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这是日历上普普通通的一天,但在烟台,一场生死救援,让烟台小伙姜昭鹏和网约车司机王涛火遍全网。
“考试一次没考,还有下次,但是同学的生命只有一次,错过了就不会再重来”,姜昭鹏的这句话更是感动了无数人。
好人没有被辜负,缺考的姜昭鹏获得了补考机会,他和王涛都被授予“烟台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并被推荐为“中国好人榜”山东省候选人……由一场生死竞速引发的大爱传递,沸腾了一座城。
面对可能改变人生命运的春季高考,姜昭鹏毫不迟疑地选择了救助同学,面对可能因未遵守交规而产生的处罚和风险,王涛义无反顾地猛踩油门,正是这些生活中的平凡人用实际行动展现出“最美烟台人”的宏大格局与气魄,凝结起今日烟台社会卓然的向心力。
姜昭鹏(左)、王涛(右) YMG全媒体记者 李伟嘉 摄
是他们,为“文明烟台”写下最生动的时代注脚;是他们,用凡人善举烙印下一座城市的基因与品格。
(一)
5月10日,山东省2025年春季高考统一考试的首日。对职教学子而言,这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早上8点10分,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2022级学生姜昭鹏和同学搭乘网约车前往莱山二中考点。毫无预兆,上车1分钟左右,同行同学便因突发心梗休克倒在姜昭鹏身上。
没有丝毫犹豫,来不及放下背上的书包,姜昭鹏当即开始进行急救,检查意识、心肺复苏、人工呼吸……这些在课堂上模拟过无数次的步骤,此刻成为挽救同学生命的“关键之钥”。
与此同时,网约车司机王涛一边安抚两位学生,一边紧急联系交警,“我接到一个乘客,一上车就不呼吸了,得赶紧送往烟台山医院东院,能不能给开一下绿灯?”
接到王涛的求助后,烟台交警指挥中心接警员俞晓黎当即答复“可以”,边询问具体位置和车牌号,边叮嘱王涛,“你可以闯红灯,可以违章,但一定要保证安全。”
得到肯定答复后,王涛第一时间告诉姜昭鹏,“咱们可以闯红灯了,马上就到!”
这一刻,这座城市的爱心“集结”在这辆网约车上。
122指挥中心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将电话转接至指挥中心值班员和信号小组,进行信号保障。
王涛握紧方向盘,开始在早高峰的车流中疾驰。他打着双闪,持续鸣笛示警,并向同行司机喊话,“让一让,师傅,不呼吸了,让一让!”
连续变道超车,连闯6个红灯,8点17分,王涛一个急刹将车停在烟台山医院东院急诊门前,原本15分钟的行程压缩到了7分钟。到达医院后,他第一时间下车喊人。
这个过程中,姜昭鹏一直坚持着给同学做心肺复苏,直到医生和护士“接手”后,他才停下。
正是这7分钟的教科书式抢救,为同学“抢”到了一个活下去的机会。
把同学送进抢救室后,姜昭鹏第一时间与学校老师进行沟通报备,确认现场不需要自己后又迅速赶往考点准备参加考试,但由于迟到时间过长,导致10号上午语文考试未能进入考场。
事后接受媒体采访时,姜昭鹏毫不后悔地说,“考试可以重考,但生命只有一次。”
给出同样回答的还有王涛,“就算重来一百次,我照样会踩油门。”
(二)
从车上接到病人后,烟台山医院东院急诊科当值医生肖云化一刻也不敢耽搁,一路冲一路做心肺复苏,直至送进抢救室。
此时,这场接力救援交到了医护人员手中。
进入抢救室后,经评估,这名学生已经处于濒死状态。肖云化一边做心肺复苏,一边安排气管插管、心肺复苏机开启、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路、用药。几乎同时,急诊科正在门诊坐诊的内科医生赵承赶来了,重症医学科的医生也赶来了。
整个急救过程中,患者时而是无脉室速,时而室颤,心律一直没有恢复正常的窦性心律,心电监护也没有丝毫变化。直到电除颤第8次后,大动脉才终于有了轻微的搏动,心电监护仪上出现了代表生命奇迹的窦性心律波纹,随后的心电图检查中也显示是正常心率。
抢救室里的紧急抢救,持续了整整29分钟。上午8点50分,该名学生恢复了心跳。
直到此时,这场由烟台少年、网约车司机、交警和医护人员共同参与的救援,成功地抢回了一个鲜活的生命。
13号下午,该名学生已经脱离危险期,转入普通病房。
至此,这场紧张而有序的接力救援画上了圆满的句点。
从突发猝死到抢救成功,这场“生死时速”,展现了烟台这座城市对生命的守护与责任担当:面对同学突发心梗休克、骤然倒下的身体,19岁的姜昭鹏没有一丝犹豫,迅速进行施救,无私无畏、见义勇为;网约车司机王涛面对可能面临的多项扣分与罚款,毫不迟疑,猛踩油门赶赴医院,舍己为人、有情有义;交警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给予信号保障,并对网约车司机免除违法处罚,尽忠职守、敢于担当;医护人员奋力抢救,将濒死学生从“鬼门关”拉回来,施救有方、仁心仁术。
是他们,将内心的小小善念付诸行动,才有了照亮他人的那一束束微光。
(三)
这次救人义举,在网络上不断发酵并引发持续关注。
几日来,#小伙为救同学职教高考语文缺考# 成为全网热点,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环球网、光明网、凤凰网等相继关注。备受感动的网友也纷纷留言:“虽然错过了考试,却为人生交上了最完美的答卷”“感谢大爱烟台”“山东人怎么经常给我们这样的正能量呢,我爱山东!”……
不让善良的好人“吃亏”,让善意走得更远,5月14日上午,烟台市委政法委、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授予姜昭鹏和王涛“烟台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司机王涛所在的网约车平台授予其“见义勇为先锋”荣誉证书并给予免除全月佣金的奖励。
这是温情与规则的双向奔赴,14日下午,山东省招考院发布公告:将按照规定程序启用春季高考语文科目副题,安排姜昭鹏参加考试。
收到补考通知的姜昭鹏激动到哽咽,并表示“更不后悔了”。
当得知姜昭鹏获得补考机会时,网友再次为这种温情点赞:“就喜欢这种人情味的安排”“在高考与救人面前,选择救人;在赚钱与救人面前,选择救人;在高考规则与应急启用B卷面前,选择启用B卷;病人得救,考生补考,救人的司机、职高生获表彰,烟台获全国人民称赞,社会善良得到回归与弘扬”“大山东非常有温度了”……
温暖还在传递,15日上午,姜昭鹏和王涛被推荐为“中国好人榜”候选人。烟台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特聘网约车司机王涛为“社会监督员”,现场为其颁发聘书,王涛则向当天接警民警送上锦旗。
补考、见义勇为认定、中国好人候选,这是全社会以最大的善意、规则的温度来力挺“善举”,更是对向上向善社会价值体系的又一次确认与升华。
(四)
一次考场外的“满分”答卷,烟台乃至山东用文明护航。这一波操作,是对生命的守护,是对爱的传递,更是对善的托举。
在这个爱的链条中,正是一环扣一环的环环相扣,才铸就了动人的“爱的闭环”。被救学生生命重启,救人学生考场重启,故事有了最圆满的结局。
那些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的平凡人,是新时代文明烟台的“最佳代言人”。他们用一桩桩善行义举,告诉我们平凡之身做平凡之事,同样能放射出夺目的光芒。他们用一次次的向善选择,为烟台、为山东赢得了点赞。
这背后,也镌刻着一座城市的精气神。作为首批9个全国文明城市之一,烟台将文明传递在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融入进市民的一言一行。
YMG全媒体记者 唐克 摄
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对“姜昭鹏们”来说,这一出手,没有多余的思考,没有趋利避害的权衡,有的只是人性向善的本能。
这种最“原始”的本能,也最能得到全社会的认同:善意、温暖、担当,永远是烟台、山东乃至整个中国的厚重底色。
迎着光,成为光。夕阳落下,朝阳升起,这是属于烟台新的一天,这座城市又多了些新的变化——当我们再次面对那些美善、危急、苦难,我们会再一次凝聚在一起,这就是一座城的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