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滦国家矿山公园正门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唐沙砂 ■刘月 胡亚坤

当晨曦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开滦国家矿山公园“世纪追梦”雕塑上,历史的厚重与现代的活力交织出一幅绝美的画卷。这里,曾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如今,正以崭新的姿态在文旅热的浪潮中绽放出独特的光芒,成为唐山乃至全国文旅融合的璀璨明珠。

01

解码基因 挖掘优秀厚重文化资源

走进开滦国家矿山公园,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高大的梧桐树下,金达咖啡屋散发着浓郁的香气,游客们在这里品尝着别具一格的“蜂窝煤”甜品和“煤渣”咖啡,这些创意十足的美食,不仅满足了味蕾,更让游客们在享受中感受到了工业文化的独特魅力。

开滦国家矿山公园,这片曾经的工业热土,如今已华丽转身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在这里,游客们可以亲身体验“井下探秘游”,深入地下,感受矿工们曾经的辛勤劳作;可以在博物馆中,看到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龙号机车,聆听它背后的故事;还可以漫步在百年达道,感受历史的沧桑巨变。

“五一”假期,开滦国家矿山公园接待游客4万余人次,同比增长40%,收入同比增长30%。这一成绩不仅彰显了其作为唐山文化旅游新地标的强大吸引力,也体现了其在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文旅融合发展方面的卓越成就。在文旅热的浪潮中,开滦国家矿山公园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创新的文旅发展模式,成为文旅融合的生动践行者。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开滦集团始建于1878年,是洋务运动中兴办最为成功的民族实业企业之一。历经147年的风雨历程,企业从未搬迁,经营从未中断,始终屹立在中国工业发展的前沿。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开滦不仅为国家建设贡献了大量煤炭资源,还留下了极具典型性和稀有性的遗址遗存,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见证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历程。从洋务运动时期的艰难起步,到新中国成立后的蓬勃发展,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转型升级,开滦始终与祖国共命运,同时代共发展。在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三个重要历史阶段,开滦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开滦国家矿山公园管理中心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开滦文化具有独特优势,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恰逢其时。开滦完整地保存着历史遗留档案和珍品,为研究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史留下了宝贵财富,是取之不尽、无可替代的文化“富矿”。

开滦国家矿山公园,正是文化自信在基层实践中的生动体现。

02

创新模式 塑造开滦特色文旅品牌

在“开滦1878文化创意园”,工业风的红砖墙上爬满绿藤,曾经的机车修理车间变身“开滦小剧场”。夜幕降临,大型沉浸式歌舞剧《百年追梦》在此上演,矿工用铁镐击打岩壁的节奏化作鼓点。观众席上,00后大学生张阳眼眶湿润:“中华世纪坛青铜甬道上镌刻的文字,在此时突然有了温度!”

在开滦这片充满历史底蕴的土地上,文化产业正以一种独特的姿态蓬勃发展,将工业文明与艺术之美完美融合。他们依托百年工业遗存,坚持“保护为主、修旧如旧”原则,通过创意策划与科技赋能,打造了“八馆一院、两园一镇”的工业博物馆群落。将文创产品开发、研学旅游、红色教育等多元业态融合,推动开滦文旅产业从文化事业单轮驱动向“事业+产业”双轮驱动跨越。


中国铁路源头博物馆

2023年至2024年,园区投巨资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在保留历史记忆的同时,对老厂房建筑群进行业态创新。打造出惕励馆(开滦书画院)、开滦小剧场、百年评剧馆(冀东文艺三枝花传承基地)、工人消费合作社(矿工食堂)、直方馆、畅意馆、格致书馆、金达咖啡屋等八大主题功能区,成为传统工业文明与现代艺术碰撞的独特空间。

静静伫立的惕励馆(开滦书画院),仿佛是一座百年墨香的殿堂,诉说着开滦的历史。馆内永久陈列着《惕励:百年开滦历史墨存信札展览》,以“老信札里看中国”为核心,展出了跨越三个世纪的246件信札、书法、绘画精品。这些作品不仅记录了唐廷枢、周学熙、梅贻琦等历史名人的往来信件,更承载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自强之路。信札中的笔触与墨香,让游客感受到历史名人的家国情怀,体味中国近代工业自强不息的崛起之路。


中国铁路源头石碑和“零公里”纪念碑

与此同时,馆内展示的36幅开滦员工创作的大型书画作品,以艺术的形式再现了企业百年的奋进历程,让参观者在墨香中感受开滦的坚韧与奋进。从惕励馆的墨香中走出,步入直方馆,这里则是煤矿艺术的现代表达。直方馆集中展示了308件由全国煤矿职工创作的书法、美术和摄影作品。书法作品中,既有遒劲有力的安全生产标语,也有歌颂矿工精神的诗词;绘画作品用水墨和油画的细腻笔触,描绘了绿色矿山的生态新貌和采煤现场的机械美学;摄影作品则捕捉了井下作业的真实场景与矿工生活的温暖瞬间。这些作品不仅呈现了煤炭行业的科技创新和绿色转型成就,更传递出矿工群体的坚韧与情怀,为近代工业文明增添了艺术注解。


开滦小剧场

沿着园区的小径漫步,不远处便是由老厂房改造而成的开滦小剧场。这里可预约观看展现百年开滦发展历程的大型历史歌舞剧《百年追梦》。该剧以开滦工人阶级“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为主线,沉浸式演绎企业的百年沧桑与奋进史。2025年新增的开滦曲艺社“相声专场”,用幽默诙谐的语言传递矿工文化,深受观众喜爱。在这里,历史与现代交织,艺术与工业共鸣,让观众在沉浸式的体验中感受开滦的百年追梦之旅。

在开滦小剧场的余音绕梁中,转身便是冀东文艺三枝花传承基地。这里,评剧的婉转唱腔袅袅不绝于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剧在此焕发新生。由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罗慧琴领衔教学,已培养出百余名戏曲新秀,并多次登上央视舞台。基地每周开设培训课程,不定期举办小演员汇报展演,让传统艺术在现代生活中生根发芽。景区新增评剧艺术科普互动,游客可以体验评剧研学,穿上戏装,学唱评剧,与小评剧学员互动拍照,或预约观看评剧表演。非遗传承与现代潮玩的结合,吸引大批年轻游客前来打卡,体验别具一格的潮流工业风。

从冀东文艺三枝花传承基地的戏曲余韵中走出,沿着园区的小路继续前行,便来到了金达咖啡屋。这里以开滦英籍总工程师金达命名,复刻了老唐山的“洋派”生活。游客可以在这里品一杯咖啡,回溯百年前中西文化交融的独特印记,感受英式建筑与工业历史的浪漫对话。在这里,历史与现代交织,文化与生活相融,为游客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文化体验空间。继续沿着园区的小路漫步,便来到了工人消费合作社。工业风主题餐厅“矿工食堂”还原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场景,提供唐山矿大包子、红烧肉等特色餐食,蒸汽氤氲中裹着几代煤矿人的烟火记忆。文创区陈列着近200种开滦主题文创产品,从“龙号机车”模型到开滦大账本,让游客将文化记忆带回家。在这里,游客不仅能够品尝到地道的矿工美食,还能通过文创产品将开滦的文化记忆带回家。

03

凭风借力 在文旅浪潮中绽放工业文明之光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文旅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近年来,各地政府充分发挥地域特色,增加文旅优质供给,在积极促进生活服务消费的同时,增加了消费者的获得感。河北省凭借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吸引了众多周边游客。


“品味百年唐山工业文明找寻英雄城市精神基因”大型研学活动

去年以来,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发展具有开滦特色的文化产业,充分运用创新思维激活矿业遗产保护,坚持“保存与展示”“改造与再利用”“提炼与创新”相结合,探索形成了特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的发展模式。不断提升特色研学品牌。以市场为导向,调整提振研学市场营销策略,完成《开滦密码》《追寻矿魂》研学课程提升,创意开发“博物馆奇妙日”研学活动。与西南交大、唐山师范学院、英才教育集团等多所院校达成长期合作意向。与唐山市文旅、教育系统联合开展“唐山七个第一”“开学第一课”主题研学活动;强化以“工业文明”和“红色经典”为核心的研学精品线路宣传推介,全年接待清华、北大、清华附中、北京101中学、美国艾奥瓦州高中生、唐山市内中小学生2.5万人,研学收入同比增长20%。

深耕工业遗产资源,高密度开展文化研究。组织参与开滦历史文化专题研究8项,翻译英文资料10项,搜集入库藏品57件,整理赵各庄矿工资卡片4万余张,整理展出包括中国、日本、俄国、波兰、英国、法国和比利时在内的7个国家生产的铁轨29根。受邀参加盛宣怀诞辰180周年学术研讨会,与天津大学等高校学者就唐廷枢及开滦历史研究进行交流。“开滦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入选国家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典型案例,开滦博物馆入选全国总工会100个红色工运展馆名单。培塑专业宣传讲解品牌。坚持讲训结合,优化服务流程,高品质完成定点讲解。创新志愿者讲解模式,招募志愿讲解员110人,充实到志愿讲解、IP形象扮演、咨询引导等岗位中,累计服务时长1200多小时,提升了游客满意度,成为宣教工作新亮点。拓展小小讲解员训练营内容,至今已办班34期,累计培训小讲解员1193名。

2024年,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创下亮眼成绩单:园区成功晋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知名度、美誉度和客流量显著提升。以此为契机,策划铁路原点少儿模特大赛、春日诗会等系列宣传活动9类16项,涵盖学术交流、专展临展、主题研学、摄影走秀等内容。创新博物馆展示方式,创编展陈与演艺相结合的沉浸式讲解,为游客提供新体验。如今的开滦国家矿山公园,不仅拥有厚重的文化积淀,也具备了传播优秀文化的理念、场景和影响力。

04

未来可期 擦亮文旅“金字招牌”

展望未来,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将继续推动园区新业态、新场景提档升级,完善“八馆一院、两园一镇”的业态布局,建设高品质的开滦“会客厅”,擦亮开滦文旅产业的“金字招牌”,彰显唐山工业摇篮的独特魅力。

“当下以及未来,打造5A景区和工业研学品牌是关键。依托前期经验,将加大节庆活动策划力度,保持景区热度。”开滦国家矿山公园管理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开滦国家矿山公园要进一步深耕文化资源,塑造历史文化品牌。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做好对博物馆多媒体改造准备,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展览的互动性和沉浸感。用新科技手段让博物馆文物活起来,让老照片动起来,让历史人物出镜说起来,通过策划历史人物隔时空对话等方式,活化历史事件讲述方式,以新创意打造新亮点,吸引更多流量并转化成游客量。同时,唱响“中国铁路源头”文化品牌,增强开滦企业文化宣传软实力。计划推出中国铁路源头博物馆“室内外展馆沉浸式演出”、“请到铁路源头来”歌曲联唱等活动,逐渐摸索形成重要接待演出、节假日定点演出等固定模式,打造“铁路源头”网红打卡地,形成园区具有吸引力的新品牌。

在文旅热的浪潮中,开滦国家矿山公园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创新的文旅发展模式,成为文旅融合的生动践行者。它不仅为游客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平台,也为全国文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未来,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将继续在文旅融合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为守护文化自信的精神家园贡献更多力量。


总 监 制丨王 辉车海刚

监 制丨陈 波 王 彧 杨玉洋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谷 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