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陈靓 记者 甘甜)5月9日,在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伍助洪注视着血细胞分离机完成第40个循环,235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采集完成,这位来自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2021级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成为中华骨髓库第20066例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志愿者。
为此这次生命接力,伍助洪准备了三年。
时间回到2022年6月,伍助洪在献血时得知造血干细胞捐献的信息。“当时工作人员说配型成功率为数万分之一,我想着,哪怕百万分之一的希望,我也要留个生命的火种。”他深知,自己的一次小小举动或许能改变他人命运,为此他留下8毫升血样,成为中华骨髓库登记入库志愿者。
2023年5月,南昌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告知他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时,伍助洪激动得差点摔了手机。“那种感觉就像中了彩票,但比中奖更神圣。”然而,这份喜悦仅持续了半个月,因患者原因,捐献计划戛然而止。
2025年4月,中华骨髓库再次传来紧急消息。工作人员联系到伍助洪时,正在训练场的他脱口而出:“我捐!没问题!”从4月3日接到通知到4月16日确定采集计划,伍助洪仅用13天就完成了从高分辨到体检、再到采集准备的全部流程。他的家人和朋友得知这一消息后,都为他感到无比骄傲。“就像接力赛到了最后一棒,这次说什么我都要冲到终点。”
正式捐献造血干细胞之前,伍助洪既紧张又期待。他按照医生和工作人员的指导,一步步地完成各项准备工作。他说:“其实捐献过程就像长跑一样,前期动员剂后会有点肌肉酸痛的不适症状,但捐献完症状就立即消失了。而且,想到某个地方有人因此重获新生,这些都不算什么!”5月9日上午,伍助洪成功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当血液分离机最后一个循环结束,发出一声轻微的提示音,伍助洪感到深深的满足和欣慰。
在谈到未来的规划时,伍助洪表示:“作为一个体育人,这次经历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在未来从事社会体育工作后,我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别人带去健康,让大家更多地去了解体育的作用。”
作者:陈靓 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