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印度至今不愿意承认,但是所有的证据都显示,印度在与巴基斯坦进行的空战中遭遇惨败。印巴边境爆发空战,印度出动大约80架战机,而巴基斯坦出动大约40架战机。结果巴基斯坦战机超视距打击,击落了大约6架印军战机,其中包括3架阵风战机,以印军的惨败而告终。印度是一个异常自信的民族,并且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愿意接受失败的民族。印巴停火协议达成后,印度全国都在庆祝胜利,莫迪更是发表了激情洋溢的胜战演说。作为这次空战失败的主角印度空军显然也是不甘示弱。

阵风订单被审查,连锁反应出现,一场空战引发的战略地震,拒绝认输的政治博弈考量。香港《南华早报》、巴基斯坦电视台等多家媒体5月14日报道,歼10CE击落三架法制“阵风”引发了印尼担忧,这对法国阵风战机也造成影响,印度这个时候更不能披露真相,更不能承认失败。空战惨败过后,印度空军并没有进行相应反思,反而是开始释放强硬言论。美国方面也开始紧张起来。当地时间15日,特朗普宣布将要对F-35进行重大升级,并宣布将其命名为“F-55”,还将美国现有战机F-22升级为“超级”F-22战斗机。

印度空军拒绝披露具体损失,仅强调“所有飞行员安全返航”和“目标已实现”,正是为了淡化失败、维持民众对军队的信任。印度空军退役将领指出,与巴基斯坦相比,印军更喜欢选择与解放军交手。这明显是拿中国放狠话。这一充满戏剧性的战略宣言,究竟是理性决策下的威慑策略,还是战败创伤后的心理代偿?其实了解印度文化的都很清楚,这背后反应的就是印度退将“不认输”的深层逻辑。

“精神胜利法”的制度化,印度空军就是想通过强硬言论掩盖失败现实。印度长期以来自诩为“南亚领导者”,且近年来通过民族主义叙事巩固莫迪政府的支持率。若承认空战失利,可能引发国内民众对政府军事能力和外交政策的质疑,甚至动摇莫迪政权的合法性。从1962年中印战争到2019年巴拉科特空袭,印度军方惯用“战术撤退”包装败绩,此次将“未越境打击”美化为“战略克制”,并且将空战惨败美化成一场大胜,延续自我欺骗的传统。认知失调下的防御性自恋,印度“阵风神话”的破灭创伤还非常大。印度以单价2.4亿美元购入“阵风”(远超F-35的8000万美元),将其视为“改变游戏规则”的武器。



但是在实战中,阵风却遭遇惨败,这是印度空军绝对不能接受的现实。印度军方将失败归因于“中国暗中武装巴基斯坦”,而非自身训练与装备缺陷,以此维持“先天优越”的集体心理。印军退将放狠话,一是凸显强硬,二是向印度民众说明印度空军拥有强大战斗力,绝对不是那么不堪一击,也是为了否认印巴空战中惨败的事实。

印度空军退将放狠话,将公众注意力从具体战损转向宏大战略,避免追究采购腐败(如“阵风”交易中的回扣丑闻)与指挥失误。印度反对党此前多次要求政府提供军事行动的证据(如2019年空袭巴控克什米尔的争议),此次若公开战损细节,可能被政治对手利用,加剧国内政治分裂。



印度空军退将放狠话,就是要进行塑造“虽败仍强”的舆论印象,为2026年国防预算增长制造借口。印度空军表面上喊话全世界,但根本目的是向印度本国民众喊话,这也是印度的传统。在宣扬胜利时,印度空军宣称击落几架巴基斯坦战机,但是拿不出任何证据。印度媒体就是为了将“击落敌机”的虚构战绩与“1962年雪耻”叙事捆绑,制造“虽败犹荣”的集体心理暗示。

政治考量优于军事目标,印度正在玩军事政治平衡游戏。印度空军高层放出大话,这并非偶然是精心谋划的常态化做法。印度这次主动挑起与巴基斯坦的冲突,更多的也是政治考量。印度的战略目标并不是与巴基斯坦爆发全面国战,而是要制造一个0.75-1.2公里宽度的安全走廊,其战术任务是要围魏救赵,避免俾路支境内的恐怖分子被歼灭。印度可能将停火视为暂时性策略,以重整军备、修复受损设施。例如,印度宣布2026年前建成“完全自主国防供应链”,隐瞒战损可为这一计划争取国内支持,避免因公开失败而被迫仓促调整战略。

维护西方装备优势地位,防止克什米尔问题国际化。印度需通过掩盖损失,维持西方武器“不可战胜”的叙事,保护自身在军购中的议价能力。印度一贯主张通过双边谈判解决克什米尔争端,反对第三方介入。特朗普抢先宣布停火协议,并将印巴置于“对等谈判地位”,被认为是对印度主权诉求的矮化。隐瞒战损可避免进一步削弱印度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道德高地”,防止国际社会将其视为需要外部调停的“弱势方”。



印度此番选择停火,本质上是印度统治精英在军事溃败、经济崩塌与政治结构三重压力下的“断尾求生”。在这样的背景下,印度退将展现出来相应的姿态,才能快速的帮助印度走出这次战败危机,避免在印度内部引发更大矛盾。印度退将就是利用印度民众民族主义的特征,玩军事政治平衡游戏。惨败的事实,无疑是把自诩南亚霸主的印度毫无尊严地摁在地上摩擦,这自然是印度空军高层难以接受的。

军事冒险将成印度常态,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必须高度重视对手。印度的选择是多重利益权衡的结果:对内维稳、对外护短、战略上争取主动权。这种“沉默”也可能加剧国际社会对其透明度的质疑,长期来看或削弱其地缘影响力。目前,印度因为惨败而停火,但是印度彻底认输还是比较难,下一步印军将会进行军事挑衅。印度暂时不具备挑衅中国实力,军事上与巴基斯坦摩擦将成为常态。



下一步印度不会善罢甘休,我们要理性看待印度空军高层的狠话,不能紧张,也不能掉以轻心。印度虽然不乏机关算尽的小聪明,但难掩缺乏战略眼光的大智慧,这次印巴冲突是印度参谋部主导下印度精英对外扩大生存空间的最大规模试探,遭巴军方当头一棒。印度空军等下一步将进一步采取措施,这也是值得关注的事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