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理的午后,阳光懒洋洋地洒在石板路上。

一个光头男人牵着一条黑色杜宾犬,慢悠悠地踱步,手里还划拉着手机,似乎在翻看外卖菜单。

他穿着皱巴巴的棉麻衬衫,脚踩一双沾着红泥的老布鞋,乍一看,和街头遛弯的退休大爷没什么两样。

可谁能想到,这个看似普通的中年男人,曾是舞台上最犀利的毒舌导师?



他一张嘴,能让嘉宾哑口无言,能让观众拍案叫绝,也能让同行避之不及,他就是乐嘉,那个在《非诚勿扰》里以“性格色彩学”叱咤风云的光头男人。

如今,他远离聚光灯,定居云南,遛狗、喝咖啡、写书,偶尔被游客认出,也只是淡淡一笑。

从“不可一世”到“泯然众人”,乐嘉的人生,远比综艺节目更戏剧化。

01

乐嘉的起点并不高。

1975年,他出生在上海一个普通家庭,父母忙于生计,无暇管教。

少年时期的他叛逆、厌学,成绩一塌糊涂,最终只读了个中专。

16岁那年,家里托关系把他塞进银行,捧上了人人羡慕的“铁饭碗”。



可朝九晚五的枯燥生活让他窒息,他一边上班,一边偷偷翻看招聘广告,心里盘算着逃离。

终于,他辞掉银行工作,一头扎进销售行业。

没想到,这张在课堂上沉默寡言的嘴,在推销化妆品时竟如鱼得水。

他察言观色,能说会道,不到20岁就成了公司最年轻的内训师。

可销售终究不是他的终点,他迷恋上了演讲,迷恋那种用语言掌控全场的感觉。

于是,“性格色彩学”应运而生,他把人分成红、蓝、黄、绿四种性格,用简单直白的标签剖析人性。

这套理论在培训界迅速走红,他也从销售员摇身一变,成了炙手可热的“金牌讲师”。

2010年,《非诚勿扰》节目组找上门,乐嘉的人生,就此被推上巅峰。



02

在《非诚勿扰》的舞台上。

乐嘉和孟非一刚一柔,配合得天衣无缝。

他犀利、直接,甚至刻薄,常常一句话戳破嘉宾的伪装,观众爱看,收视率飙升。

可随着名气越来越大,他的毒舌渐渐失控。

有一次,一位女嘉宾含泪讲述家人对她的爱,乐嘉却冷笑打断:“你爸妈要是真爱你,就不会让你来这种节目相亲。”

女嘉宾当场崩溃,节目组紧急救场。

类似的事件越来越多,同行开始疏远他,观众也从追捧变成质疑。



真正的转折点,是2015年的《超级演说家》。

节目组想让他淘汰一位残疾选手,他勃然大怒。

当场灌下一瓶白酒,醉醺醺地大骂节目组“黑幕”,甚至对其他导师出言不逊。

录制被迫中断,视频流出后,全网哗然。

一夜之间,乐嘉从敢说真话的导师,变成了失控疯子。

各大卫视将他拉入黑名单,广告商纷纷撤资,曾经几十万的出场费,如今连小商演都没人请。他试图解释,可舆论早已将他钉在狂妄自大的耻辱柱上。

03

事业崩塌的同时,乐嘉的婚姻也走向终点。

他与圈外妻子陶虹的婚姻仅维持了三年,离婚后,女儿灵儿跟随母亲移居美国。



乐嘉虽常飞美国探望,但聚少离多。

命运的打击接踵而至,陶虹被查出癌症晚期。

乐嘉放下一切,往返中美照顾前妻,陪她走完最后一程。

陶虹去世后,他带着女儿回国,去西藏祈福,完成她的遗愿。

在高原的寺庙里,女儿哭着问:“妈妈是不是真的不在了?”

他紧紧握住她的手,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那一刻,他终于明白,曾经在舞台上高谈阔论的情感导师,在生死面前,也不过是个无能为力的普通人。

如今的乐嘉,定居云南,遛狗、写书、陪女儿长大。

有人嘲笑他过气了,也有人感慨他活明白了。

但对他来说,或许这才是最好的结局。

年轻时,他以为语言是武器,可以所向披靡,后来才发现,语言也是枷锁,伤人亦伤己。

人生如戏,他曾是台上最耀眼的角儿,如今却甘愿做台下的看客。



或许,真正的成熟,不是学会如何说话,而是懂得何时沉默。

站得高的人,未必摔得不疼,但摔过的人,才懂得怎样走得更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