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参加马拉松,并不是真的能力达到了跑马拉松的水准,而是马拉松带来的快感和虚荣心,当我们不管是走完还是跑完,经过终点的那一刻,我们的内心能够得到非常大的满足,似乎在这一刻,我们才是最牛的人,但对其他人来说,我其实还是我。最开始的时候,马拉松对于跑者的要求很高,我们起码要证明自己有完赛能力,不然连报名的机会都没有,后来马拉松影响力上来以后,参加马拉松基本上就看运气,如果你运气好,即便没跑过一天步,也能够参加。



所以说参加马拉松的人是一个鱼龙混杂的群体,有些人的确有完赛能力,有些人却只是滥竽充数,所以这些滥竽充数的人当中,有一部分就上了收容车。虽然马拉松基本上都是在礼拜天举行,但是很多人礼拜天其实还是要上班的,比如服务行业的人,马拉松的举办最基本的就是封路,如果没到时间的话。所有行人和车辆都是要绕行的,因此马拉松对于那些不跑步的人来说,也是怨声载道,她们巴不得马拉松去人迹罕至的地方举办,但很显然不可能,毕竟马拉松也是在宣传城市。



现在大多数马拉松比赛的关门时间是6小时15分钟,也就是说,只要在这个时间以内我们能够冲过终点,那么就会有完赛奖牌和完赛包,但是越是往后,这些跑者跑的大多数都是没有质量,慢就不说了,有些甚至还在走,这样的确没有意思。只要稍加锻炼,马拉松4小时30分大多数人其实都是可以拿下的,所以为了尽早的解封道路,让比赛的质量更高一些,马拉松比赛应该缩短关门时间,比如从6小时15的分缩短到5小时,这就会淘汰一大批能力不足的人。



可能有些人只是体验跑步,那么去跑几公里的欢乐跑就已经足够,完全没有必要了用马拉松去虐待自己,而且能力不足的时候,我们跑得也比较崩溃,到最后就是走也走不动,跑也跑不动,完全就是骑虎难下,就会后悔报马拉松,不过很多人也不长记性,下次有比赛了还会继续报。当马拉松的关门时间提前以后,比赛的观赏性也会高很多,那种一走一大片的场面就会逐渐减少,而是以后大家参赛的话,也会衡量自身的能力,如果实力不济,那么绝对不会报名参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