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烈日高悬,热浪袭来,这时来一碗沁人心脾的桂林水果清补凉,无疑是对抗酷暑的绝佳选择。

在叠彩区驿前街的路口,有一家名为“逗豆”的甜品店,店中的清补凉凭借丰富的配料和独特的风味,成为了夏日里众多食客的心头挚爱,为被暑气包裹的城市增添了一抹清凉。

★推荐理由★

一勺入口 满满都是惊喜



这家店的清补凉配料超丰富,有椰奶冻、西米、芋圆、西瓜、芒果、哈密瓜,还有软糯的绿豆、薏米。每一勺挖下去,都能感受到不同的口感,冰冰凉凉的,瞬间驱散暑气,夏天吃简直太爽了!

——家住芦笛苑的黄女士

★记者探店★

用料实在 顾客交口称赞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观音阁驿前横里的逗豆甜品店。店铺外观简约,黄底色的招牌搭配蓝色字体,远远望去,就给人一种清爽之感。走进店内,面积虽不算大,但十分整洁。门口和店内各摆放着两套桌椅,营造出舒适惬意的氛围。

记者到店时正值午后,这是一天中最炎热的时候,然而店内却不断有人前来打包甜品。“老板,来份8块的清补凉!”“好嘞,稍等!”老板热情地回应道。只见她手脚麻利地在柜台间穿梭,脸上始终挂着亲切的笑容。



记者与老板交流得知,小店每天早上10点开门营业,一直坚守到凌晨2点,为不同时段的食客提供清凉慰藉。除了招牌清补凉,店里的绿豆沙也备受食客欢迎。同时,玉米糖水、椰汁西米露、烧仙草等夏日消暑佳品也一应俱全。价格十分亲民,清补凉8到10元一份,其他的甜品大都在4到6元不等,无论是学生还是上班族都能轻松消费。

“我们家清补凉的配料都是当天现做现切的,保证新鲜。糖水都是用的冰糖和红糖调制的,不含任何添加剂。”老板介绍道,眼里满是对自家甜品的热爱与自信。说着,她便现场为记者制作了一份水果清补凉。



只见老板先在碗里放入切得大小均匀的新鲜西瓜、哈密瓜、芒果等水果,接着加入煮得恰到好处的西米、芋圆、绿豆、薏米、红豆、银耳、凉粉、仙草等小料,再舀上一大勺嫩滑的椰奶冻,随后撒上葡萄干、蜜枣,最后浇入满满的冰沙糖水,一碗色彩缤纷、料多到快满出来的清补凉就呈现在眼前。

记者轻轻挖上一勺,入口瞬间,浓郁的糖水裹挟着水果的清甜在舌尖散开,多汁的果肉带来满满的满足感。西米软糯有嚼劲,与其它配料相互融合,口感丰富且层次分明,暑热瞬间消散,只留下满口清凉与满足。采访期间,店里的其他顾客也纷纷称赞:“这家店的甜品用料实在,味道正宗。”

★小店故事★

用热爱传递夏日清凉



18岁那年,来自阳朔的刘伦平初次来到桂林打工,在一家糖水店开启了她的职业生涯。彼时,她总爱站在灶台旁,眼睛紧紧盯着老师傅熬煮糖水、切配水果的动作,聆听着木勺搅动瓷碗时发出的清脆声响。尤其是在盛夏时节,一碗清补凉带来的清凉之感,总能迅速平复她内心的燥热。

2015年左右,当刘伦平得知原店主打算歇业时,创业的想法便在她心中逐渐萌生。由于她从小就喜欢吃清补凉,也为了能做出最地道的糖水,她开始走访桂林大大小小的糖水铺,详细记录下每家店独特的配方与制作工艺。回到厨房后,她便一头扎进去钻研:如何精准把控绿豆熬煮的火候,使其既沙软又不至于煮烂;怎样煮出Q弹且软糯的西米;为了找到最清甜的椰奶配比,她反复调试了十余次,常常在厨房里忙碌到深夜。经过不懈努力,最终,“逗豆”甜品店顺利开业了。

开业初期,小店门庭冷落,顾客寥寥无几,但刘伦平始终坚守品质底线。她坚持每天清晨去市场挑选最新鲜的水果,芋圆、西米都是现煮现切,糖水更是用冰糖与红糖按比例精心调配。“我希望每一位顾客品尝每一碗清补凉时,都能感受到我的诚意。”她时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渐渐地,凭借扎实的食材用料和独特的风味,小店积累起了良好的口碑。无论是寒冷的冬天,还是炎热的夏天,都有不少食客为了品尝清补凉而专程前来。

如今,逗豆甜品店已经走过了近十个年头,生意最红火的时候,一天能卖出近300碗清补凉。然而,刘伦平依旧保持着创业之初的那份热情。从青涩的学徒成长为甜品店主,她用热爱熬煮出一碗碗清凉可口的糖水。谈到未来规划,她向记者表示:“我打算把‘逗豆’打造成一个特色品牌,让更多人了解到,一碗清补凉里不仅蕴含着美味,更承载着桂林人的夏日记忆。”

来源|桂林晚报(记者刘琪)

桂林市融媒体中心出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