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文化侵略能达到什么地步?1928年,瑞典地质学家在河南发现了一处文化遗址。因为里面挖出一些彩陶,就硬说中国文化来自于西方的。很明显,这是西方对我们发起的一次文化挑衅。
如此一来,中国考古专家们必须要发起反击,他们很快找到了更多线索,并将我国制造彩陶的工艺往前推了9000多年,远远超出了西方彩陶的发现时间,彻底将瑞典地质学家的谎言击碎。
50年后,山东日照专家杨生福和往常一样,骑自行车到龙山文化遗址的发源地,希望在这里能找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结果村支书表示,这边有一农民刚好发现了个黑土罐子。
当杨生福找到这个农民时,黑土罐子上还附带着一层泥。杨生福花了1.5元将黑土罐子买到手,这是一笔令两个人都非常满意的交易。那个时候的1.5元对普通农民来说,和现在的100元人民币差不多。
很快杨生福和他的团队们就发现,这个黑土罐子居然是一个保存非常完好的陶器,里面还有三个小陶丸,能随着角度的不同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这让专家们如获至宝。
那问题来了,这个黑土罐子是4000年以前的产物,而当时还没有金属工具的存在,龙山文化的先人们是如何将陶罐打造的如此细腻呢。
最神奇的就是黑土罐子中蕴含有极为现代化的力学结构,内部使用了波浪画的造型,如此可让单薄的材料能承受更大的力,就类似于现在工字钢的原理。
本来觉得如此精妙的黑土罐子只会有一个可随之当地逐渐发现了更多的类似物品。说明4000多年的人已经有能力批量制造如此精美的陶具。
那么现代人到底能不能仿制呢?1980年代的技术,专家们经过10余次失败之后终于仿制成功,并在90年代将制造成功率提了上去。
最先被发掘的黑土罐子表面极为纤薄,如蛋壳一样。便给其起了名叫做蛋壳黑陶杯。当年杨生福买蛋壳黑陶杯的时候只花了1.5元钱,而现在成为了山东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每当人们参观这件宝物时,总会觉得极为困惑。瓷器还可以理解,陶器如此质薄却看起来像金属质地,又是如何在地下保存那么多年还不破碎的?这件宝物还有更多的谜团等待我们去挖掘。