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补?这是啥意思啊?候谁的补啊?”在1945年6月召开的中共七大上,陈赓当选为候补委员后,直接向毛主席提出了这样一连串的疑问,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忍俊不禁,毛主席也被他问得哭笑不得。
陈赓风趣幽默的个性,深得人们的喜爱。陈毅元帅曾经这样评价他:“陈赓就像一块磁铁,他总能用他的幽默吸引大家,把大多数人团结在一起,共同投身于革命。”
而这一次,陈赓的风头却被别人抢了去,当陈赓问完问题后,聂荣臻紧接着说了一句话,引得在场的人哄堂大笑。陈赓也摸了摸头,露出了憨厚的笑容,整个会场的气氛因此而变得轻松起来。
陈赓
陈赓出生在湖南湘乡,与毛主席的故乡韶山相隔不远。因此,他们两人常以“老乡”相称,关系十分亲近。早在1921年,陈赓就离开了湘军,开始在湖南铁路局工作。但他私下里最喜欢的还是参与反帝革命活动,并时常去毛主席创办的“自修大学”学习。
那时,毛主席已经提出了“工农结合”的思想。陈赓渴望有机会能亲自向毛主席请教。有一天,陈赓去贡院东街办事时,偶然发现了一家书店。他随手拿起一本《新青年》翻阅,发现主编竟然是毛主席,于是他决定立刻去拜访毛主席。
当陈赓推开新民学会的大门时,他看到一群青年学子正聚精会神地围坐在一位身材高大的“长袍先生”周围,讨论着什么。陈赓猜测,这位“长袍先生”一定就是毛主席。
陈赓
于是他拨开这群青年学子,一个箭步走上前去,拉着毛主席的胳膊,好一顿“拍打”道:“累死我了,我可算找到先生您了,我是陈赓,湖南湘乡人!”
毛主席看着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陈赓,询问他来访的目的。陈赓激动地说:“我刚看了您的书,深受启发。我想跟着您学习,成为您的追随者。”说完,他示意毛主席他口渴了,毛主席立刻递给他一杯茶,看着他一口气喝完。
在随后的交谈中,陈赓表达了他对毛主席“工农结合”思想的赞同,毛主席则回应说:“你能赞同这一观点,说明你也是一个有远见的人。”听到这样的夸赞,陈赓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
毛主席
交谈中,陈赓还提到他与毛主席是校友,都曾在湘乡市东山高等小学读过书。毛主席听后笑着说:“那你别叫我先生了,就叫毛泽东同学吧。”虽然毛主席这么说,但陈赓对毛主席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他从未以“同学”来称呼过毛主席。
陈赓在1924年进入黄埔军校学习,并在毕业后留校担任连长。他一心想要拯救中国,但面对国民党的白色恐怖和蒋介石的追杀,他不得不一边与敌人周旋,一边秘密营救被关押的我党人员。在1933年,陈赓不幸被国民党抓捕入狱。
蒋介石曾多次亲自出面劝降陈赓,希望他能加入国民党。但陈赓将军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拒绝了蒋介石的邀请。他坚决表示自己不会与虎谋皮,不会为国民党做事。
毛主席
经过党组织的极力营救,陈赓将军终于摆脱了国民党的囚牢,踏入了中央红色区域。
1943年的延安,整风运动进行得如火如荼。有一天,毛主席在抗大做报告,由于报告内容颇为冗长,加之天气炎热,听众们难免感到有些困倦。陈赓坐在台下,开始是抓耳挠腮,后来更是东张西望,这些小动作自然没能逃过毛主席的眼睛。
毛主席注视着陈赓,只见他霍然起立,径直走向主席台。毛主席好奇地问:“陈赓同志,有何急事?”陈赓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毫不客气地拿起毛主席的茶杯,一饮而尽,然后抹了抹嘴巴说:“天气太热,借先生一口水解解渴。现在没事了!”
陈赓
这一举动立刻引来了在场同志们的哄堂大笑,毛主席也忍俊不禁,跟着大家一起笑了起来。他深知陈赓的幽默和细心,明白他这么做是为了让大家提振精神。
同年年底,陈赓进入延安抗大学习,与陈锡联成为了同班同学和支部成员。尽管两人在军中的职务相差悬殊,但在学习之余却打得火热,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友。年近四十的陈赓依然保持着孩子般的童心,经常带着陈锡联到处串门,拜访各位领导。
他们最常去的就是朱老总的家。朱老总住的窑洞前有一棵苹果树,这可成了二陈的“目标”。每次去拜访朱老总,陈赓都会派陈锡联先去敲门,而自己则趁机敲打苹果树,将苹果震落。等到苹果差不多都掉下来了,陈赓才敲门进屋,假装偶遇陈锡联一样:“锡联老弟呀,你也在这儿啊!”
陈赓
接着,他们便与朱老总进行交谈。临出门时,陈赓总是“惊讶”地发现地上掉了许多苹果,然后故作惋惜地说:“老总,树上的苹果都掉下来了,好可惜啊。”朱老总见状,总是大方地挥手说:“既然掉下来了,你们就捡回去吃吧。”
于是,二陈便满心欢喜地将苹果捡满口袋,带回去享用。等到苹果吃完了,他们就再次“光顾”朱老总的家,重复之前的“戏码”。
在中共七大的会议上,陈赓在众人的推举下成为了中央候补委员。在会议即将结束之际,当所有人都沉浸在抗日战争胜利的喜悦中时,陈赓却突然站起身来向毛主席发问:“主席啊,你让我候补什么?又是候谁的补呢?”
陈赓
毛主席早已习惯了陈赓的幽默和直率,他微笑着准备回答这个问题。然而就在这时,聂荣臻却抢先接过了话茬:“你这是屁股上插党参——候(后)补啊!”此言一出,立刻引发了全场的哄堂大笑。大家在欢声笑语中期待着和平真正到来的那一天。
除了与毛主席开玩笑之外,陈赓还捉弄过彭德怀元帅。有一次,彭德怀批评了一位自掏腰包为他改善伙食的同志。
陈赓得知后觉得这样做有些不妥,可能会伤害到同志间的感情。为了提醒彭德怀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陈赓特意邀请他吃饭并为他准备了一盆白水萝卜。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在吃饭的时候陈赓却故意躲起来吃鸡,这让彭德怀感到非常生气。他质问陈赓为什么要这么做,而陈赓则故作委屈地回答说:“给你吃好的你要骂人嘛,所以不敢给你吃好的了。”
听到这个回答后彭德怀立刻反应过来原来陈赓是在借此机会点醒自己之前的行为确实有所不妥。经过这次颇具教育意义的闹剧之后彭德怀对待同志的态度确实改变了许多不再像以前那样暴躁和严厉了。
1955年,陈赓荣获大将军衔,同时被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这是对他多年来为党和国家做出的卓越贡献的认可。
陈赓
随后的一年,陈赓大将再次获得殊荣,出席了党的八大并当选为中央委员,这进一步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他的信任和器重。1958年,他出任国防部副部长和军事委员会委员,为国家的国防事业继续贡献力量。
1961年,陈赓大将因长期劳累和压力,选择前往上海进行疗养,希望能恢复健康,继续为党和人民服务。但不幸的是,在同年的三月份,这位58岁的英勇大将因心脏病突发,经抢救无效,在上海的疗养院中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陈赓大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也能用幽默和风趣给战友们带来欢笑和放松。他的这种精神提升了士气,也让人们看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
毛主席
他的离世,让无数人感到惋惜和悲痛。但陈赓大将的精神和贡献,将永远被我们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