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的5大金句:30岁一事无成,请逼自己背熟!
人生在世,想功成名就。
那你必须要学习古人的智慧,这才是你的捷径。
下面这5大金句,都是前人经过无数实践得来的,一定要背熟。
一:“忧先于事,故能无忧;事至而忧,无救于事。”
事先进行规划并做好充足准备,那么当事件真正降临,我们便不会陷入焦虑。
反之,倘若总是拖延至最后时刻才开始忧虑,那么这样的忧虑对于处理问题而言,已然毫无实际意义。
《礼记·中庸》里有这样一句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成功绝非侥幸,而是需要周密的筹划与筹备。
试想一下,当你置身于一个重要场合需要发表言论时,你会如何应对?
善于提前筹备的人,在发言之前会深入思索,整理好语言表达,所以他们的发言往往条理分明、逻辑严谨,甚至能够侃侃而谈。
同理,在做事方面,他们也会预先安排,考虑全面,因而在执行任务时总是井然有序,不管遭遇何种难题,都能从容不迫地处理。
但讲真的,仅仅有准备还不够,还得在过程中维持冷静与专注。
遇到难题时,有些人由于心急、缺乏自信、害怕出错,总是急切地寻求他人的帮助,期望借助外力来解决问题。
这种做法可行,但不能总是依赖于此。
且不说利益交换的事,单就一个最基础的道理来讲。
没人愿意一直帮扶弱者。
他人并不可靠,依靠山峦山会崩塌,唯有自身才是最坚实的依靠。
二: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玄武门之变前夕,李世民在庭院中来回踱步,彻夜难眠。
兄长李建成已准备好毒酒,父亲李渊的态度也明显偏向,部下们都在等待他的决断。
幕僚房玄龄急得团团转:
“再犹豫不决,明日长安城恐怕就会挂满秦王府的人头!”
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时,李世民突然拔出佩剑,斩断了案角:
“传令!辰时三刻动手!”
这一剑,奠定了盛唐三百年的基业。
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就像购物时纠结于两件衣服,结果都被人买走;
就像面对心仪的人迟迟不敢表白,最后看着他牵了别人的手。
《资治通鉴》中提到:
智者果断行事,愚者犹豫不决。
性格软弱的人总是在等待完美的时机,
却不知道人生中最完美的时机,
就是当你想清楚后立刻行动的那一刻。
三:“凡人之情,穷则思变。”
人的天性,常常是在陷入绝境之时,才会谋求改变现状。
当我们身处艰难境地时,务必要学会积极行动,探寻转变之路。
在生活里,迷茫乃是惯常状态。
总有这样一些时刻,我们会感觉前途渺茫,重重困难横亘在前。
但实际上,这恰恰是我们成长与蜕变的机遇。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有这样一句话:“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
在这个世界上,万事万物皆在不停地运动变化。
江河在汹涌流淌,季节在依次更迭,就连我们自身,也在时光的磨砺中逐步成长。
所以,切勿惧怕变化,因为变,是这个世界的惯常状态,而不变,才是真正的异态。
有时候,我们会感觉自己一无所有,仿佛一切都需重头来过。
但恰恰是这种“一穷二白”的处境,赋予了我们无尽的可能。
一张空白的画卷,能够任凭心意挥洒笔墨,正是基于这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