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随着人们抗体水平的降低或消失,发生新一波感染是自然现象
“又阳了吗?”近段时间,微信等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晒出了显示“两道杠”的新冠病毒抗原试剂盒。日前,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布2025年4月全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2025年4月(4月1日0时至4月30日24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报告发病数位居乙类传染病首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当前呼吸道传染病疫情总体处于较低水平,人群聚集场所应做好呼吸道传染病的防范。
■注射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资料图片
新冠阳性率上升但增幅趋缓
4月全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显示,甲类传染病无病例报告。乙类传染病共报告17种64526例,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肝、梅毒、肺结核、丙肝,占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2.09%。丙类传染病方面,报告发病数居前3位的病种依次为: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
当前广州门急诊呼吸道疾病类型有新变化,就4月而言,流感发病数报告为17840例,相比3月的49245例大幅下降。但3月新型冠状病毒报告发病数为3548例,到4月显著上升,报告发病数23188例,无人死亡。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4月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显示,监测期内(3月31日-5月4日)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新冠阳性率由7.5%升至16.2%;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新冠阳性率由3.3%升至6.3%,4月14日-5月4日的三周内,新型冠状病毒超越鼻病毒成门急诊流感样病例就诊量的首位,主要毒株是来自奥密克戎家族的亚型。
发布情况还显示,4月新型冠状病毒检测阳性率呈上升趋势,南方省份检测阳性率高于北方省份,部分阳性率上升较早的省份疫情增幅趋缓。
免疫力下降后迎来新一波感染
记者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等获悉,近期新冠感染病例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新冠病毒感染是否存在季节性差异?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副主任、彭劼主任医师表示,新冠病毒发病的波动现象,与流感病毒不同,气候对新冠病毒传播的影响相对较小,其并未显示出明显的季节性差异。
彭劼指出,目前新冠发病的情况是正常现象。“上一次新冠的小高峰发生在2024年7-10月,距今已过去半年,随着人们抗体水平的降低或消失,新一波感染就有可能发生,因此,此波发病属疾病的自然现象。”
彭劼表示,当前感染新冠的患者,症状与之前相比没有明显变化,需要住院的重症患者也很少,目前感染ICU里没有危重症新冠病人,因此无需太担心。
“一老一少”要留心
外出游玩避免劳累
不过,专家提醒公众不能掉以轻心,“一老一少”是预防新冠病毒的重点人群,应尽量避免去人多密集之地,在公共场所做好戴好口罩、勤洗手、消毒等个人卫生措施。
“5月以来,假期较多,五一节过去,端午假期亦将于半个月之后来临。同时,青少年儿童将进入复习季、中考季和高考季,关键时期,最好避免生病。而老人群体容易因呼吸道感染,触发其他基础疾病恶化,因此也要重点做好自身保护。”
端午假期将至,彭劼建议,放假期间由于外出旅游的劳累,可能人体免疫力也会随之下降。“建议假期尽量让身体充分休息,保持规律作息,更要避免去人多密集场所,以免因为密切接触,增加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
同时,他提醒,新冠病毒可以通过居家快速试剂盒检测,虽然目前轻症患者占主流,但有了发热、喉痛、鼻塞等症状,不要“硬扛”,尽快到医院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相关抗病毒药物,能有效减轻症状。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斯璐 通讯员 屈理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