不为所动,不仅不制定履行计划,还拒绝与姜某协商,甚至与姜某激烈争吵,致使姜某失望离开。

见释法说理无果,执行干警果断转变策略,准备对张某实施司法拘留。在与当地拘留所沟通送拘手续时,两地法院干警仍未放弃,在执行室继续对张某进行思想教育,同时与已返回广州的姜某保持联系,安抚其情绪,共同探寻更佳执行方案。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地干警三个多小时的耐心劝说与司法威慑,直至当晚10点,就在即将离开四会法院去往拘留所之际,张某终于意识到拒不执行可能面临的严重法律后果,态度发生转变,当场写下悔过书,并制订还款计划:当即支付3万元,尾款在一年内结清。姜某得知消息后激动不已,立即决定折返肇庆签订和解协议。

午夜时分,随着姜某手机上一声清脆的收款通知铃响,3万元劳动报酬顺利到账。至此,姜某长达三年的“薪”愁终于化解。在两地执行干警的见证下,原本剑拔弩张的双方当事人签订和解协议。姜某为白云法院和四会法院送上锦旗,以表达对法院工作的诚挚感谢。

(南方工报全媒体记者 林婷玉 通讯员 刘静 谢怡菲)

来源:中工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