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号是印巴停火协议生效的第二天,克什米尔实控线附近表面上风平浪静,但双方军队枪口相向的架势,就像火药桶上的导火索。谁能想到,就在停火前24小时,印度还对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附近的军事基地发动空袭,无人机群像蝗虫一样往巴方阵地扑。可让印度没想到的是,巴基斯坦军方这次直接给了他们一个下马威——除了击落5架印度战斗机,还把84架无人机全打了下来,残骸堆得像座小山。


这场仗打得相当蹊跷。巴基斯坦三军公共关系局主任乔杜里爆料,印度早在7号晚上就急吼吼地请求停火,可巴基斯坦却坚持“先还手再谈”。直到10号双方又干了一仗,印度再次服软,巴方才松口。这事儿乍一听有点矛盾,毕竟巴基斯坦之前一直喊着要克制,怎么突然就硬气起来了?说白了,巴基斯坦这是在等一个“师出有名”的机会。你印度先动手打我,我反击之后再谈停火,既能在国际舆论上站稳脚跟,又能让国内民众看到政府的强硬态度。而且从军事角度看,巴军击落84架无人机和5架战斗机的战绩,足以证明他们在技术和战术上占了上风,这时候停火,反而能把印度架在“求和”的尴尬位置上。

但停火协议达成后,莫迪政府的态度却让人摸不着头脑。印度方面明确表示,这次停火只是军事指挥官之间的对话,不会涉及政治层面。莫迪的国家安全顾问和外长苏杰生,连巴基斯坦高层的面都没见。这就意味着,所谓的停火协议,不过是双方军队暂时放下武器喘口气,根本没解决克什米尔问题这个死疙瘩。印度这招“军事停火、政治孤立”的套路,说白了就是想把巴基斯坦摁在谈判桌上,却又不想给任何实质性的让步。更绝的是,印度还放出风声,说未来可能会继续对巴基斯坦境内的“恐怖分子营地”采取行动,这分明是在为下一次冲突埋雷。

克什米尔问题闹了几十年,表面上看是领土争端,实际上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南亚次大陆的主导权之争。这一轮冲突的导火索,是印度把克什米尔恐袭事件的锅扣在巴基斯坦头上,但明眼人都知道,印度早就想借着这个机会削弱巴基斯坦对克什米尔的控制。可让印度没想到的是,巴基斯坦空军这次表现得异常强硬,7号的空战直接把印度空军的底裤扒了下来。印度号称“世界第四”的空军,开战三天就被打掉10架飞机,飞行员被俘的视频全网疯传,连美国都跳出来查是不是自己卖的F-16战机雷达被巴军破解了。这种情况下,莫迪就算心里再不服气,也只能先认怂,不然真打下去,印度的脸就丢大发了。

不过,印度绝不会这么轻易认输。新德里那帮政客心里清楚,克什米尔问题一天不解决,他们和巴基斯坦的梁子就结死了。虽然这次吃了败仗,但印度总体国力摆在那儿,只要缓过劲来,肯定会卷土重来。莫迪拒绝和巴基斯坦展开高层对话,就是摆明了要“卧薪尝胆”,等攒够了力量再找场子。更值得警惕的是,印度军方已经开始反思作战失利的原因,尤其是装备兼容性和指挥系统的问题。如果他们真能解决这些短板,未来巴基斯坦面临的压力只会更大。

对巴基斯坦来说,这次虽然打了胜仗,但绝不能掉以轻心。印度的停火只是缓兵之计,说不定哪天就会撕毁协议再次进攻。而且莫迪政府一直想通过“混合战争”手段,比如无人机袭扰、舆论战甚至扶持代理人,来瓦解巴基斯坦的主权。巴基斯坦必须保持高度戒备,同时在国际上争取更多支持,尤其是在水资源分配和克什米尔问题上,要把印度的霸道行径曝光在全世界面前。毕竟,在这个弱肉强食的国际丛林里,光靠拳头硬还不够,还得会用舆论武器保护自己。

这场印巴冲突就像一场没有剧本的戏,谁也不知道下一幕会演什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只要克什米尔问题不解决,南亚次大陆的火药桶就随时可能爆炸。而夹在中间的普通老百姓,只能在战火中祈求和平,却不知道这场由政客和将军们主导的博弈,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画上句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