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参考消息网援引法新社报道,中国欢迎多位拉美领导人和官员到访北京。报道称,近年来,北京加强了与拉美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合作。三分之二的拉美国家加入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已成为巴西、秘鲁和智利等国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会见了古巴外长罗德里格斯、委内瑞拉外长希尔、秘鲁外长斯基亚莱尔和乌拉圭外长卢贝特金。王毅对乌拉圭外长卢贝特金表示,中方愿同全球南方国家一道,捍卫多边主义,维护自由贸易。他还对委内瑞拉外长希尔说,中委双方要统筹推进农业、贸易、能矿等各领域合作。
港口(资料图)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时表示,中方同拉方领导人形成了广泛共识,为中拉关系长远未来描绘了发展蓝图,提供了战略指引。中方愿同拉方一道,共同做好落实,以团结协作应对国际风云变幻,以互利合作共谋发展繁荣,造福中拉人民和国际社会,开创中拉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
截至2024年底,全国开设西葡语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分别从2000年的12所和4所扩展至104所和43所。西葡语专业的蓬勃发展一方面为中国拉美研究注入了新生力量,另一方面则为拉美研究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后备人才。2000年以来,国内新开设的拉美研究机构中有95%集中于高校,西葡语专业教师成为拉美研究的天然主力。据统计,全国从事拉美相关研究的人员已从2000年的不足100人发展到目前的逾1000人,其中大多数是“80后”和“90后”。
港口(资料图)
专家表示:“和20年前我们第一次开展的‘中国人眼中的拉丁美洲’调查结果相比,这次的结果表明中国人对拉美的认知更加全面了。足球最容易被提及,这一点没有发生变化。有变化的是,热情、奔放、乐观等关键词被更多提及,这表明随着中拉关系的密切和中拉人文交往的频繁,中国人对拉美的认知已经从物质层面上升到对拉美人内在精神的了解。”
据参考消息报道,12日,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抵达北京,参加于13日举行的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同日,哥伦比亚总统府发表声明,该国总统古斯塔沃·佩特罗确认哥伦比亚将加入中国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佩特罗表示,加入该倡议的目标之一是成为美洲、亚洲和欧洲之间的技术桥梁。“我们将签字加入‘一带一路’。拉丁美洲和哥伦比亚都是自由、主权和独立的,我们与世界上任何民族建立的关系都要建立在自由和平等的基础上。”佩特罗说。
论坛的召开时间早已确定,巧合的是,中美贸易会谈取得一定的积极成果。在中国坚决反制美方,促使其调整策略后,此时拉美国家的积极参会更显得意味深长。就在出访前不久,巴西总统卢拉还明确表示,中方坚定有力反制令人钦佩。巴西总统卢拉此次访华旨在推动中巴双边关系迈向更高水平,当前两国关系已提升至共建命运共同体的新高度。王友明指出,此次访问具有双重重要背景。
港口(资料图)
拉美地区区域一体化进程展现出积极发展势头,人口规模优势下具备较大的市场空间,矿产资源丰富、农业发达,地区内对加强绿色经济、数字经济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探索具有普遍共识。中国与拉美政治关系呈现稳步推进、提质升级态势,中拉经贸合作在政治互信持续深化驱动下全面升温,双方围绕贸易投资、金融创新、科技研发及绿色转型等重点领域开展深度协作,凭借资源互补性进行产业链精准对接,双边投资具备向纵深方向进一步发展的广阔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