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李雪峰,可能很多人不太熟悉,但要是提到他是北京市委原书记,又跟薄一波是亲家,73年还被开除了党籍,这事儿听起来就有点意思了。
李雪峰这辈子啊,算是经历了中国从战火纷飞到和平建设再到改革开放的风风雨雨。他从一个普通的山西农村娃,靠着自己的努力和信念,成了共产主义战士,后来还爬到了北京市委第一书记的高位。
可惜啊,政治这东西有时候就像过山车,1973年他被开除党籍,跌到了谷底。不过,历史总有翻盘的时候,1982年他又被平反,恢复了名誉,还干了点政协的工作。
1907年1月19日李雪峰出生在山西永济县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家庭。那年头,农村日子不好过,能吃饱饭就不错了,更别提读书了。可李雪峰这人有点不一样,他脑子活,家里再穷也咬牙供他上学。
1925年,他考上了太原国民师范学院,这在当时可是个了不起的事儿。进了学校,他没光顾着念书,还接触到了进步思想,开始跟着同学们搞学生运动。
那时候正赶上国家乱糟糟的,北洋军阀横行,老百姓苦不堪言,李雪峰看着这些,心里也憋着一股火,想干点啥改变现状。到了1931年,他被保送到山西大学教育学院继续深造。在那儿,他读了不少马列主义的书,越读越觉得这才是救国救民的路。
1932年冬天,他加入了共产党领导的山西互济会,算是正式跟革命挂上了钩。1933年10月,他入了党,从此把自己的人生跟共产主义事业绑在了一起。
入党之后,李雪峰可没闲着。1934年到1935年,他当上了中共山西省工委宣传部部长,专门负责组织青年学生搞抗日救亡运动。那时候日本鬼子步步紧逼,全国上下都喊着抗日,他带着学生们上街宣传、发传单,忙得不亦乐乎。
1936年,他被调到北平,先后干了中共北平市委书记、组织部长、宣传部长好几个职位,还参与搞了个“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这组织后来在抗战中可没少出力。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李雪峰接到周恩来的指示,带着平汉线省委的干部跑到山西太行山区,跟八路军129师会合,准备在那儿建抗日根据地。
他当上了中共晋冀豫省委组织部长,负责干部培训和组织建设。太行山那地方,条件苦得很,冬天冷得要命,粮食也不够,可李雪峰带着大家硬是咬牙挺了下来。他们一边打游击,一边发动群众,慢慢把根据地搞得有模有样。
解放战争的时候,李雪峰又跟着刘邓大军南下,从太行山一路打到大别山,开辟中原新区。他当了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三副书记,管着新区的工作。
那会儿国民党围剿得厉害,部队补给跟不上,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李雪峰没光坐着发愁,他亲自下乡调研,搞清楚当地老百姓的需求,然后制定了减租减息的政策。这招挺管用,老百姓得了实惠,解放军在新区也站稳了脚跟。
1949年,中原解放后,中央把中原局改成了华中局(后来又叫中南局),李雪峰当了常委、办公厅主任、组织部长。他还是老习惯,喜欢跑基层,工厂、农村都去转,了解实情。
中南区刚解放,土匪多、地主多,问题一大堆,他带着队伍搞剿匪、搞土改,还帮着恢复经济,忙得脚不沾地。这段时间,他干得挺扎实,为新中国的建设攒了不少功劳。
新中国成立后,李雪峰的仕途算是稳步上升。他先是在中央工业交通工作部干了一阵子,后来调到华北局,又进了北京市委。
1956年,他当上了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1960年升成了北京市委第一书记。这位置可不简单,北京是首都,啥事儿都得做到最好,李雪峰肩上的担子重得很。
在当北京市委第一书记那几年,李雪峰主抓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他挺重视教育、科技和文化,觉得这些是国家强盛的根本。他还支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鼓励知识分子多出力。
另外,他也没忘了老百姓的日子,尽力改善住房、交通这些民生问题。那时候北京城正从战后的破败中缓过来,李雪峰干得还算靠谱。
李雪峰跟薄一波的关系,得从他们年轻时候说起。俩人都是山西人,又都上过太原国民师范学院,算是老乡加校友。学生时代,他们就认识了,还一块儿参加过进步活动。后来,俩人的儿女结了婚,成了儿女亲家,这关系就更近了一步。
薄一波可是个大人物,当过国务院副总理,在党内地位很高。他跟李雪峰的亲家关系,让两家在政治和生活上都联系挺紧。不过,政治这东西有时候不讲情面,亲家关系再好,也挡不住后来的风波。
1973年,李雪峰的人生来了个大转折,他被开除了党籍。1973年8月,中央开了会,决定审查李雪峰,直接开除党籍,党内外职务全撤。这对他来说,真是晴天霹雳。
毕竟干了几十年革命,突然被打成这样,谁心里都不好受。听说那时候纪登奎还帮他说过话,在会上跟毛主席建议别开除他,可惜没啥用,决定还是下了。
开除党籍后,李雪峰被下放到安徽某个农场劳动。那地方偏得很,生活条件差,劳动强度还不小。他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子,从大城市的高位上摔下来,干着体力活,日子可想而知有多苦。更糟的是,他的家人也跟着受牵连,工作生活都受影响。
不过,李雪峰这人挺硬气,他在农场没抱怨啥,默默干活,精神头也没垮。他心里还惦记着党,觉得自己受了冤屈,总有一天能翻身。这段时间,他虽然没了身份地位,但那股共产主义信念没丢。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了,党的政策开始拨乱反正,很多历史问题都拿出来重新看。到了1982年,中央复查了李雪峰的案子,觉得1973年的处理太过了,属于冤案。于是,中央给他恢复了党籍和名誉,这对他来说,真是苦尽甘来。
平反之后,李雪峰没闲着。他被选为全国政协常委会委员,重新参与国家大事。那时候他已经70多岁了,可干起活来一点不含糊,经常为改革开放提建议。1985年,他还被补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继续发挥余热。这几年,他总算找回了点当年的感觉。
1988年,李雪峰因为年纪大了,身体也不行了,正式退下来。他住在北京一个普通的小区,日子过得挺简单,没啥架子。退休后,他喜欢看看书,翻翻过去的资料,跟家人聊聊以前的事儿,挺平静。
2003年3月15日,李雪峰在北京去世,97岁。他这一辈子,见证了中国从革命到建设的翻天覆地,也经历了政治上的大起大落。去世的时候,算是走得安安静静,没啥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