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北路893弄,一幢青瓦房顶、清水墙面的石库门建筑安静地凝望着车水马龙的道路,见证着城市烟火的日升日落。这里,是中国共产党公开领导工人运动的起点、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摇篮,也是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所在地。


陈列馆里,一支平均年龄仅32岁的7人团队用理想信念、青春热忱和创新思维,当好红色基因的“青春代言人”,将波澜壮阔的中国工人运动历史“鲜活”地呈现在每一个参观者面前,让百年工运精神“活”在当下。



2025年,静安区文史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班组(以下简称“陈列馆班组”)获“上海市模范集体”。

情景党课:红色文化“破圈”传播

2019年10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完成保护性修缮和布展提升工程,重新向社会开放,至今已接待全国工会团体1600余批,观众超15万人次。



“吸引参观者走进来的,不仅是珍贵的史料和耐看的展陈布置,更是时髦的、有生命力的红色文化传播方式,这是班组成员的共识,也是一起加油干的方向。”

陈列馆班组成员之一,静安区文物史料馆馆长朱润介绍说,虽然班组很年轻,但大家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工人运动历史介绍给更多的观众。


2020年5月,一堂从文字提纲到角色扮演都经过精心打磨和推敲的沉浸式情景党课足迹·红色序曲在陈列馆上演。身着纺织女工服装的讲解员袁梦扮演工运先驱李启汉的妹妹,声情并茂地向观众讲解李启汉的故事。

“我们一群人仅仅是看稿、改稿就花了三个月时间。但是最大的挑战还是如何用表演来打动观众。于是,我们每演完一场,都会收集观众意见,下班后复盘、继续练习。”

袁梦说,尽管已经是演出了200多场的“老演员”,但是每次看到观众动情地落泪或激动地鼓掌,还是特别高兴,因为这是对“一分钟吸引观众,一分钟感动观众,一分钟引起观众共鸣”演出效果的肯定和对班组的最大鼓励。

2023年,陈列馆班组再次自我突破,运用过程戏剧与沉浸式戏剧的理念,创新推出情景党课红色戏剧棋局《无悔的抉择》。参与者化身上世纪20年代中共的工运先锋,沉浸式解密讨论带领工人罢工遇到的各种困境和陷阱,不同的选择会推演出不同的剧情和结局。75分钟的时间里,大家不仅对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组织工人运动的艰辛与伟大感同身受,还从“入景入脑入心,真情真意真感受”的情景党课中汲取到不一样的红色力量。

2020年至今,沉浸式党课红色序曲和红色戏剧棋局《无悔的抉择》已经开展500多场,辐射党员群众约1万人次,“授课”场地也从陈列馆辐射到学校、工地等处,更广泛地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从研发情景党课,到与上海社会科学院合作汇编出版《红映浦江——上海工运历史研究》系列丛书,再到授权开发搪瓷杯、帆布袋、冰箱贴、徽章、晴雨伞等“劳动创造幸福生活”主题系列红色文创产品,陈列馆班组传承、创新的脚步仍在大步向前迈进。

师徒传承:人手一本“小红书”

陈列馆班组成员大多是“90后”,讲解是大家的主要工作。为此,陈列馆班组探索形成“导师制”培养模式和“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人才培养机制,先后培养出袁梦、蔡婉舒等多名优秀讲解员。


从对讲解工作完全不了解的“门外汉”,到如今的“行家里手”,袁梦说,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师傅手把手的带教、同事的帮助,其中帮助最大的,就是师傅传给自己的一本“小红书”——《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资料汇编》。

“这是陈列馆开馆时,工作人员一起整理出来的一本超实用工具书,里面记录了很多翔实材料,让我深入了解到历史上的工人运动的种种细节,帮助我迅速掌握了讲解工作的‘门道’。”

袁梦说,这本“小红书”是陈列馆班组成员人手一本的“必备品”,也是每一位新进讲解员首先要烂熟于心的工具书。


朱润介绍说,陈列馆有一份通用的讲解词,一般讲半个小时结束。但是,在这份讲解词的背后,讲解员往往需要准备更多的补充内容,也许是小故事,也许是人物背景资料。因为,如果接待的团体参观者人数过多,两个讲解员会实时分工,一个带领参观者走正常路线,一个则倒着走。一旦前一批参观者在某个地方停住了,带领后一批参观者的讲解员就必须也停下来,在一个位置持续讲解内容。

“补充内容越多,心里就越是有底。站在展板前,不论是讲五分钟还是半个小时,讲解员都不会发怵。”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陈列馆班组成员经常聚在一起,查找史料、完善讲解词,还定期开展读书交流会、撰写学习心得,每个人的笔记本上都是密密麻麻的字。大家还把每一次的讲解都当成一次学习,因为参观者也是“老师”。袁梦说,讲解不是一味地背讲解稿,而是和参观者的交流。在相互交流中有反馈,才能知道如何修改更好。

“有时候,观众会在互动中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看法。工作结束后,我们就会带着这些问题查阅资料,丰富相关的知识面。还有一些老上海人比我们更了解当时的工人运动历史,他们会和我们分享一些当年有意思的故事,我们考证后也会把这些内容加进讲解材料,让讲解变得更加丰富。”袁梦说。


来自农田的赤脚板印、

走出小山村的布鞋印、

走在大马路上的皮鞋印……

这列镌刻在陈列馆天井地坪上的脚印,

讲述的是中国工人阶级

自诞生到成长壮大的恢宏历史,

何尝不是陈列馆班组

全心全意守护中国工人运动历史,

用实际行动践行工人运动时代主题留下的

坚实足印。

上观号作者:上海静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