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粟裕

5月16日,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武汉举行。封面新闻记者从现场获悉,教育部在会上发布了《中国智慧教育白皮书》,其中明确建设未来学校,推动智能技术深度融入管理、服务、决策各环节,有效提升学校治理现代化水平。预测地区适龄儿童数量,准确匹配教育资源。利用人工智能创新评价工具,探索开展学生各年级学习情况全过程纵向评价、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更加全面评价学生综合能力。


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封面新闻记者粟裕摄影

白皮书指出,智能时代社会生产力大幅提升,正引发生产关系变革,倒逼育人从知识传授为重转变为能力提升为本,需要深度构建育人质量与标准体系,谋划未来教育与人才能力图谱。

夯实智能时代的基础能力。提高认识世界能力,熟悉掌握自然科学原理、人文素养基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培育智能时代的高阶思维。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以及勇于创新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培育创新思维,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以人文情怀、人文底蕴支撑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培养,支撑学生科技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升。

培育系统思维,运用学科交叉思维解决问题,统筹考虑事物的复杂多样性,作出科学决策。培育协作思维,在复杂情境中建立信任、协调资源、整合观点,通过团队合作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部强调,提升智能时代的未来素养。掌握和驾驭人工智能,让技术服务于人的成长。提升人工智能思维,培养数据分析、归纳总结、逻辑推理等能力,善于从海量数据中发现规律,通过知识迁移解决问题。

同时,提升人机协同能力,引导学生认识人机互补优势,熟练选用智能工具并精准表达需求,利用智能技术协同解决问题。提升智能伦理意识,引导学生正确科学利用智能技术,避免信息茧房、算法依赖等问题,保障智能向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