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掩埋现金至土中,才能解冻账户?(引题)

警惕“埋包转赃式”电诈套路(主题)

人民公安报记者 吴艺 通讯员 宋一江

“刷单兼职”吊胃口,“院线分红”骗入局,更为荒唐的是,最后竟然以“解冻账户”为由,远程操控受害人将现金埋入指定地点进行转移。近期,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破获一起“传统刷单话术+新型‘埋包转赃’”式的电信网络诈骗案,抓获前来取钱的犯罪嫌疑人乔某。

4月19日上午,市民方女士向静安分局石门二路派出所报案,称其被骗10余万元。方女士自述,4月3日其在招聘平台发布简历后,很快有陌生人以“网络公司HR”身份通过微信联系,声称提供“无风险刷单兼职”。在对方高返利、操作简单的话术诱导下,方女士下载了一款聊天软件,自此落入对方设计的骗局。

诈骗分子首先安排小额刷单任务,初期几笔百元投入均能快速返利,方女士在获得百余元收益后逐渐放松警惕。当累计投入数千元后,准备提现时,对方以“系统故障”等为由冻结账户,并抛出需要连续完成10单起刷的“中级任务”,每单金额提升至近千元。方女士照此办理后已投入3万余元,之后又在“完成任务才能解冻资金”的胁迫下,追加刷单20余笔。

随着受害人资金见底,诈骗话术再次升级。对方以“刷电影票房赚分红”为由,要求改用现金线下交易,声称“防止平台监管,必须将现金密封埋藏”。

4月16日,方女士为取回被扣押的本金,在上海市闵行区2处隐蔽地点埋藏数万元现金。4月19日,当诈骗团伙继续索要第二笔现金时,濒临崩溃的方女士报警求助。

接报后,静安分局立即组织精干警力展开调查。在此期间,联系方女士的诈骗分子甚是狡猾,埋钱地址一变再变,交易地点从浦东、奉贤一路变更至江苏昆山,最终定在松江区某新修路段。

因地处偏僻,办案民警启用警用无人机。与此同时,警方围绕埋包区域,在地面部署警力展开布控。4月19日15时许,犯罪嫌疑人乔某前来取钱时,被民警抓了个正着。抓捕乔某过程中,另一起电诈案的受害人张先生也携带12万元现金前来“埋包解冻”,幸被现场民警及时拦截。

经查,乔某系“跑分洗钱”链条的底层“背包客”,受雇于境外人员,其在明知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情况下,仍有偿协助转移赃款。据其交代,诈骗团伙成员通过境外聊天工具进行远程操控;地面人员分为踩点组、埋包组、转移组,各组之间单线联系。

案件中,诈骗分子针对年轻群体设计话术陷阱——从兼职刷单、影视投资到网络赌博等,最终都引向通过现金埋包达到转移赃款的终极骗局。

目前,犯罪嫌疑人乔某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之中。

面对不断翻新的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市民应筑牢“三道防线”:

一是强化个人信息安全屏障。求职、社交等场景中切勿随意泄露个人简历、通信方式等信息。二是认清刷单行为本质。凡以点赞返现、兼职垫付等名义要求资金流转的,均属违法犯罪行为,所谓高额返利不过是诱饵。三是警惕“埋包”类新型骗局。此类犯罪利用受害人挽回损失的心理,以解冻账户、补缴税金等话术诱导线下现金交易,实则通过制造“沉没成本”实施深度捆绑。一旦察觉异常,应立即中止操作并及时报警,切忌因“不甘心”陷入连环骗局。

来源:人民公安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