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人员看病报销比例会不会提高?

普通老百姓买药能不能再便宜些?

2025年

居民医保迎来重大变革

将实实在在改变你我的就医体验



01

医保报销范围持续扩大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以后不用再挤大医院开药了。

国家医保局明确要求各地基层医疗机构将慢性病用药目录扩大50%以上,像北京、上海等城市社区医院现在就能配齐50多种常用药。

有慢性病的老年朋友,在家门口的社区医院就能拿药了。

02

减少重复检查

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以前我们换家医院看病,同样的检查项目常常要重新做一遍,既浪费钱又折腾人。

从2025年起,全国所有二级以上医院都要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这意味着相同的CT、核磁等检查项目只需做一次。

这可为咱们省了不少钱。



03

个人账户共济家人范围扩大

以前个人账户里的钱只能自己用,现在政策放宽了使用范围。

参保人可以用个人账户资金为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支付医药费(近亲属应为本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甚至还能用来购买商业补充医疗保险,直接减轻家人的负担。

尽管各省的启动时间不同,但截至目前,已有20多个省完成了这一变化。



调整前



调整后

04

人均补助再增30元

2025年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再提高30元,达到每人每年670元,这已经是连续第12年上调。

对农村居民来说,个人缴费部分仅需380元,相当于政府补贴了三分之二的费用。

05

药品价格大幅下降

国家医保局通过集中采购,抗癌药、罕见病药等高价药品价格断崖式下跌。

湖南的陈女士患有乳腺癌,以前每月要花7000多元买靶向药,现在集采后价格降到1500元,医保再报销80%,自己每月只需掏300元。

另外,2025年将有20多种创新药纳入医保谈判目录,预计平均降价幅度达50%,更多救命药将走进寻常百姓家。

06

参保人待遇全省统一

医保省级统筹

目前已有10多个省份实现基本医保省级统筹,2025年这项工作将全面铺开。

实现省级统筹后,参保群众在省内异地就医可直接结算,无需先行垫付再回参保地报销。

这将极大地减少因地区差异带来的待遇差异,不再因为身处不同城市而面临不同的报销标准、报销比例等问题,大大提升了参保人员的就医体验。

07

让失能老人老有所护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针对失能老人的照护难题,国家医保局将在2025年全面推行长护险制度。

只要符合失能等级评定,无论住在城区,还是住在农村,受益人能够享受的服务待遇都是统一的,可以自主选择享受居家上门服务或入住养老机构。



大妈有话说

医保改革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工程,从早期新农合制度的创设,到现阶段全民医保体系的日趋完善,每一步都承载着国家对民生的深切关切。

2025年医保的这七项重要调整,既坚守 “保基本” 的底线思维,又彰显 “促公平” 的价值导向。

这些政策优化并非终点,而是持续织密民生保障网的关键节点 ——医保政策的每一次优化,本质上都是为了筑牢百姓 “病有良医” 的底气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