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特朗普开启第二任期的第一次中东出访,顺着沙特、卡塔尔、阿联酋的路线,一国一国签协议、收礼物、拍照片。中东三国用三板斧,把特朗普安排得明明白白。
第一斧是“用钱说话”。
在沙特,特朗普签下了一份金额高达1420亿美元的军售协议。协议内容包括C-130运输机、精密导弹、防空雷达系统以及技术转让条款。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亲自主持仪式,白宫称这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防务合作”。
卡塔尔跟进得很快。卡塔尔航空下单购买210架波音宽体飞机,总价值960亿美元。波音公司当天发布声明,这笔订单是其“商业运营史上最大单笔交易”。特朗普随后发表讲话称,“这是卡塔尔对美国经济的信任,也是美企全球竞争力的证明”。
阿联酋压轴出场,承诺将在十年内向美国投资1.4万亿美元,资金将流入能源、高科技、数字基础设施和教育板块。这一承诺金额,约等于当前中美年度双边贸易额的一半。
这些数字可能未必全都能变现,但对特朗普来说,现实与预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数字本身要大,够用来开发布会、刷社交平台、撬动美国国内媒体的话题焦点。
第二斧是“嘴上哄着”。
这次中东之行的行程安排,被美媒形容为“为特朗普量身打造的外交舞台”。沙特安排了金马开道、紫毯铺地;卡塔尔出动骆驼护卫队,机场接机仪式加上音乐编队;阿联酋则在总统府前表演甩头长发舞,特朗普满脸兴奋地挥手致意。
在公开讲话中,三国元首几乎都用了一样的语气表达对特朗普的欢迎:感谢其推动美国经济强劲、支持本国基础建设、为地区安全作出贡献。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以色列此次完全没有被安排在行程内。作为美国传统最亲密的盟友,以色列对特朗普跳过访问表示不满。据《路透社》透露,以色列私下曾试图安排会谈,但未能得到回应。
特朗普一边在中东享受高规格接待,一边在演讲中连连强调“这次访问只有合作与投资”。这种说法在国内引发不小争议,但在特朗普的支持者中收获满堂彩。
第三斧则是“送到心坎上的礼”。
卡塔尔在会议后宣布,将赠送特朗普一架波音747-8型豪华飞机,价值约4亿美元。这架飞机将被改装为新一代“空军一号”,并计划在特朗普卸任后转为“特朗普总统图书馆的移动指挥中心”。
美国民主党人对此表达强烈不满。众议院监督委员会发函质疑该行为是否违反《外国薪酬条款》,并要求司法部评估该行为对安全的潜在影响。《时代》杂志指出,这是美国总统在任期间;首次接受来自外国的大型高值资产,可能对总统判断形成干扰。
特朗普本人对此并未正面回应,仅表示“这是一份充满诚意的礼物,我们会妥善使用”。与此同时,他的竞选官网上已挂出“阿拉伯朋友支持特朗普”的横幅图。
除了飞机,他还接受了一枚象征友谊的纯金奖章、三套定制奢华长袍以及一组用于竞选广告的专属宣传视频。视频由阿布扎比一家传媒公司制作,画面内容包括美军战机起飞、走红毯、各国元首握手等镜头。
美方并未公布这组视频的传播用途;是否违反竞选资金法规,但部分美国媒体指出,这些内容将会在特朗普的连任广告中高频出现,并可能被用于下阶段的电视投放。
而在这场盛大“中东巡演”背后,美国传统外交体系却正处于某种被搁置状态。
以色列公开表示担忧。此前,美国曾悬赏1000万美元捉拿叙利亚临时政府负责人沙拉。如今,沙拉在沙特与特朗普进行了闭门会谈,特朗普当场宣布解除对叙利亚的全部经济制裁,并希望推动叙利亚与以色列“尽早对话”。
特朗普此举被以色列媒体解读为“背后捅刀”。《耶路撒冷邮报》撰文称,以色列已正式向白宫表达“高度不满”,并质疑美方是否仍维持中东安全基本立场。
除了叙利亚问题,胡塞武装也是焦点。三个月前,美国还在红海打击胡塞阵地;现在,特朗普宣布“美方已与胡塞达成互不攻击谅解”。根据白宫通报,这一协议只对美国有效,不包含以色列目标。
胡塞随后发起对以色列的空袭,导弹落入特拉维夫以南的工业区。以色列官员表示,“特朗普对胡塞的单方面宽容,已严重影响地区安全稳定”。
中东三国的策略很明确——通过投资和礼遇锁定特朗普的注意力,推动各自的外交议程。在这一轮“交易式外交”中,特朗普收获了可观的声量和选战素材,而美国的传统盟友,却逐渐被边缘化。
这趟访问最终是否能产生长期成果,目前没有答案。但可以确认的是,在沙特、卡塔尔、阿联酋的铺排下,特朗普找到了一个让自己“被需要”、被赞美、被热捧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