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声明:本故事人物、时间、地点、情节、配图均为虚构,与现实无关,请理性阅读!
"妈,我想和您算一下我从小到大的抚养费。以后我会每个月还给你一些,这样我们就两清了。"
赵鹏认真的对自己母亲王玲说道。
王玲愣住了,半天才反应过来:"你是要与我划清界限?要与我断绝关系吗?"
"不是断绝关系!"赵鹏烦躁的解释道,"我只是把经济关系理顺,这样大家都会轻松。"
王玲看着儿子坚决的样子,心如刀割。
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辛苦养大的儿子,有一天竟然要和她两清……
01母子
北风呼啸,窗外飘着鹅毛大雪。
王玲裹紧身上那件已经洗得发白的棉袄,搓着冻得通红的双手。
屋子里的暖气片只有微弱的热度,这个冬天比往年更加寒冷。
"要不要再加件衣服?"王玲对着电话那头的儿子赵鹏说道,"北京现在更冷吧?记得多穿点。"
电话那头的赵鹏似乎有些烦躁:"妈,我都二十八了,这些不用你操心。我这边忙,先挂了。"
不等王玲回应,电话那头已经传来了嘟嘟的忙音。
王玲叹了口气,轻轻放下电话。
儿子大了,有自己的生活,不像小时候那样黏人了。
这很正常,她应该理解。
十八年前,丈夫因车祸意外离世,留下王玲和当时只有十岁的赵鹏相依为命。
那时候,王玲刚满三十岁,本可以再找一个伴侣,但她选择了独自抚养儿子。
"阿姨,您这个月的药费单子。"社区医院的小李护士递过来一张单子,"血压药涨价了,得多付十五块钱。"
王玲接过单子,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布钱包,仔细地数着钱:"我记得上个月才一百二,这个月怎么就一百八了?"
"您这血糖也不太稳定,医生加了两盒降糖药。"小李护士解释道,看着王玲颤抖的手,不禁有些心疼,"阿姨,您儿子不是在北京工作吗?要不您让他寄点钱回来?"
"不用不用,"王玲连忙摆手,"小鹏刚工作,哪有余钱。我自己能行。"
回家的路上,王玲经过一家服装店,橱窗里展示着各种时尚的冬装。
她停下脚步,看着一件米色的羽绒服出了神。
去年冬天,赵鹏回家时只穿了一件单薄的风衣,说是潮流,其实王玲知道,是因为他囊中羞涩。
"等下个月发退休金,一定给小鹏买件厚实的羽绒服。"王玲暗自计划着。
回到家,王玲翻出一个旧铁盒子,里面装着她这些年的积蓄。
作为一名退休小学教师,王玲的退休金并不多,但她一直很节俭,为了儿子,她愿意付出一切。
盒子里有一本红色的存折,那是王玲偷偷为赵鹏攒下的钱。
当年为了供儿子上大学,她不仅用光了丈夫留下的保险金,还做了三份工作:白天在学校教书,下午在补习班辅导学生,晚上还去附近的餐馆洗碗。
那时候,她经常累得半夜才回家,但只要想到儿子能有出息,一切辛苦都值得。
"小鹏,你看看这个专业怎么样?计算机好像很热门。"那是赵鹏高考前,王玲翻阅着各种大学招生简章。
"妈,北京的大学学费生活费都很贵,咱们家..."赵鹏欲言又止。
"你只管考,钱的事情妈来想办法。"王玲坚定地说,虽然她自己都不知道该如何筹措那笔庞大的学费。
最终,赵鹏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一所重点大学的计算机系。
四年大学生活,王玲从未让儿子为钱发过愁,但她自己却落下了一身病:高血压、糖尿病、腰椎间盘突出...这些病症如今都成了她日常的伴侣。
"叮铃铃",电话铃声打断了王玲的回忆。她连忙接起电话:"喂,小鹏?"
"妈,我想...我想带个人回家看看。"赵鹏的声音有些紧张。
王玲愣了一下,随即欣喜若狂:"是女朋友吗?好啊好啊,什么时候回来?我提前准备准备。"
"下周吧,就待一天。"赵鹏说完就挂了电话,留下王玲一人兴奋地在房间里转来转去。
儿子终于要带女朋友回来了!
这意味着他长大了,也可能快要结婚了。
想到这里,王玲的眼角湿润了。
这些年的辛苦没有白费,儿子终于要有自己的幸福了。
她看了看简陋的家具和褪色的墙壁,又看了看自己粗糙的双手,心中涌起一丝担忧。
儿子的女朋友会不会嫌弃这个家太简陋?会不会嫌弃她这个老母亲太土气?
"不行,得好好收拾一下。"王玲下定决心,开始列出一张长长的购物清单。
尽管身体不好,王玲还是强撑着去了趟市场,买了新窗帘、新床单,还有各种儿子爱吃的食材。
回家后,她一边擦拭着家具,一边想象着儿子和未来儿媳的样子,脸上挂满了期待的笑容。
02初见
周六一早,王玲就起床开始忙碌。
她戴着围裙,在厨房里炒菜煮饭,香气四溢。
客厅里,新换的窗帘和桌布让整个家焕然一新。
"小鹏应该快到了吧。"王玲看了看墙上的挂钟,已经快中午了。
她特意做了儿子最爱吃的红烧肉、清蒸鱼和地三鲜,还准备了一道拿手的醋溜白菜。
门铃响起,王玲迅速摘下围裙,整理了一下头发,小跑着去开门。
"小鹏!"王玲兴奋地喊道,然后看向儿子身边的女孩,"这位就是..."
"杜晓娜,我女朋友。"赵鹏简短地介绍道,脸上没有多少笑意。
杜晓娜穿着一身名牌,手腕上的手表闪闪发光。
她礼貌地点点头:"阿姨好。"
"快进来,快进来,"王玲热情地招呼道,"饭菜都准备好了,你们路上累了吧?"
赵鹏环顾四周,略带嫌弃地说:"妈,家里怎么还是这么旧啊?我不是给你钱让你换新家具吗?"
王玲有些尴尬:"那不是要留着给你结婚用嘛..."
"结婚的事我们自己会安排,用不着这点钱。"赵鹏语气冷淡,转向杜晓娜,"晓娜,你坐吧,别介意,我妈就这样。"
杜晓娜勉强笑了笑,坐在沙发上,眼神却在房间里扫视,显然对这个简陋的家不太满意。
"来,吃饭了!"王玲端出最后一道菜,招呼两人到餐桌前。
赵鹏和杜晓娜坐下来,看着满桌丰盛的菜肴,赵鹏皱眉道:"妈,你怎么又做这么多菜?浪费。"
"不浪费,不浪费,"王玲连忙说,"你们吃不完,我可以留着明天热一热。晓娜,多吃点,别客气。"
杜晓娜尝了一口清蒸鱼,微微皱眉:"阿姨,这鱼好像有点咸。"
"是吗?对不起对不起,"王玲连忙道歉,"我尝尝...确实有点咸,我再去做一条。"
"不用了,"赵鹏拦住母亲,"就这样吧,我们随便吃点就行。"
饭桌上的气氛有些尴尬,王玲不停地给两人夹菜,赵鹏却表现得很冷淡,杜晓娜则礼貌但疏远。
王玲试图活跃气氛:"晓娜,你和小鹏是在公司认识的吗?"
"嗯,我是市场部经理,赵鹏是技术部的。"杜晓娜简短地回答。
"哦,那你是小鹏的上司了?"王玲笑着问。
杜晓娜摇头:"不算是,但我们部门确实比技术部待遇好一些。"
赵鹏脸色有些不自然:"妈,别问这些了,吃饭。"
饭后,王玲刚想收拾碗筷,杜晓娜就起身道:"阿姨,我们下午还有事,得先走了。"
"这么快?"王玲有些失望,"不多坐会儿吗?"
"下次吧,"赵鹏已经拿起外套,"妈,我们走了。"
王玲送两人到门口,依依不舍:"路上小心,有空常回来看看。"
赵鹏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拉着杜晓娜匆匆离去。
关上门,王玲长叹一口气。
儿子似乎变了,不再是那个体贴懂事的小鹏了。
也许是她多虑了,可能儿子只是在女朋友面前有些放不开吧。
与此同时,赵鹏和杜晓娜走在回市区的路上。
"你妈妈...挺朴素的。"杜晓娜委婉地说。
赵鹏有些尴尬:"嗯,她一直都这样,不怎么讲究。"
"不是,我的意思是..."杜晓娜停顿了一下,"你看她那个家,那些家具,还有她的穿着打扮...我爸妈知道了可能会有意见。"
"有什么意见?"赵鹏不解地问。
杜晓娜直言不讳:"我家条件你也知道,爸妈肯定希望我找个家庭背景相当的。虽然你个人能力不错,但是家庭..."
赵鹏的脸色变得难看起来:"那你的意思是?"
"我觉得,"杜晓娜认真地看着赵鹏,"你应该和你妈妈把关系理清楚。比如说,把你从小到大的抚养费还给她,以后每个月固定给她一些生活费,这样就两清了。我爸妈那边,我就可以说你已经独立了,和家里没有经济纠纷。"
赵鹏沉默了,眉头紧锁。
杜晓娜继续说:"这样做对大家都好。你妈妈拿到钱可以改善生活,我们也可以规划自己的未来,不是吗?"
"清算抚养费..."赵鹏喃喃自语,"这听起来有点..."
"这有什么不对吗?"杜晓娜反问,"父母养育子女是义务,子女长大后回报父母是孝道。把这些明确下来,反而更清晰,不是吗?"
赵鹏没有立即回答,但杜晓娜的话确实让他动摇了。
也许,这样做确实对大家都好?
03清算
一周后,赵鹏独自回到母亲家。
这次没有提前打招呼,他想好好和母亲谈谈那个"清算抚养费"的想法。
"小鹏?怎么又回来了?"王玲惊喜地开门,见儿子一个人,疑惑地问,"晓娜没一起来?"
"有点事要跟你谈,"赵鹏神色凝重,"妈,我们坐下说吧。"
王玲有些忐忑,以为儿子要谈结婚的事:"是不是要结婚了?妈这边虽然条件简单,但该有的彩礼我一定会准备好..."
"不是结婚的事,"赵鹏打断母亲,"妈,我想和你算清楚我从小到大的抚养费。"
王玲愣住了,一时没反应过来:"什么...抚养费?"
"就是从小到大,你养我的钱,"赵鹏解释道,声音越来越低,"我想都还给你,然后以后每个月固定给你一些生活费,这样...我们就两清了。"
王玲的脸色瞬间苍白:"小鹏,你这是什么意思?我养你,需要你还钱吗?"
"不是还钱,"赵鹏急忙解释,"就是...我想独立,不想让你操心,也不想让你为我付出太多。这样对我们都好。"
王玲摇着头,眼里满是不可思议:"小鹏,妈养你不是为了让你还钱的。这些年,我辛苦一点,熬夜一点,省吃俭用一点,都是心甘情愿的。你是我儿子啊!"
"我知道,我知道,"赵鹏有些烦躁,"但是人总要长大,总要独立的。这不是说我们断绝关系,只是把经济上的事情理清楚。"
王玲猜到了什么:"是不是晓娜让你这么做的?"
赵鹏的沉默证实了王玲的猜测。
"小鹏,你才认识她多久?就为了她要和妈划清界限?"王玲的声音颤抖着,"妈这辈子只有你一个亲人了,你忍心这样对妈吗?"
"不是划清界限!"赵鹏提高了声音,"我只是想把关系理顺,让大家都轻松一点。以后我会按时给你钱的,你生活会更好。"
王玲痛苦地闭上眼睛:"钱...你以为妈要的是钱吗?"
赵鹏站起身,语气坚决:"妈,我主意已定。我找了一个财务,帮我计算了从出生到大学毕业的所有费用,包括学费、生活费、医疗费等,总共是二十万。我会分期还给你,每个月五千,四年还清。"
"我不要你的钱!"王玲激动地说,"小鹏,你是我儿子,我不要你还什么钱!"
"可是我已经决定了,"赵鹏固执地说,"妈,你就别再管我了,让我自己决定自己的人生,好吗?"
王玲沉默了许久,然后轻声问:"是不是晓娜嫌我们家条件不好?嫌我这个婆婆配不上她?"
赵鹏没有直接回答:"妈,这不是配不配的问题。这是我自己的决定,你就接受吧。"
看着儿子坚决的样子,王玲心如刀绞。
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含辛茹苦养大的儿子,有一天会用金钱来衡量她的养育之恩,要和她"两清"。
"小鹏,你真的决定了?"王玲最后问道。
赵鹏点点头:"嗯,我已经决定了。第一笔钱下周就打到你卡上。"
王玲深吸一口气,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既然你决定了,那...那妈尊重你的决定。"
赵鹏松了一口气,没有注意到母亲眼中的泪光。
他站起身,准备告辞:"那我先回去了,有事电话联系。"
送走儿子,王玲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客厅里,泪水不受控制地流下。
她想起儿子小时候生病,她彻夜不眠地守在床边;想起为了省钱给儿子买新书,自己连一件新衣服都舍不得买;想起儿子考上大学那天,她喜极而泣,仿佛所有的辛苦都得到了回报...
这些付出,在儿子眼里就值二十万吗?
"小鹏,妈不怪你..."王玲喃喃自语,泪水打湿了衣襟,"妈只希望你幸福..."
04电话
时间一天天过去,赵鹏如约定般每个月向母亲的账户转入五千元。
王玲从未动用过这些钱,她只是默默地看着银行短信通知,然后把手机放回口袋。
起初,母子之间还有些电话联系,但渐渐地,赵鹏的电话越来越少,有时王玲打过去,也常常被挂断或者敷衍了事。
一个周日下午,王玲鼓起勇气,再次拨通了儿子的电话。
铃声响了很久,最后不是赵鹏,而是杜晓娜接了电话。
"喂,阿姨?"杜晓娜的声音透着一丝不耐烦。
"晓娜啊,小鹏在吗?"王玲小心翼翼地问。
杜晓娜冷冷地回应:"赵鹏在忙,没空接电话。"
"哦,那...那你让他忙完给我回个电话好吗?我想问问他最近..."
"阿姨,"杜晓娜打断王玲的话,"说实话,您这样频繁地打电话来,对赵鹏的工作和生活都有影响。我们正在准备买房、规划未来,实在没时间应付这些家长里短的事。"
王玲愣住了:"我...我只是关心他..."
"关心?"杜晓娜的语气更加冷淡,"赵鹏现在每个月都按时给您钱,已经尽到责任了。您老是这样打电话,只会让他觉得有负担。而且说句实话,您这样的家庭背景,确实有点拖赵鹏的后腿。"
王玲感到一阵心痛:"晓娜,我从没想过要拖小鹏的后腿..."
"那就请您以后少联系赵鹏,让他专心发展事业和我们的关系,好吗?"杜晓娜不等王玲回答,就挂断了电话。
王玲呆呆地坐在椅子上,手机滑落在地上都没有察觉。
她从未想过,自己竟然成了儿子的"负担",成了拖他后腿的人。
那天晚上,王玲哭了很久,想起了丈夫去世前对她说的话:"玲子,小鹏就交给你了,要把他培养成一个有出息的人。"
"老赵啊,我把小鹏养大了,他也有出息了,可是...可是他不要我这个妈了..."王玲对着丈夫的遗像低语,泪水打湿了相框。
从那以后,王玲再也没有给赵鹏打过电话。
每个月的转账依然定时到账,但除此之外,母子之间再无联系。
王玲开始把自己关在家里,很少出门,身体也越来越差。
半年后的一天,王玲收到了一条短信。
是赵鹏发来的:「妈,抚养费已经还了一半,剩下的我会继续按时给你。最近工作忙,有空再联系。」
王玲看着这条冷冰冰的短信,心中充满了苦涩。
儿子眼中,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只剩下钱了吗?
几天后,社区医院的小李护士来家访,发现王玲憔悴了很多。
"王阿姨,您这是怎么了?脸色这么差。"小李关切地问。
王玲勉强一笑:"没事,就是最近睡得不太好。"
"我看您这血压又高了,"小李给王玲测量了血压,皱眉道,"要不要去医院检查一下?"
王玲摇摇头:"不用了,吃点药就好。"
"阿姨,您儿子还没回来看您吗?"小李小心地问。
提到儿子,王玲的眼睛又湿润了:"他...他工作忙,没时间回来。"
小李叹了口气,没再多问。
临走时,她塞给王玲一盒降压药:"这是医院发的免费药样,您先吃着,有什么不舒服一定要来医院啊。"
王玲感激地点点头,目送小李离开。
关上门后,她慢慢走到书桌前,拿出纸笔,写下一封信:
"亲爱的小鹏:
妈知道你工作忙,没时间回来看我,妈都理解。妈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你幸福,希望你能找到真正爱你的人,组建一个幸福的家庭。
妈想告诉你,那些抚养费你不用再给我了。妈养你是出于爱,不是为了让你还钱的。妈这辈子最骄傲的事就是有你这个儿子。
过年了,如果有时间,回来看看妈,好吗?
爱你的妈妈"
写完信,王玲把它折好放在抽屉里,没有寄出去。
她知道,以儿子现在的态度,可能根本不会在意这封信。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王玲的生活越来越孤独,但她依然每天打扫房子,保持整洁,仿佛在等待着什么人的到来。
05回家
春节前夕,北方的小城被白雪覆盖,家家户户都贴上了红彤彤的春联,空气中弥漫着节日的气息。
赵鹏站在公司的落地窗前,看着窗外熙熙攘攘的人群。
春节将至,同事们都早早请假回家过年了,只有他还在加班。
"赵鹏,还不走啊?"经理路过他的座位,关切地问,"明天就除夕了,你今年不回家?"
赵鹏愣了一下:"啊,对...我还没订票。"
"这时候火车票肯定没了,要不打车回去?也不算太远。"经理建议道。
赵鹏犹豫了一下:"我...我再考虑考虑。"
经理离开后,赵鹏的手机响了。
是杜晓娜打来的:"喂,赵鹏,你到机场了吗?"
"还没,我在公司加班。"赵鹏回答。
杜晓娜有些不满:"你不是说今天下午五点前赶到机场吗?我们的泰国游要误点了!"
"对不起,我这就走。"赵鹏连忙收拾东西。
挂了电话,赵鹏的目光落在手机壁纸上。
那是一张老照片,照片中,年轻的王玲抱着小时候的他,笑得格外灿烂。
不知为何,今天这张照片特别刺眼。
就在这时,手机收到一条短信。赵鹏以为是杜晓娜催他,打开一看,却是母亲发来的:
"小鹏,妈知道你忙,但如果有时间,过年能回来看看妈吗?妈给你准备了你爱吃的菜..."
赵鹏看着这条朴实的短信,心里突然一阵刺痛。
他已经一年多没回家了,甚至连个电话都很少打。
"赵鹏,你到哪了?"杜晓娜又打来电话,语气急促。
"晓娜,我...我可能不能去泰国了,"赵鹏突然说,"我想回家看看我妈。"
"什么?"杜晓娜难以置信,"机票和酒店都订好了,你现在说不去?就为了回去看你吗?"
"是的,我已经一年多没回家了,她一个人在家..."
"她一个人怎么了?"杜晓娜打断他,"你每个月不是都给她钱吗?而且你们不是已经两清了吗?"
赵鹏沉默了一会儿:"是,但她毕竟是我妈..."
"随便你吧,"杜晓娜冷冷地说,"我自己去泰国,你爱去哪去哪。"
挂了电话,赵鹏长舒一口气。
他迅速收拾好东西,打车去了最近的火车站。
虽然春运期间票很难买,但他运气不错,买到了最后一张站票。
十几个小时后,赵鹏终于回到了家乡。
出站时,扑面而来的是熟悉的寒风和家乡的气息。
他买了一些水果和年货,匆匆赶往母亲家。
走在熟悉的街道上,赵鹏的心情越来越复杂。
这一年多来,他一直告诉自己,和母亲"清算"是正确的决定,这样大家都能轻松。但此刻,他却感到一丝说不出的愧疚和不安。
当他终于站在母亲家门前时,天已经完全黑了。
门口很安静,没有灯光,整栋楼似乎只有这一户没有贴春联。
"奇怪,妈不会出门了吧?"赵鹏自言自语,然后掏出钥匙,插入锁孔。
然而,钥匙怎么也转不动。赵鹏试了几次,发现锁好像被换过了。
"妈?你在家吗?"他敲了敲门,没有回应。
赵鹏开始着急了,拿出手机拨打母亲的电话。
电话响了很久,终于接通了。
"喂,妈?我在你家门口,门锁好像换了..."
电话那头传来的声音却让赵鹏如遭雷击,双腿一软,直接跪坐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