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南海禁渔令生效近半个月后,越南政府突然跳出来反对此事,河内方面若真不服气,大可“以身试法”,看看中国的反制是不是其能够承受的。


【中国的南海禁渔令生效近半个月后,越南政府突然跳出来反对此事


越南外交部发言人称,越方已经就南海禁渔问题与中国驻河内大使馆进行了沟通,同时递交了反对禁渔令的正式外交照会,要求中国尊重所谓的“越南主权”。

每年夏季在南海等地实施禁渔,是中国为确保渔业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一项长期策略,但每一年的禁渔令发布后,越南都会跳出来,对中国的禁渔政策指手画脚。

表面上看,越方反对禁渔,是因为越南渔业近些年快速发展,不仅缓解了就业压力,还为越南带来了更多外汇,中国的禁渔令对越南经济不利。

但越方在相关声明中频繁提起南沙群岛,足以说明越方反对中国禁渔令的根本原因,仍旧是南沙岛礁主权与专属经济区划分问题。




越南是非法侵占南沙岛礁最多的国家,且越方一直没有停止在这些岛礁上的基础设施建设,试图巩固对于岛礁的控制,进而与中国等国家争夺岛礁主权与专属经济区。

中国发布的南海禁渔令,则是用实际行动对全球宣示了南海主权属于中国,展现了中国维护南海合法权益,有效进行渔业资源管理的决心。

在越方看来,如果自己不在此事上发声,中国就将一步步巩固在南海的主导权。

事实上,中国在永暑礁等地填海造陆,越来越多新锐执法船只入列后,中国海警已经在南海的海上执法权争夺中占据上风,对于越南等国渔船在南海的非法活动进行了有效管控,且有能力应对他国执法部门的危险行动。


【中国海警在南海、北部湾等方向都有着较强的行动能力】


若越南敢于派出执法船只与渔船以身试法,中国海警等部门便会给予越方当头一棒。

况且,南海问题涉及多方,中国对越南行动的反制能够产生杀鸡儆猴的效果。

可以预见到,在未来很长时间里,南海问题仍将是中越关系发展中的主要痛点,双方在外交、海上执法等领域会持续展开博弈。

不过,中越在南海问题上的纠纷,不会对双边关系的正常发展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中越关系不会像中菲关系那样跌入低谷。

就在越方就禁渔问题向中国提交外交照会之际,越南政府制定了新的铁路建设时间表,明确要在年内开工建设老街-河内-海防铁路。


【越南政府明确要在年内开工建设老街-河内-海防铁路】


这条铁路是中越合作建设的三条新跨境铁路,将会使用与中国境内同标准的1435毫米国际标准轨,而不是越南那边的米轨标准,减少边境的换轨时间,算是迈出了中越“车同轨”的重要一步。

中国至越南河内国际道路运输线路也刚刚开通,两支中方货运车队从广西、云南出发,前往河内。

中方货车将首次持大湄公河次区域便利货物及人员跨境运输协定(CBTA)证件进入越南腹地,展现出了中越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上的共识。

中越在交通领域加强合作的背后,是中越经贸合作的不断深化。

中国目前是越南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中国从越南购入农产品等原材料,同时向越南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


【中越在经贸领域的联系日益紧密】


在中美关税战尚有可能反复的情况下,也有许多中国企业选择前往越南办厂,通过转口贸易等方式,确保自身的效益。

越南则在通过与中国的合作实现基建升级,并积极承接来自中国的产业转移,依靠来自中国的上游零部件供应,推动自身经济发展。

中越之间越发紧密的经济联系,已经为双边关系持续发展打下了基础,但俄乌冲突后,俄欧关系的变化,证明了仅有经济领域的合作,不足以在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中,确保双边关系的长久稳定。

好在,中越之间的良好合作不止局限于经济领域,双方文化、科技乃至国防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也越来越多,两国在区域一体化问题上的共识将越来越多。

以国防领域为例,中越两军间已经形成了常态化的防长级对话机制,两军间的访问交流活动越来越多。


【中越两军近两年频繁举行防长会晤】


今年3月,中国海军的一支舰队就访问了越南岘港。而在几天前,越南海军“黎贵惇”号风帆训练舰驶抵中国广州某军港,开始为期5天的友好访问。

诚然,在“竹子外交”战略之下,越南近些年同样与美国、俄罗斯、印度等多方保持着良好的伙伴关系,但有了中越在各领域的深化合作,越南不可能像菲律宾那样,彻底沦为域外势力搅动南海的“马前卒”。

历史的经验证明,零和博弈思想下的对抗,无法真正化解主权纠纷,唯有以共同发展为根基,以务实合作为纽带,方能逐步积累互信,为未来的对话与协商铺平道路。

中越目前在经济、基建、区域一体化等领域的紧密合作,不仅为两国人民带来切实利益,更在分歧之上架起沟通的桥梁。

终于有一天,中越在经济等领域的共识会超过南海纠纷,推动双边关系迈上新的台阶,并为真正解决南海纠纷,消除这一两国关系发展中的不稳定因素创造机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